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鳝在日常生活中,是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佳肴,这也导致各地有很多人想要通过养殖黄鳝来发家致富,但是针对目前的黄鳝养殖技术来说,养殖黄鳝还是处于比较困难阶段的,养殖黄鳝的利润和成本是多少呢?一起来随小编了解一下吧。
据悉,黄鳝是合鳃鱼科黄鳝属的一种鱼类,在我国各地均有生产,常生活在稻田、小河、小溪、池塘、河渠、湖泊等淤泥质水底层,以长江流域、辽宁和天津产量较多,肉嫩味美,营养丰富,但养殖起来却非常困难。
黄鳝养殖技术:
(1)水体的选择 一般能养殖鱼、虾且排灌方便的水体都能养殖黄鳝,水体大小不限,只要能设置网箱的池塘、河沟、水库、藕塘均可,但水深最好在1m以上,水质较好,中性偏碱(pH值在6.8-7.5之间),同时水温要求变化不大,若池子太小水温易变化,不利于鳝鱼养殖。 (2)网箱设置 1.网箱的大小:一般视水体大小而定,最常见的是长8-9m,宽2-3m,深1.5-2.0m,每个网箱20平方米左右。 2.网箱的材料:采用质量较好的聚乙烯网片缝制,有些伪劣网片看上去无光泽,称起来很重,这种材料做的网箱用不到一年就老化,中途又要换网箱,不宜选用。
3.网箱的安装:一个6-8m长的网箱用6根竹子或木桩固定网箱底部四角,以免网片上浮。也可在池塘对应的两边打桩,将钢丝绳固定在桩上,再把网箱挂在绳上,四角吊石头防网片上浮。如果是水库等较大较深的水体无法打桩或插竹子的水体可在水中放空油桶或泡沫浮子等扎排安装网箱,效果更好,无论哪种形式网箱之间必须留有操作喂食的通道。网箱入水0.5-1.0m,露出水面0.4~0.8m。箱底与池底距离最好在0.3-0.5m以上。至于放网箱的数量,视具体情况而定,因鳝鱼有耐低氧的特性,如果水体大,水交换方便,只要操作便利,全池放满也可,但水体小且水交换困难,则不能放得太多,因水体长期处在缺氧状态下,水质极易恶化,影响鳝鱼摄食生长,甚至发病。
4.网箱内的环境:除水以外再就是草,因网箱内无泥,鳝鱼主要靠水草栖息,有无水草是养殖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水草以水花生、油草、水葫芦为最好,水草必须多放,成活后以看不见水为宜,水草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①供鳝鱼栖身、避光;②吸收箱内水中营养,减少污染,净化水质;③避免阳光对水直射,稳定水温,夏天可以避暑。所以说水草宜多不宜少,但要在网箱两头各留一处能看见水的地方,作为投饵场让鳝鱼吃食,该位置要固定,若水草长满了吃食的地方,则要经常取走一些水草,但不能使吃食的地方空荡荡的,吃食的地方一般留脸盆大一块能看到水的地方即可。
(3)鳝种放养 在投放鳝种前网箱必须浸泡7-15天,以使网片光滑,不擦伤鱼体。投放的鳝种每箱内必须规格一致以免互相残食,一般每平方米放1-1.5kg左右,放养规格为50-100g/尾为最好,因鳝鱼养殖时间短,种苗太小难以达标,又因太小的都是雌性,成活率较低。放养时可搭配放养泥鳅3-5尾/平方米在箱内可起到清除残饵、清洁网箱的作用。由于现今人工繁殖黄鳝数量有限,目前全部采用天然苗种,因此收购放养鳝种要避开黄鳝繁殖期,一般宜4月至5月初(公历或7月至8月,气温高放苗成活率也较高,养两年的宜在8月至9月进苗越冬后第二年继续养成大规模商品鱼。苗种要求健康无损伤,鳝种下箱前必须用3%-5%的食盐水、80-120万国际单位青霉素或20g/立方米的高锰酸钾水浸泡5—10分钟,以杀灭外来病原。苗种的颜色以黄色、花色最佳,灰色或绿色的较差一点,市场销售也是如此,灰色的价格稍低。
