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具有深厚农业情结的刘朋远主动请缨奔赴乡村振兴一线,从铜仁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到德江县合兴镇龙溪村的“稻蛙博士”,刘朋远带领当地村民让古老农田焕发新的生机,圆了“生态农业致富梦”。
稻蛙共养,解锁乡村振兴新路子
如何在“守住耕地红线”和“实现产业兴旺”上寻求着力点和平衡点,是刘朋远最为发愁的问题。
前期经过调研考察,刘朋远先后谋划了农旅一体和研学基地、蔬菜种植、肉牛养殖等产业发展方案,但是综合分析当地资源禀赋、市场前景等因素,他一次次否定了自己的思路。后来,一条“铜仁学院农林规划学院的专家教授在印江县指导稻田养蛙”的消息让刘朋远眼前一亮。通过印江观摩调研、四川湖北考察学习,刘朋远最终决定在龙溪村发展稻蛙产业。
铜仁学院生态稻蛙示范基地一角
刘朋远说:“‘蛙吃虫、稻遮荫、粪肥田’这种模式既能产出高品质的生态稻谷,又能收获高经济价值的青蛙,还可以用剩余肥力轮作蔬菜,在推动循环生态农业发展,延伸产业链,推进产业振兴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和积极意义。”
探索模式,带动村民共同富裕
为推动“稻蛙”生态立体种养殖项目取得实效,依托铜仁学院技术力量支撑,在铜仁学院和当地党委政府大力支持下,成立了铜仁时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龙溪村农户为主体组建了铜仁市德江县稻蛙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在合兴镇流转撂荒坡地百余亩,建立了铜仁学院生态稻蛙示范基地。以“高校+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推动乡村振兴,带领周边群众致富。
博士下基层,稻蛙技术送上门
2022年4月,在刘朋远的积极争取下,“铜仁学院稻田养蛙关键技术研究与推广中心”和“贵州省博士协会博士科创园大学生双创示范基地”同步落户合兴镇,并组建了生态稻蛙研究团队和师生养殖技术生产队伍,为推进“稻蛙共生”打下了坚实的人才和科技基础。
2022年10月,经过近一年的技术研发和生产实践,铜仁学院生态稻蛙示范基地喜获丰收,经德江县农业农村局现场测产,示范基地亩产稻谷1090斤,亩产青蛙2000斤。稻谷和青蛙均已经通过国家权威检测机构检测,各项指标优异,产品质量具备了申报名特优新农产品的资格。
同时,稻蛙产业带动了当地农户就近务工,解决长期就业10人,阶段性就业40人,长期务工人员月工资达3500元,阶段性务工人员月工资达3000元。诗词中“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画面逐渐照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