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省特粮特经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当前,省委省政府提出防疫工作和发展经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对农业农村工作,提出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全面振兴,推动现代农业建设迈上新台阶;对特色产业发展,提出要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江苏特色,打造一批效益优势明显,抗风险能力较强的乡村特色产业集群。因此,2020年全省特粮特经生产要迎难而上,锐意创新,明确发展思路,围绕中心工作和重点项目,突破发展瓶颈,集成核心技术,构建特粮特经全产业链发展新模式。为此,我们提出“六个围绕,六个突出”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推动全省特粮特经产业全面发展。
一、围绕大豆、油料产业振兴,突出新模式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示范推广,走技术创新之路,提高油料产能
围绕高蛋白食用大豆、菜用鲜食大豆两个重点方向,示范苏豆、徐豆、通豆、淮豆等系列高蛋白、鲜食口感好、抗病毒病等专用新品种,推广淮北麦后免耕机械化覆秸栽培技术、淮南大豆-玉米多元多熟间作套种高效绿色栽培技术,构建优质小麦-高蛋白大豆、鲜食玉米-鲜食大豆等高效绿色种植模式,集成优质品种、合理肥水运筹、高效立体栽培、绿色防控、机械化等全程一体化技术,打造淮北高蛋白大豆大面积亩产250公斤、淮南鲜食夏大豆亩产800公斤高产典型,建设一批百亩核心方、千亩示范片,力争全省大豆主产区单产提高40公斤/亩,实现大豆振兴第一阶段目标。
二、围绕轮作休耕,突出固氮作物(豆类、花生)与粮食作物科学间套复种,走耕地用养结合之路,提升生态水平
主要利用豆科作物根瘤菌固氮等相关功能,开展冬季豆类(蚕豆和豌豆)-优质水稻或鲜食玉米、夏季豆类(高蛋白大豆、绿豆等)-高品质小麦或油菜,花生-优质水稻或鲜食玉米等轮作复种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重点围绕鲜食蚕豆-优质水稻、鲜食玉米-鲜食玉米-绿肥、鲜食蚕豆-鲜食玉米-鲜食大豆、鲜食大豆间套种鲜食玉米、花生-优质小麦等几种模式,每年推广面积100万亩以上,亩效益增加200元以上,减少化肥农药使用15%以上,提升种植效益与生态水平。
三、围绕粮食安全,突出饲用玉米和青饲料作物开发,走粮饲兼用之路,拓宽饲料粮源
围绕籽粒玉米和青贮玉米高产高效为目标,示范苏玉、江玉系列耐密广适多抗新品种,其中籽粒玉米生育期适中,抗倒性强,能机械收获籽粒;青贮玉米持绿性好,抗病性强,脱水快,适收期长;鲜食玉米鲜果穗收获后秸秆作青贮,可有效避免粮饲争地。重点推广淮北夏玉米免耕铁茬机械播种技术,春玉米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以优质高产品种为载体,以全程机械化为核心,配套适期播种、合理密植、肥料一次性基施、病虫绿色防控,实现绿色轻简栽培,打造籽粒玉米春播亩产700公斤、夏播750公斤,青贮玉米亩产4-5吨高产典型,力争实现全省玉米主产区亩增产50公斤以上,加快专用兼用青贮玉米示范推广,走粮饲综合利用之路,拓宽饲料粮源。
四、围绕鲜食产品开发,突出无害化标准化药肥双减生产技术,走绿色发展之路,丰富食物种类
重点围绕鲜食豆类(鲜食大豆、鲜食蚕豆、鲜食豌豆等)、鲜食玉米、鲜食甘薯、鲜食花生、鲜食油菜苔等鲜食功能型杂粮,开展优质多抗新品种筛选,病虫草害生物防治与综合防控,减肥增效栽培技术等研制与示范,在全省重点打造一批核心示范区,农药、肥料减量使用10%以上,农药、肥料利用率40%以上,制订相关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丰富食物种类,提升产品质量。
五、围绕康养产业,突出食药同源养生保健产品开发,走功能农业之路,提供健康保障
围绕食药同源类作物(芋头、山药、牛蒡、大蒜等)、养生保健类作物(半夏、铁皮石斛等中药材,秋葵、瓜蒌、甜叶菊等)开展种苗繁育、品种选育、节本增效机械化栽培技术,重点开展山药定向槽绿色高效生产技术、优质芋头品种的提纯复壮和脱毒快繁体系、牛蒡优质高效绿色生产技术优化、林下和光伏食药同源作物绿色高效种植等相关技术,系统开展该类作物生长发育、养分吸收、病虫草害发生等规律,优化合理密植、有机肥替代、喷滴灌溉、绿色防控等技术措施,开展科学施肥技术、绿色防控技术和高产优质配套技术研究。同时开展相关作物健康饮食和烹饪技术研究,积极推动健康饮食的烹饪方法研究,研发功能产品加工技术,研制各类营养配方粉、营养饮品等加工产品,为推动健康饮食文化发展和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六、围绕美丽乡村建设,突出观花赏叶美食美味休闲产品开发,走文创农业之路,倡导农耕文化
围绕五彩豆类、多色油菜、观赏棉花、优质蓝莓黑莓、特色蚕桑、观赏向日葵、多彩高粱等观花赏叶美食美味休闲作物,重点开展特色新品种筛选、茬口安排关键技术、绿色栽培、科普教育、产品开发等相关技术研究,建立各类特色小镇、文旅示范园、休闲养生大花园、大菜园等,与地方特色历史文化相衔接,打造一批农耕文化特色休闲观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