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玛利亚·蒙特梭利是谁?

混龄经验心得_混龄经验心得_混龄经验心得

玛利亚・蒙特梭利博士是一位意大利籍教育家,也是意大利国内的第一位女医生。在本世纪初期,她透过长期对儿童的实际接触与观察而提出的教育方法,不仅改变了当时人们对儿童教育的看法与作法,也深深的影响了后代。终其一生她将自己投注于教育工作。当她在1952年辞世时,已备受世界各地的尊重与瞩目。

二、“蒙特梭利教育和教学法”的由来

混龄经验心得_混龄经验心得_混龄经验心得

玛利亚・蒙特梭利女士毕业于罗马大学医学院之后任职于罗马大学精神科诊所,因而有机会接触到有特殊需求儿童。工作期间她发觉到发展智力有赖于双手操作。因此根据对伊塔及塞根的研究,而研发整理出合适的教具来帮助特殊儿童学习,后来那些孩子通过了罗马地区为一般儿童举行的考试,因而名声大噪,成为奇迹人物。为了解这方法用于正常幼儿的可能性,她重返罗马大学研究人类学心理学、教育学等。

直到1907年在罗马圣罗伦兹成立第一所儿童之家,蒙特梭利女士在这里为心智正常的孩子研制更多教具以提升幼儿的潜能。同时在观察中体会了解导师所应扮演的角色。在儿童之家蒙特梭利博士应用在3-6岁的孩童方法,得到惊人的成果。欧洲各报争先报导儿童之家,参观的人亦络绎不绝,众口称赞,于是各国纷纷成立儿童之家,并邀请蒙台梭利开设师资训练课程。由此,可以说明蒙特梭利教育适合所有的孩子,它是全球性的教育。

三、蒙特梭利环境有哪些?

混龄经验心得_混龄经验心得_混龄经验心得

由目前世界各国的蒙特梭利教育分布的情形来说,蒙特梭利环境包括:

⊙婴幼儿环境( Nido and Infant Community)是专为0-3的婴幼儿设置的

⊙儿童之家( Casa dei Bambini- Priry environment)是专为3-6岁的幼儿设置的

⊙小学教育( Casa dei Bambini- Elementary environment)是专为6-12岁的学童设置的

⊙中学教育( Secondary environment)是为12-15岁的学生设置的,蒙特梭利特别称这群孩子是“大地儿女”(eral Kinder)

四、蒙特梭利教育为什么要混龄

混龄经验心得_混龄经验心得_混龄经验心得

蒙特梭利博士在观察中发现每个人的养成必定会经历四个特别的发展阶段:0-6岁的幼儿期;6-12岁的儿童期;12-18岁的青少年期以及18-24岁的成人期。

在每发展阶段均有其特定的发展目标。人处于每个阶段均会出现共通的特质,以帮助他循着特定的方向迅速轻松达成该阶段的目标。因此唯有将属于同一阶段的孩子聚集在同一环境里,教育者方能确实有效创造及经营一个符合该阶段的共同目标及共同特质的发展环境。

在混龄的环境里,孩子之间的自然年龄差距促成许多相互帮助以及相互学习的机会,而非相互竞争。孩子从不同年龄孩子身上可寻得自己过去以及未来的成长轨迹。因此在孩子的人格形成及发展过程中,混龄的环境所提供的良性互动要素更为多元及丰富。

五、何称为蒙特梭利“环境”

混龄经验心得_混龄经验心得_混龄经验心得

因为蒙特梭利特别强调孩子的学是自发的,是来自自由的选择,自己负责,自我成长,进而彼此相辅相成的成长。导师的职责在于“观察孩子、了解孩子、跟随孩子”,导师并不是在“教”孩子。又因蒙台梭利一再强调这是精心准备的“预备好的环境”,故而称之为“蒙特梭利环境”或蒙特梭利所命名的“儿童之家”。

六、蒙特梭利环境的特色是什么

混龄经验心得_混龄经验心得_混龄经验心得

蒙特梭利环境是一个依照孩子的需要和发展,经过规划的人性化与自由开放的学习成长空间。它以生活化的活动方式进行环境里的各项活动。在准备好的环境中,导师经由观察,然后依孩子个别发展的兴趣步调与需求进行引导,让孩子展开自发性地探索与学习。在环境中孩子拥有多项自由,可以独立工作,更可以学习到如何尊重自己与别人以及周遭的一切。在混龄环境中,让孩子以不同于成人的频率相互观摩学习,进而增进现代会中所缺乏的人际互动关系,自然而然的爱的教育蕴育出孩子高人一等的EQ能力,实为学前教育带给孩子一切学习的垫脚石。

七、在蒙特梭利教室里进行些什么活动

混龄经验心得_混龄经验心得_混龄经验心得

日常生活教育活动:包括照顾环境、照顾自我、社交礼仪及动作控制。旨在帮助孩子发展秩序感丶独立及适应环境的能力。

感官教育活动:透过具体的教具与活动建立孩子的抽象概念,更要将孩子的感官经验与真实世界结合起来,让他能将已有的经验应用落实于生活中。

数学教育活动:藉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的数学教具,让孩子循序习得1-10的概念、连续数、十进制系统、四则运算的概念、分数等,让孩子以快乐的心情接触数学而不是害怕数学活动。

