朋友小瑶妈妈最近给孩子买了这样的一个动画课,孩子看过之后居然有了180°的神奇的变化。
过去娃就是一个行走的「十万个为什么」,每天晚上睡觉前缠着妈妈讲故事,就是不睡觉。
现在遇到「这是什么动物」「为什么要多吃蔬菜」一类的问题时,不再缠着妈妈问,甚至主动和妈妈给大家讲自己学到的新知识,还说要自己早点睡觉,因为「生长激素」十点就开始分泌了。真是让小瑶妈妈省了不少心。
每个孩子生来都是「好奇宝宝」,「问题儿童」,他们看世界,天生就带着科学家必备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对于这种好奇心,如果我们可以正确的引导,就能够让这些「小神兽」主动地学到更多的知识。
俗语说的「三岁看大,八岁看老」并非毫无科学依据。而这五年对孩子的启蒙教育,会决定孩子一生。
启蒙是什么呢?
启蒙,即:开导蒙昧,使之明白事理。《易经》有「蒙卦」,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启蒙,是觉察力、是好奇心。
启蒙,是直觉力、是尝试能力。
启蒙,是想像力、是辨析力。
启蒙,是自我驱动力、是判断力、是选择力。
启蒙,是知识体系、是创新能力。
你知道吗?很多时候,我们孩子的启蒙来自于问的「十万个为什么」的答案,而这是一个超级大难题;
比如小朋友小时候会问:
为什么地球是圆的?
为什么天是蓝色的?
为什么月亮上不能住人?
为什么海水是咸?
为什么汽车会行驶的?
为什么宇宙会爆炸?
为什么说时间是相对?
.....
▲《这是什么》部分课程封面
相比于读英文、认字,科学启蒙知识看起来似乎没那么「有用」,但每每听到月亮、宇宙、海洋......这些话题时,我都能感受到孩子眼中的光彩。
那种光彩,是好奇心是对未知世界的热忱,是孩子对广阔世界的第一次满怀期待,我想这就是科学启蒙的价值。但是,这些十万个为什么,有时候解释起来特别费事,还有时候真的自己也被问懵了,只能转移孩子的问题。
今天,我要真心实意的推荐我们公司的好朋友@白泽团队联合了100位专家,好几年心血出品的硬核儿童科学启蒙动画课(第一季《这是什么》共100集,每集6到10分钟)。
一个由国内顶尖的科学家、媒体主编、儿童教育和心理学家、插画师、动画师组成的研发团队,几年心血,耗资几百万制作了这一套100节课的儿童科普启蒙动画《这是什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为啥我们想推荐,也特别敢推荐这个课?
大家可以先看一下课程的混剪,感受一下画风,非常好玩有趣。
▲ 1分钟课程混剪
这个快节奏浮躁的时代,白泽团队踏踏实实努力几年,制作团队在很多旁人不会在意的地方(待会儿我举几个例子),花了非常多心思和力气,很令人敬佩!
而他们做到了,就冲这个,小编我也必须推荐,希望通过我们的真心推荐,让这个课程在更多孩子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种下孩子对未来的期盼。
比如,《这是空间站》这一集,关于空间站搭建过程,不过40秒的画面,但为了精确还原空间站在太空中搭建的顺序,团队和和专家共同探讨,查阅了非常多的资料,才敢把这个动画做出来。
▲ 《这是空间站》40秒展示
比如,《这是三叶虫》这一集,三叶虫有14条腿,每条腿都要做动画,以还原三叶虫行走的真实的样子。为了贴近三叶虫的脱皮过程,制作团队跟专家一起做了很多细节的考证。
课程背后的诸多小故事
白泽课程团队,是由科学家+媒体主编+儿童教育和心理工作者+插画师+动画师共同组成的团队。
有些科学家对费用并不在意,但是非常爱惜自己的名声,之前专注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公众演讲和媒体采访的邀约一概不接受。当他们被打动,看到科普对于孩子和未来的意义后,便以严谨的态度投入到这套课程的制作过程中。
「一位80多岁的航天科学家,每次都是自己坐车来公司,一个一个字地看,一个一个片段地审核,给制作团队全员做航天科普,只为保证内容的准确性。」
「还有一位植物科学家,一直在高原做研究工作,白天需要去野外考察,所以沟通时间只能在半夜。连续半个月,每天晚上12点,科学家会准时上线,进行审稿和沟通。」
我们中国在科普启蒙方面可能和世界发达国家还有不小差距,所以,当看到国内有这样的团队,集结优秀的人,如此用心的做原创的优质科普启蒙视频,内心是很感动的,也希望我能尽力帮助他们获得更多人认可。
因为是儿童内容,陪伴和兴趣非常重要,所以需要一个人格化的角色去陪伴孩子,同时作为引导者,将人物和情节融合,为此,设定了一个黄帽子圆圆脸的小男孩儿形象。
他叫白泽,名字起源于中国远古祥瑞神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对我们来说,有中国独特的美感和意义。
团队甚至专门为白泽做了一个人物小传,为之建构了一个世界观。
课程是怎么制作的?
