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作为一个连续创业者,其中不断创业转型的动机有哪些?
最早的出发点是自己的兴趣,成立了靓音科技,因为当时想做音乐,更好地做音乐教育,觉得从自己的喜好出发去创业不容易失败,从喜好出发容易把这件事情从0到1做起来。
但后来我们发现音乐是一个特别小众的事情,场景不清晰,没有明确的有目标用户。所以在投资人的建议下,转型至K12赛道。当时资本市场是不错的,我们融资也是一轮一轮顺利进行。
到2020年,我们觉得这个市场过于红海,缺乏冲劲,于是转向竞争流量,我们不断分析数据,感觉自己没有竞争力,可是流量日趋内卷,我们进行了裁员。之后,我们又开始尝试新突破,找到个体创业这个赛道。
视频号的平台本身是一种由私域转向公域的平台,那么它的玩法就比抖音多一种,做好私域,相当于经营个人自己的小众的热闹,而当围观你私域的人多了,私域就转变为公域。私域越热闹,公域就会觉得你的分享的内容是个大事,是很有价值的事,微信算法是很典型的这个机制。
抓住底层逻辑:个人IP打造
您不到一年将一个几百人关注的公众号做成有十几万粉丝的个人IP,做到了私域和公域的融合,和别人相比您在这个过程中有什么优势?
我们其实没有别的资源,只是知道公私域流量原理,知道以前传统互联网的运营逻辑怎么和现在的个人IP的运营逻辑联合起来。
虽然我们的流量规模不大,但是我们精准度非常高,我的直播间的热度与粘性与其他博主相比都是比较高的。和其他人相比,我们的优势是一直采用科学方法。每一场直播,我们都会在后台做数据精算,针对节点数据的下滑分析下次直播的改进方式。部分直播者并非理工科科学体系出身,因此对直播效果的把控更偏感觉。我们也计算出了很多直播间的数据关系,进行建模。沿着这种思路,我们团队固定形成了一种方法,即不断数据分析与建模,利用科学方法指导直播。然后我们再把这种方法卖出去,这就是我们赚钱的思路。
您在视频号及公众号的打造上是如何做到深度与热度并存,如何构建自己的内容力呢?
深度和热度的构造,首先需要找到一个大众的痛点,大众的痛点往往不是曲高和寡的,而是很平民化的。此后就利用这个痛点去帮你完成两个任务。第一个是吸引流量,这是第一次交易,就是用内容去交换注意力;交换完之后需要进一步挖掘一个带深度的痛点,去交换第二次交易,就是金钱交易。两次交易形成的梯次即为多级交易。以音乐IP为例,第一级是免费发歌给你听,第二级是有了流量以后卖货,第三级是有了流量以后做演唱会。
其次,我觉得构建自身IP的内容力,首先要从构建个人价值开始。我认为最简单的商业的逻辑就是:你能帮身边的一个人做什么?从一个人能不能变成十个人?从十个人能不能变成一百个人?这就是最简单的创业从零到一。你能否得到受众的两种资源,第一种资源叫时间,第二种资源叫钱,如果你能得到这两种资源,证明你对受众的价值是顶流;如果受众只给你钱,你的价值是二流;如果受众只给你时间,你的价值是三流。
您是生物信息专业出身,您觉得这对于个人IP打造有什么影响?
我很认可刘润老师在《进化的力量》中用生物视角理解商业的这种方法。在商业里面遇到很多难题解不开时,回到生态的、物种进化的视角可以得到启发。当你把一层一层宏观与微观尺度的东西铺在同一个画布上,你会发现它们的底层逻辑是一样的。就例如能量传递能够解释现在所谓的产品定位、价格梯队、竞争策略等等问题。
我也很喜欢读各种进化史。地球上有三轮生命的大爆发,看到这种东西后可以联想到创业中的一些事。我们经常为了一个项目的失败而耿耿于怀,但是失败以后就要重新开始。芸芸众生今天看A觉得好,明天看B觉得好,很像太空中飘来飘去轨道不清晰的星系。只有那些自己轨道非常清晰,自始至终不变的东西最后才可以留下来。
立足社会生活:实践与自我清空
您曾谈到多实践的重要性,而ITP的学习有很多理论、学术的部分。ITP给您带来了什么影响?
在学校,我们去实践的机会和时间会少一些,但理论的学习奠定了实践的基础,实践更多是进入社会后的事。如果没有在ITP打下的基础,我没法在着手实践时快速地解构什么叫“创业”。我认为,一个好的学校和一个好的班级能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它让我们在面对问题时能洞察其后的模式。这就好比我们在经典书籍里学到模型,而后在生活中一遍遍地邂逅能嵌合到这些模型里的素材;亦好比我们在学校里学习了算法,而后在工作中用算法去跑数据。ITP教给我们创业的“算法”,我们掌握了这个“算法”,还需要到社会上“case by case”地跑,再以大量正确或错误的答案,不断去验证曾经学习的模型。
您的微博中有许多健身打卡内容,如1000m游泳。您是如何平衡工作与兴趣生活,形成您所说的“稳定的高价值预期”的?
创作需要灵感,而灵感来自于留白。当你没有生活的留白,就没有创作的灵感留白。创业容易让人处在一个非常紧绷的状态,但创作需要一种清空的状态。所以,虽然我们团队每天都严格按照时间表来工作,但忙碌之中我依然会坚持每天去运动。
除了运动之外,音乐创作、发布朋友圈和写公众号文章等也是放松的场景,只不过进入这些场景的状态“成本”不同,放松的量级也就不同,这也是我平衡工作与生活时会考虑的因素。
下期预览
【王竞凡】| 全球视野,交叉能力——机器人行业的探索者与行动家
采访 | 傅心童 朱佳禾 徐一磊
文稿 | 傅心童 朱佳禾 徐一磊
排版 | 朱佳禾 徐一磊
审核 | 吴一蔚 姚宗庆 陈雨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