语文教育活动:从丰富孩子的词汇开始,渐进至写、读、分析词类句型等,旨在帮孩子更有自信地表达自己,与外界的沟通管道更顺畅。

另外还有科学文化教育活动,包括人文、地理、生物、科学艺术等等,以及美劳、体能丶音乐等活动在环境里穿插进行,使得整体活动更丰富、更生动,也更合乎孩子的需求。

八、什么是敏感期

混龄经验心得_混龄经验心得_混龄经验心得

透过观察,蒙特梭利博士注意到,无论哪一个孩子只要到达某一个年龄,就会对某些事物特别有兴趣而且会想要做。她感到疑惑:为什么那个时期会想做那些活动呢?

荷兰生物学家德佛里提出他长期对生物观察所得:所有的生物在幼年都有一段“敏感期”,在这段短暂的时间中,它们对某些事物的感受性会特别强。蒙特梭利接受德佛里的说法,开始把人类幼儿期所呈现的各种特征和倾向,以“敏感期”的现象来加以说明,这个阶段的孩子会爱上他们的环境。用蒙台梭利的话来说,就是“孩子与环境谈恋爱”。他们不断地在环境中找寻成长时所需要的东西,以致于全心投入,而对周围的其他事物都视而不见。而且,孩子在敏感时期和环境接触的那股能量是非常强烈的。大人可能惊讶于孩子忘我的反复不断进行某些活动,但孩子仍然持续进行着。敏感期包括:秩序、语言、动作、感官的精炼、对微小事物、社交礼仪等等的敏感期。

九、在蒙特梭利环境里的“工作”何称为“工作”

混龄经验心得_混龄经验心得_混龄经验心得

蒙特梭利博士说:“孩子既是工作者,也是生产者。尽管他不能分担成人的工作,但他的工作是既困难且重要的,那就是自我的建构。”在环境中每一样教具皆有其特殊的功能与目的。导师观察孩子,然后一一引导,向孩子示范操作的方法。孩子从示范中看到整个过程,了解如何开始、如何进行和如何结束工作,慢慢孩子建立起秩序感与专注力,同时经由孩子自己选择、自行操作与收拾,整个过程让孩子亲身参与,有始有终。如此孩子慢慢的去创造自我,建构自我。所以我们称它为“工作”,此工作和漫无目的玩到一半随时可以中断的游戏,根本上完全不同。

十、蒙台梭利环境里的自由与纪律

混龄经验心得_混龄经验心得_混龄经验心得

蒙特梭利博士将自由称为“发展过程之钥”。孩子拥有行动的自由、选择的自由、语言的自由以及被信任的自由,其心智及体魄才得以发展合一,其独特人格才得以成形。她对自由的定义并非为所欲为。在儿童的人格发展过程中,成人允许孩子为所欲为,等于是受他们欲念与冲动的摆布,这往往会伤害别人、环境,甚至他们自己。事实上,蒙特梭利博士所指的“自由”意味着自我控制,能做选择的事,并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任。为了培养孩子的纪律,成人必须从孩子小时候起,设立适当的生活规范及行为限制,执行时更要坚定、公平并前后一致。成人也必须时时以身作则,成为孩子学习及模仿的典范。事实上,自由与纪律是一体的两面,缺一不可;孩子可享有的自由多寡应观本身的自律及负责能力程度而定。

十一、蒙特梭利教育下的孩子会不会失去创造力

混龄经验心得_混龄经验心得_混龄经验心得

蒙特梭利教学环境包括五大领域,日常生活活动、感官活动、数学活动丶语言活动和科学文化活动,涵盖广泛。幼儿透过导师的引导,自发性选择与反复练习,建立起次序、逻辑、思考判断、推理等基本能力,孩子学习到对真正事物的了解。有了真实生活的经验,孩子的创作可变化多端,想象无限。创造力与真实生活经验息息相关,并非只有公主、王子式的幻想。透过实际的活动练习,孩子就能够熟能生巧,巧则变,变则通。变就是一种创造,通就是把所创造的应用出来并融会通。

十二、如何培养专注力

混龄经验心得_混龄经验心得_混龄经验心得

当孩子反复不停地操作同一件事时,便能够进入“专注”的境界里。蒙台梭利发现“专注”与“反复进行”之间的关联性。同时她产生另一个疑问:“在什么条件下会反复进行呢?”她进而更深入的观察。最后,她发现当孩子只要是“自己来选择”时,就会有“反复进行”的现象。“自己自由地选择”是出发点,自由选择和反复进行有着密切的关联性。自由选择→反复进行→专注→怀着充实感及成就感地结束活动。