《这是什么》有几千个知识点,但它一点都不枯燥,是一套轻松、童趣、直观的科普类动画课。
我们可以通过《这是电梯》这一节来感受一下内容的讲述方式:
▲ 《这是电梯》完整版
每一集动画都是按4个板块设计的:
1、趣味导入:从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导入;
2、想像力空间:从生活中的场景带孩子一起发挥想象去互动;
3、辨析空间:复原的真实场景、真实事物剖析;
4、魔法力时刻:让想象力迸发,鼓励孩子发挥想象;
▲课程4大板块
这种设计符合孩子在启蒙阶段的发展特征,这时是他们对世界的探索欲最强烈的时期。
这个阶段的孩子,看待世界的角度不受固定限制,充满创意,且富有超乎寻常的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也非常敏感。
《这是什么》回答了一个问题:每一个孩子最初的科学养成并不是靠所谓的学习,而是靠感知经验的积累。
孩子在幼儿时期积累的感知经验越多、越真实,就能越精准地把握并概括事物的本质,从而具备创造能力。
而每一集课程的最后结尾,都会介绍该集的科学知识审核专家,保证权威:
《这是什么》搭建了一套全新的儿童科学+启蒙教育体系:
从满足儿童基本的心理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出发,培养孩子的观察力、直觉力、想象力、驱动力和创造力,实现一个「WHOLE CHILD(完整孩子)」的养成。
所谓「WHOLE CHILD」,就是一个纯粹的,未被困在起跑线上的孩子。
《这是什么》系列儿童科普视频,有宇宙、动物、植物、安全、心理、生理等常见选题,也有如量子、人工智能、3D打印等前沿内容。
内容是从七大方面阐述:空间、细小物体、身体、工具、安全、求知、榜样。
「孩子最初的知识养成,不是靠知识堆积,而是靠感知经验的积累,幼儿时期积累的感知经验越丰富越真实,就越能精准地把握并概括事物的本质,形成概念,从而具备创造能力,拓展直觉想像力。」
随着孩子长大成人,很多孩童时期天然具备的能力,其实反而是遗失的。
比如,对细小事物敏感。我们成人很少会停下脚步,去观察路边的一群小蚂蚁,因为我们不感兴趣。但是孩子可以一动不动看半天。因为在孩子这个发展阶段,就是对细小事物充满了关注,那么,跟他们讲蚂蚁、豆子、蒲公英,就是一个很好的启蒙入口。
比如,对很多小朋友,小时候是「天文学家」,对星空有亲近感,愿意冒险,但是长大了就不是。
我们的成长经历中,不少人在高中阶段,看到物理、地理课就觉得枯燥头疼,进而厌学。
如果在孩童时期,有人曾用美妙的故事告诉我们,月球、空间站、海洋的科学知识,也许会多一些畏惧心,多一些亲近感。
比如,求知敏感。许多前沿的科技其实被应用到生活中很久了,但是连我们自己都不知道,那么就很难将科学的伟大感,对我们生活的巨大改变,这种概念传授给孩子。
匠心打造,好评如潮
上线月余,这套课程线上销售量已逾2万余份,我们不如听听爸爸妈妈们怎么说——
作为父母,我们能做的就是,给到孩子学校在竞争环境下,无法给到的「常识教育」,在孩子的幼少年时,为孩子打开更多扇窗,可能是科学之窗,可能是艺术之窗,也可能是文学之窗。
而启蒙,恰恰是为孩子打开更多扇窗。通过启蒙保留他们的好奇心和对生活的热忱,也许有一天就会改变他的人生,甚至改变这个世界。
100集精致视频动画
7大儿童成长体系
5大能力启蒙培养
100位领域内专家精心打磨、严格审核
专业团队历时3年,潜心制作
原价499元
限时特惠:109元
平均每节课仅1元
仅限100名
扫描下方二维码,立即抢购
▼
【Momself用户福利】额外再送你成语动画课!
在3月9日晚上23:59分前购买《科学启蒙动画》并在本文下方留言的用户,均有机会再免费获得一份价值99元的精致国风成语动画课!
*我会在留言里挑选5位已购用户送出免费邀请码,获奖名单届时在评论区公布哦~
100集精致视频动画
7大儿童成长体系
5大能力启蒙培养
原价499元
限时特惠价109元!!!
平均每堂课仅1元
孩子的未来从这套科学启蒙课开始
扫描下方图片二维码,立即抢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