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打包椿芽
眼下,正值香椿上市时节,在淄川区昆仑镇马棚村的山坡上,紫红色的香椿嫩芽挂满枝头,香气扑鼻。
在马棚村,种植香椿、采摘椿芽是村里的一项传统特色产业。自上世纪90年代,村里就开始发展椿芽产业,如今,村里已经实现香椿种植过万亩,每年的清明前后,村里山上田间、屋前巷后,一棵棵香椿树上如雨后春笋般,紫红色的嫩芽挺立枝头,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娇嫩欲滴、秀色可餐。
“早上五六点我就起来掰椿芽去了!”马棚村村民陈君玲说,“掰椿芽要趁早,早去早回能卖个好价钱,有时天黑都要打着手电照着采。”因为椿芽的采摘期、保质期较短,不耐储存,如不及时销售会出现枯萎、腐烂的情况,影响椿芽的口味和品质。所以每到椿芽采摘期,马棚村里家家户户都会起个大早,到香椿林里去掰椿芽。
起早贪黑换来的是实实在在的收入。村民们把采来的椿芽送到村里的椿芽合作社,由合作社进行收购与销售,每天早上,一车车打包好的椿芽就会送到各大商超和消费者的餐桌上。“我们村里成立合作社的初衷,主要是想将村里的香椿产业做大做强,同时也得有个组织来保障村民的利益。”马棚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刘敏说,“以前没有统一收购的时候,村民们只能在村口等着商贩来收购,收购价格也会出现不合理的现象。现在每到椿芽季,合作社统一价格从村民手里把椿芽收上来,然后统一分拣、包装、销售,一斤椿芽能让村民多赚4-5元钱,这样既能保证椿芽质量,又能让村民增收,一举两得。”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谈到以后的发展规划,刘敏自信地说:“近期计划把基地的冷库修起来,解决好村民们椿芽储存难的问题。同时针对散户收购较多,椿芽收购质量和标准不统一的情况,我们计划加快土地流转进度,将合作社的规模进一步做大做强,提高种植管理水平,走标准化种植的路子,种出更高质量的香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