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牛这种食材发展至今不过两百年,明治维新之前日本人一直因为“禁肉令”,只能选择吃鱼,这也间接导致了日本海鲜渔业的发展。明治维新之后,推行西化改革,政府大力推广牛肉,日本才真正开始发展牛肉这种食材。
日本人对于牛的品种规范极其严格,能被称为“和牛”的只有明治时代以前的原生种,或以原生种跟外来品种交配而成的牛种,即“黑毛和种” “褐毛和种”“日本短角种”“无角和种”。为了对和牛牛种进行改良,日本人曾以瑞士西门塔尔牛等欧洲进口牛种与本地牛杂交改良,经历数十年的自然淘汰与品种纯化才得以育成肉质纤维细腻、油脂融点低、脂肪沉积如霜降般分布在肌肉间的“黑毛和牛”。
如今,和牛已成为排名世界第六的顶级食材,是“美味牛肉”的代名词,其实,日本和牛是一个统称,在日本各地进行商标登录的和牛品牌已超过150种。
在日本,每一头和牛都需要申请血统证明书,确保和牛血统纯正。牛只的体重从出生、成长到屠宰都受到严格控制,食用的必须都是玉米、大豆、小麦、大米等做成的谷物饲料。只有和牛的血统、饲料以及饲养环境都受到监督和规范,才能确保和牛肉质的优良品质。
我们一般听到的“XX牛”,比如大名鼎鼎的松阪牛、神户牛,都是在经过不同区域肥育,根据出货前最后一个肥育的地点来进行取名的。日本各地为了维护本地和牛品质,都会通过本地组织协会制定标准,只有符合标准的才会被称为本地出产的“XX牛”,比较知名的有:
前沢牛 (岩手)-步留等级在B以上,肉质等级在4以上
仙台牛 (宫城)-肉质等级在5以上
米沢牛 (山形)-肉质等级在3以上
飞騨牛 (岐阜)-步留等级在B以上,肉质等级在3以上
松阪牛 (三重)-有自己的特殊规格:
「特产松阪牛」:但马系黒毛和种母牛经30个月以上肥育。
「金」:肉质等级为5 「银」:肉质等级为4
近江牛 (滋贺)-步留等级在B以上,肉质等级在4以上的才有认定书,并贴上认证贴纸。
神戸ビーフ (兵库)-有自己的特殊规格:须为处女牛或阉牛、(BMS)须为6以上
佐贺牛 (佐贺)-BMS值在7以上
宫崎牛 (宫崎)-肉质等级在4以上
鹿児岛黒牛 (鹿儿岛)-无特殊认定标准
石垣牛 (冲绳)-肉质等级4以上为「特选石垣牛」,2以上为「铭产石垣牛」
宫古牛 (冲绳)-无特殊认定标准
评定和牛的好坏需要用到两个概念:分别是步留等级、肉质等级。
歩留等级( Yield Grade )
以字母A~C表示。又称作成品率等级,以一套特定的公式来计算从特定部位中能取出的「肉量百份比」,再计入肉的厚度、皮下脂肪的厚度等,A为良好(72%以上)、B是一般标准(69~72%)、C则较差(69%以下),等级越高代表这块肉品发育的越完整。
肉质等级( Quality grade )
以数字1~5代表,分别从「油花比例及纹理分布」、「肉质色泽」、「肌肉纹理及结实度」、「脂肪品质及色泽」4个项目来鉴定;分别给到1 ~5的分数,数字越大表示越优质。最终分数则是取最低者,例如若某块A级肉的前三项皆是5(优良),最后一项却是3(标准),那么这块肉便只能得到A3的等级,标准可说是相当严苛。
根据以上两个标准,A5则为最高等级和牛,脂肪中饱和脂肪酸含量极低。而澳洲M9级和牛只相当于日本A3级和牛,只有M12才能媲美日本A5级和牛。
但是在2001年,日本爆发疯牛病后,包括“神户和牛”在内的日本牛肉,就被列入我国的禁止进口目录了,即使2017年解禁,也仅限于香港、台湾等地,大陆是没有正宗日本进口和牛的,如果在店面里吃到和看到,不用怀疑,一定是非正关进口。
那么澳洲和牛又是从何而来呢?
日本一直以来都以“吹毛求疵”的态度养育和牛,因此几乎禁止和牛牛种的出口,但70年代日本少有地数次向美国出口和牛牛种,澳洲因此才有了与美国合作获得发展和牛的机会。因此在当前,澳洲、新西兰、美国、加拿大、苏格兰均有黑毛和种的和牛畜牧产业,就血统来说,和日本和牛都非常接近,只不过,各地饲育方式不同,认定级别不同,市场上能买到的品质也不同。
澳洲纯血和牛血统主要来自日本和牛中一些基因最好的牛种--Tajima、Fujiyoshi和Kedaka,其中Tajima的比例很高。经历近半个世纪的漫长过程,澳洲纯血和牛以日本传统方式进行和牛养牧,所出品的和牛可以说已经完全是100%的日本和牛。在澳洲广袤的牧场饲养,没有人也没有其他生物打扰,生活极其舒适,因此澳洲和牛能产出柔嫩多汁、口感醇香、大理石纹路均匀丰富的牛肉,其肉质获得牛肉品质鉴定MARBLE SCORE 12的高分,成为全球顶级牛肉之一,在当下,中国能吃到的正关和牛,主要都是来自澳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