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与大埔县高陂镇陂村结为定点帮扶单位以来,广州市海珠区人社局结合村情实际,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科学布局,将“党建+”与精准扶贫有机结合,打出了“村党组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组合拳”,悄然改变着陂村的贫困面貌。

●昆之子 黄利群

眼下正值莲子采摘旺季,笔者来到陂村莲子种植基地,大片碧绿飘香的荷塘骤然映入眼帘:莲蓬与荷花交相辉映,缕缕清香沁人心脾。莲田里贫困户李国平与村民一起兴致勃勃地采摘莲蓬,满是皱纹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李国平告诉笔者,自己现年65岁,因儿子罹患精神残疾,家里生活困难。海珠区人社局扶贫工作队到来之后,在他们的帮扶下,过去因年迈而出门务工没人要的自己,不但种起了莲子,养殖了鸡鸭,还通过帮忙采摘莲子增加了收入。目前家庭收入稳定,“八有”达标,已实现脱贫。

在村干部免费提供的“扶贫车间”里,不少贫困户和村民或将莲子从一朵朵新鲜莲蓬中剥离出来,或忙着对莲子进行包装。采莲产业不但让贫困户受益,也让广大村民尝到甜头。有些老人平素在家带孙子无所事事,如今到这里剥莲子便能赚钱,满足基本生活开支,觉得非常开心。

贫困户和村民口中啧啧称赞的驻村第一书记兼队长是位斯斯文文、戴着眼镜的小伙子,他叫朱文育。2019年1月,朱文育由广州市海珠区人社局派驻陂村后,发现当地的采莲产业由于多种原因出现失管、丢荒现象。为带动贫困户持续增收,那段日子,他经常到处奔走,将32亩农田流转过来,并通过村“两委”积极引导贫困户加入大埔县昶丰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村党组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建立党支部、合作社、产业基地和贫困农户的紧密联合体。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以身作则,始终奋战在产业帮扶一线,团结、激励贫困户积极参与莲子项目,确保采莲产业持续增收。

村里“自2019年开始改革,参照企业化管理,将有劳动力的贫困户作为合作社成员,由党支部引领,基地、合作社、贫困户多位一体运行。在管理期间,特别是六到八月份,我们的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带领大家通过劳动实现脱贫致富。”回首来时路,朱文育总结出增收路径。他说,目前陂村莲子长势喜人。通过打出“村党组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组合拳”,在莲子采摘高峰期,能很好地实现贫困村民就地就近就业。此外,今年采摘莲子实行按时按量计酬,此举既使工作时间灵活,又提高了工作效率。据了解,今年贫困户参与莲子项目除草、施肥、采摘等工作,最高可获直接工资性收入逾3万元,预计可采摘莲子超8千斤,收入可达10万元以上,带动贫困村民户均增收2500元以上。

“采莲产业至少给村民带来两大方面的收益。一是村民包括贫困户能就地就近就业,按件按量计酬,显得很自由;二是带动贫困户增收,尤其是建档立卡户能有稳定收入来源。这是一个阳光产业,我们希望也坚信能够长久地做下去,甚至做大做强。”展望未来,朱文育充满信心。据了解,下一步,陂村将坚持多元发展采莲产业项目,在莲子种植过程中打造莲下经济,逐步开展养鸭、养鱼项目,实现立体种养模式,提升莲田经济效益,促进贫困户就地就近就业和持续增收,增强产业帮扶示范带动效果。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