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获季节,全家齐上阵,钻进玉米地里掰棒子,又热又痒又费时间。如今,这儿时的记忆正在被玉米机械化收籽粒的“轻松”收获场景所替代。

前几天,黄泛区农场十四分场,玉米机收现场一派繁忙。农户站在地头闲聊,三台籽粒收获机在田野中穿梭,一米多高的玉米植株连同果穗被“吞”进去,片片金黄的玉米籽粒被“吐”出来,1430亩玉米3天就可以收完。

玉米籽粒机收被视为实现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关键之举。河南省玉米籽粒机收发展情况如何,存在哪些问题?籽粒机收如何打通“最后一公里”?“三秋”期间,记者走访了多位种植户和专家。

培育推广适合籽粒直收的品种是关键

目前,河南省玉米收获主要有三种形式:手工收获,存在于个别散户,机械化收穗和机械化籽粒收获。

“相比人工,机械化收穗确实提高了效率,但还需要晾晒、脱粒入库,中间环节多,人工成本高,粮食损耗大。如果遇到阴雨天气,霉变的概率大幅增加。”国家玉米改良中心郑州分中心主任、河南农业大学教授陈彦惠表示,籽粒一次性完成玉米摘穗、秸秆粉碎、剥皮、脱粒等多项收获作业,不但省时省力,降低人工成本,还减少了“鼠嗑鸟啄”的粮食损耗。

玉米籽粒机收优势明显,但是也面临一个现实问题,籽粒机收率不高。

“河南省籽粒收获面积占机收面积的15%左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河南省农业机械技术中心有关负责人坦言,河南省玉米机收率达到86%,仍以收穗为主,玉米籽粒收获还处在起步阶段。

籽粒机收究竟难在哪儿?

河南省玉米地处黄淮海主产区,冬小麦—夏玉米的轮作使夏玉米生产周期面临很大的时空压力。“为了不耽误种小麦,很多玉米不可能等到100%成熟才收获。比如老百姓喜欢种的高产玉米品种郑单958收获时含水量在30%—35%,使用籽粒机收破碎率比较高,容易发霉。”陈彦惠表示,推动玉米机械化生产,关键在于培育一批籽粒含水量低、抗倒伏、耐密植的新品种。

目前,河南省已培育出了豫单9953、丰德存玉10号、郑原玉432、新单58等一批适宜籽粒机收的品种。

品种好不好,农户最有发言权。“这个品种特别适合机收,收获后的玉米粒不碎又干净,产量还不低。”荥阳新田地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杰说,合作社连片种植了3.6万亩豫单9953,亩产1100斤,而且由于该品种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较高,每斤玉米售价比其他品种高5分钱。

“籽粒机收品种不仅要培育好,更要推广好,要让老百姓知道,籽粒机收不仅省时省力,而且可以高产稳产。”陈彦惠建议。

烘干设备要买得起更要用得起

河南省秋收季往往遇上阴雨天。推进玉米籽粒机收,除了有适宜机收的品种和机械,籽粒烘干设备及配套设施为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打通“最后一公里”提供保障。

铲车把湿玉米籽放入上料斗,通过传送带进入筛选机,去除玉米芯等杂质,进入烘干塔烘干直至入仓。秋收时节,舞阳县姜店乡金丰合作社的玉米籽粒烘干塔每天都在高速运转。

“一粒玉米从上料到入仓需要经过14个小时。”金丰合作社理事长赵澎飞流转了4000多亩地种玉米,全部籽粒机收烘干,还承接其他农户的玉米籽粒烘干业务。

近年来,河南省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连续多年将粮食烘干机纳入中央资金补贴范围,并按照中央补贴标准的三分之一实行省级累加补贴。

烘干设备不仅要让农民买得起,更要用得起。“以前粮食烘干机烧煤,成本较低,煤改气后,天然气开口费太高,一般合作社难以负担。一组烘干机至少需要50平方米的地方安装,烘干机有一定的噪音和粉尘污染,难以安装在村庄里面,只能安装在田间地头等离居民区稍远的地方,用地难也阻碍了烘干机的发展。”河南省农业机械技术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要促进烘干设备的快速发展,政府应加大支持力度,切实解决当前农用烘干机燃气开口费、用电、用地有关问题。

无论是籽粒机收品种培育,还是烘干设备推广,都需要一个过程,政府要加大支持引导,农民要形成共识,毕竟这代表着农业现代化前进的方向。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