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中医刘医生

疝气,即人体内某个脏器或组织离开其正常解剖位置,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孔隙进入另一部位。常见的疝有脐疝,腹股沟直疝、斜疝,以及切口疝、手术复发疝、白线疝、股疝等。

幼儿经验心得_心得经验幼儿园怎么写_幼儿园经验心得体会

广告高温老化房测试方法有哪几点?

×

腹壁疝多由于咳嗽、喷嚏、用力过度、腹部肥胖、用力排便、妊娠、小儿过度啼哭、老年腹壁强度退行性变等原因引起腹内压增高,迫使腹腔内的游离脏器如小肠、盲肠、大网膜、膀胱、卵巢、输卵管等脏器通过人体正常的或不正常的薄弱点或缺损、孔隙进入另一部位。

幼儿经验心得_心得经验幼儿园怎么写_幼儿园经验心得体会

经验方:邓氏经验方

【组成】荔枝核30g,橘核15g,茯苓20g,白术、苍术、泽泻、乌药、川楝子各10g,肉桂(后下)、沉香(后下)、小茴香各5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或3次温服。

【功效主治】疏肝理气,温寒化湿。主治疝气。

【方解】方中荔枝核、橘核直入厥阴,为治疝之要药;小茴香、肉桂温化厥阴之寒湿;川楝子、乌药、沉香疏肝理气;茯苓、泽泻通利水湿,白术实脾燥湿。诸药相配,共奏温寒祛湿、疏肝行气之功,故对疝气有良效。

【加减】如湿郁化热,去肉桂、小茴香,加黄柏、大黄各10g,猪苓20g;疼痛明显加延胡索10~15g。小儿则酌减用量,并分2~3次内服。

【验案】

例1:黄某某,男,20岁,2016年11月20日来诊。

患者素有疝气下坠,连续两年参加征兵,皆因患疝气未能通过体检。

查患者阴囊肿胀下坠,有如拳大,舌淡红,苔厚白而润,脉缓大。

辨为寒湿下注,气结厥阴。

治以温寒化湿,行气消胀

用上述内服原方,外洗用原方。

每日各1剂,各用4剂,症状消失。

当年体检合格应征入伍。

上述此方仅供参考,如需使用请在医师指导下进行!

我是中医老刘,专注中医科普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