在家庭里父母也可协助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孩子在画图、玩玩具或阅读时避免干扰他。别让孩子一心二用,如吃饭时不要看电视或听教学录音带,不要催促孩子,预留充分的时间。给予孩子足够的时间及反复的机会,并依孩子的要求,让他们可以多次的反复操作,尊重孩子的自由选择并给予适当的引导,常助孩子建立成功的经验,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的专注力。

十三、蒙特梭利教育中孩子的社会性发展

混龄经验心得_混龄经验心得_混龄经验心得

学校像一个小社会,提供孩子跟同侪接触的机会,每个人可以认识彼此,在混龄环境所提供的社会性互动更具挑战性、多元性,从中建立起来的友谊更具深度。

蒙特梭利环境中讲求个别教学与独立操作,听起来好像是将幼儿孤立了,失去社会性互动的机会,其实不然。蒙特梭利教室是个小型的开放社会,社会性互动自然产生。如:要穿越经过别人前面时要对其他幼儿说“请借过”;与别人共同工作时,彼此要协调个人所应负责的部分,以求顺利达成工作;当某些工作已有人在操作,而他也想要工作,他必须学习等待;当有访客时孩子以主人身份招待客人,以及彼此间的打招呼;有些活动进行中孩子会分享他所准备的食物等等,环境里的互动发自自然,是生活化的。

十四、为什么使用“导师”,而不是“教师”的称谓

混龄经验心得_混龄经验心得_混龄经验心得

玛利亚・蒙特梭利博士坚持在环境里引导协助孩子工作的人,不使用“教师”这个称谓。她特别用“Directress”(引导员)来称呼环境里的工作人员,因为她认为“导师”是“协助孩子,帮助他自己成长”的人。在环境里,孩子、导师和环境三者是并存的,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导师像座桥,使孩子与环境有良好的沟通管道,他不仅仅是“教学者”,故用“导师”来称呼他。

十五、如何才是称职的蒙特梭利导师

混龄经验心得_混龄经验心得_混龄经验心得

一位称职的蒙特梭利导师必须建立正确、清楚的教育观念,具备完整的专业知识以及拥有成熟的人格特质。

观念方面,他必须很清楚掌握并且认同蒙台梭利博士所谓“教育为生命之助”的真谛;

专业知识方面,他必须接受严谨的师资训练,养成观察孩子以洞悉其需求的能力,并且时时刻刻全方位进修以充实自我;

人格特质方面,他不但要稳定、自律、乐观积极、负责、合群和喜好挑战以外,还必须具有同理心、包容心、和自我反省、察觉与修正的能力。

除了以上的条件之外,最重要的是,他和孩子共处时,必须愿意以一颗最谦卑的心,不畏辛劳困难,做儿童的仆人。

最后,他愿将工作所带来的自我成长视为最大的满足、最高的价值,以及支持他继续往前迈进的原动力。

十六、家长应如何与蒙特梭利教育相互配合

混龄经验心得_混龄经验心得_混龄经验心得

父母应该要了解蒙特梭利的教学理念。蒙特梭利说:“请帮助我,让我自己做。”爱孩子就是放手,让孩子动手做其能力所及的事。

⊙尊重孩子不是伺候孩子,例如:孩子可以自己喂食,就让他自己动手吃;在家里可以孩子自己穿着及整理衣物,收拾玩具放回固定的位置;

⊙耐心接受及充满爱心地等待孩子学习的时间与方法。如孩子的手眼协调尚未发展完全,不要急于让孩子用笔练习写字;

⊙用心感受孩子的成长,欣赏孩子的优缺点;

⊙与园所、导师做正向的沟通。如:提出对孩子学习活动合理的质疑

⊙落实亲子活动,带孩子出去玩、欣赏风景、观察动植物、并陪孩子做运动、爬山、游泳、走路、陪孩子阅读、聊天、分享心得。只有家长和导师在理念与行动上通力合作,才能让蒙特梭利教育落实在孩子的身上。

二十、父母应如何看待孩子

混龄经验心得_混龄经验心得_混龄经验心得

蒙特梭利博士曾经说过:“但凡孩子会做的每一件事都归功于我们大人,或是把他当成一个空罐,有待我们将他填满。事实上,是孩子造就大人,每一个成人都是由自己的童年所塑造出来的。而我们的孩子正吸收周遭世界的讯息,将之塑型融入未来的成人里。”父母必须充分了解孩子真正是什么样子的:孩子天生有一种渴望成长开关和发展的基本动力;他非常渴望独立,有强烈的自尊心且他是透过感官学习的,他必须从做中学习;专注是他的天赋,重复是他最重要的学习方式。他喜爱真正的工作甚于游戏,他对做的过程感兴趣,而不在乎最后的结果。他的学习大都模仿自他生活中最亲近的人,父母的行为和态度都在他的模仿范围之内:他只知道自己的感觉,了解和体贴别人是成人的特质,需要多年的社会接触,慢慢培养出来的,只有充分了解孩子之后,父母才能给予他最适当的帮助。

此文来自及幼文化《蒙特梭利教育问与答》一书。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