(4)投喂管理 黄鳝摄食方式为鱼类中较少见的吸吸式,捕食时综合运用其嗅觉、味觉、视觉。侧线系统,因其嗅觉、味觉灵敏,视觉迟钝,所以对食物要求甚严,但遇到可口食物时十分贪食。人工养殖的黄鳝,宜投喂黄鳝膨化颗粒料,投喂量为体重的1%~2%,要勤观察,投喂与气候、水温有关,一般很快吃完说明偏少,几个小时后未见吃完,说明偏多,要根据实际情形调整。值得注意的是当黄鳝适应了某一种饲料后,勿随意变动饲料品种,否则黄鳝拒绝摄食。水温在25-28℃时,一天可投喂两次,分别在上午6-7时,下午5-6时,日总投饵率为2%-4%。在此温度之外每天下午5时左右投喂一次即可,投喂量酌减。30℃以上、15℃以下时可停止投饵或隔l-2日投一点也可。投饵时,定期加一些保肝宁、利胃散、复合维生素之类药品,对提高成活率,增强抗病力,提高饲料回报率有很大的帮助。另外,在阴雨或闷热天气时,投料也要相应减少,并及时捞除残剩料。 (5)网箱日常管理 网箱养殖水体相对较为稳定,但对水体较小的池塘宜适当换水,有条件的保持微流水则更佳,以维持网箱内水体活度。在洪涝及干旱季节要注意保持水体水位稳定。每隔10-15天适当泼洒生石灰调节酸碱度,pH在6.8-7.5为宜。由于黄鳝网箱网目较密,加上水体中污物.网箱内残饵、粪便等排泄物极易堵住网孔,使网箱内外水流交换受阻,因此,必须经常洗刷网箱,必要时必须换网,同时严格检查网是否破损以提防逃鳝以及清除腐烂的水草。平时注意巡视了解黄鳝活动摄食情况,发现异常应找出问题及时解决。
黄鳝为什么那么难养殖
目前黄鳝人工繁育种苗还处于探索阶段,并没有能力靠人工大规模育苗,一般情况下有经验的养殖户主要依靠就近抓捕或购买等方式获取野生黄鳝苗。然而一些没有经验的养殖户,却会到外地购买所谓的“特大”、“优质”黄鳝苗。其实这些黄鳝苗同样为野生黄鳝苗,不仅价格远高于市场价格,而且经过长期、高密度储存以及转运多数都已患病。下塘后,短时间内伤亡率便可高达80%以上。因此,大家一定切勿到外地购苗,尽可能选择当地现抓捕上来的黄鳝苗。
黄鳝养殖并未形成规模,同样没有较为系统的技术理论,多数养殖户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当然有关黄鳝养殖的书籍很多,不过其内容多为照搬养鱼技术或不切实际,并不能给实际养殖带来太大帮助反而可能会带来一些误导。因此,无经验的养殖户可先到黄鳝养殖大户处进行学习参观,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摸索养殖。 黄鳝养殖对环境要求特别高,不少养殖户却对环境极不重视,非常容易导致黄鳝苗发病甚至死亡。首先池水不宜过深,若黄鳝要频频浮到水面进行呼吸便会影响正常生长,最佳水深以20~30公分为宜使黄鳝不用浮游便可将头露出水面。其次,水质一定要清洁,避免施肥肥水,不然则容易造成黄鳝发病。最后,一定要在水面覆盖水草遮荫、净化水质,没有水草黄鳝难以养殖成功。
养殖黄鳝的利润和成本
养殖黄鳝是当今热门养殖项目,国内市场黄鳝供求矛盾突出,日本、韩国、泰国、港澳台地区的需求也呈增长趋势,仅韩国每年进口就达20万吨。 以一口10平方米的养殖池为例来概算黄鳝养殖的经济效益。 1、建池费用200元。 2、收购15-20公斤野生黄鳝,以夏季中等规格(条重30-50克)黄鳝每公斤15-20元计,需花成本约300-400元。 3、经5-8个月的饲养,黄鳝体重可增加3-5倍,我们以增重3倍计算,则20公斤黄鳝可增重60公斤,按每增重1公斤黄鳝的饲料成本8元计(实际上大量采用蝇蛆蚯蚓等要不了这么多),则需花费饲料成本480元。
4、药物及其它开支计100元。以上4项成本总共约为1080-1180元。 而所获得的是大规格黄鳝(条重100克以上)80公斤,按冬春季市场收购大规格黄鳝的中等价格(每公斤40元)计算,则可收入3200元,投入产出比为1:2.8左右。 具体一点说,1口10平方米的养殖池,在几个月的养殖期内,可创利润达2000多元(每平方米200元),一个普通的养殖户,以建养殖池50口为例,则可收入达10万元以上。
人们习惯地把一些养殖项目的概算看成是“灌水”,但我们可以实事求是的说,以上的概算仅仅是一个非常保守的、依据中等条件所做的概算,根据我们的养殖实践,其效益还不止这个水平。但我们在此不必多说,相信权威专家的实践更有可信度。点击这里可以查看权威专家的试验报告。
接下来再以以改造一亩稻田养黄鳝为例,一亩稻田改造费约500元,一亩稻田需黄鳝种苗600斤左右(约3万条),黄鳝苗按市场价每斤6-12元算,以10元计,600斤共6000元,饲养成本(含药物)约 7000元左右,总投资约13500元左右。 经过6到8个月的饲养,黄鳝的体重可增加3-5倍,以3倍计,一亩稻田年产量600×3=1800斤左右,黄鳝价格按最低30元算,年产值48000元,年纯利3万多元。如果套种莲藕、茭白立体种养,一亩稻田年纯利还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