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七十

编辑 | 瑛海

22级新传考研交流4群:1023040382

22级拖鞋哥二战QQ交流群:952233546

写在前面,以下是我的一些特点,和我差不多的同学可以看看能不能收获一些复习窍门。

1️⃣迷之自信但又心态脆弱

2️⃣不喜欢也不懂做笔记

3️⃣9月中旬(比较晚的时间)开始背书

4️⃣答题和实务训练的原创输出几乎为零

优质课参赛教师经验材料_优质课经验材料博客_优质课获奖经验发言稿题目

No.1个人基本情况

Personal Information

大家好,我是七十,是今年拖鞋哥的全程班学员。本科就读于江苏双非一本的日语专业,一战三跨考入了中国海洋大学新闻与传播专硕。初试成绩380+,排名前20%,以下我希望能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考研历程,如果能帮到大家就最好了。

我选择中海洋的原因是因为青岛很美丽,大海很漂亮。并且想要离家近一些,冲个985,一战能有把握上岸。我的这些理由可能比较空泛,但确实随着备考越来越喜欢海大,希望明年能和正在挣扎着前进的各位见面。

优质课参赛教师经验材料_优质课经验材料博客_优质课获奖经验发言稿题目

No.2关于心态

About the state of mind

我为什么迷之自信但又心态脆弱呢?

迷之自信:备考全程我都抱着一定能考上的心态,因为择校时我就清楚自己能在公共课上拿到更多的分数。公共课对于备考中海洋很重要。首先,海大的专业课给分比较严格,高分不多(前两年比较压分,今年还好),想要和别人拉开差距必须保证自己的公共课不拉胯,可以给自己定个150分的最低目标。其次,中海洋的专硕考英语一,那么日语203和英语一相比,用日语进行外语能力测试能让我在节省更多时间和精力的基础上拿到高分。所以希望大家也能在择校时就明确自己的优势,这样更有把握一战上岸,早一些脱离考研的苦海。

心态脆弱:其实我不算是扎扎实实学习的人,因为基础知识的背诵偷懒,从11月开始有很多次崩溃,甚至在考前20天的时候产生了自我否定的想法,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白学了好几个月,什么都比不过别人。和研友们背着背着书就会哭,哭完又接着背,每天都在说大不了就二战。但落在行动上是一直在坚持往前走,即使是每天只前进一点点。

我想告诉大家的就是,越接近真正考试的日子,我们的恐惧也会越来越多,但其实可能目标没有那么遥不可及,只是我们把自己吓坏了。就好比困难原本只是一个小土丘,但在你越来越靠近它时,难免会觉得它像高山一样难以跨越。事实上它只是一个小土丘而已啊喂。就算只剩20天,有针对性地设定复习计划,做好一些规范性问题也能拿到高分。希望大家都不要放弃,尽全力把最后两天的考试完成,结果一定不负期望。

优质课获奖经验发言稿题目_优质课经验材料博客_优质课参赛教师经验材料

No.3关于学习方法和笔记

About learning methods and notes

请各位同学记住一句话,“都行,咋的都行,学会就行”,这是一位知名学术人士的口头禅。我考研期间没有做过基础知识的笔记,而且现在回头看,可以说笔记不是必须的。如果你备考前期不会做笔记,那就不用做,到了考研后期你自然会知道自己需要梳理哪一部分的知识,梳理着梳理着就变成了最最精炼的一份宝藏笔记。

但是,如果你对有没有笔记这件事非常焦虑,以至于难以安心复习,那我建议直接看圣才的那种多而详细的笔记。因为圣才就是对参考书内容的归类整理,没有加入多余的热点和高大上的理论,最基础的理论知识往往是考研的地基和决胜法宝。另外,推荐鞋厂基础课的配套讲义,我基本上都是拿这几本直接理解背诵的。

进入11月,可以适当地做一些“应试笔记”。就比如把鞋厂公众号的答题专栏和考前必备整理筛选一下,把所有符合院校考察范围的题目和答案都复制粘贴到一个石墨文档,这个可以是最基础的答题笔记,后续可以往里面添加更多同类的题目。12月初热点班开课,和上面做答题笔记的方法一样,形成一个热点笔记。这两个笔记是最有性价比的,推荐用石墨文档记录,可以随时同步保存,不会轻易丢失。

No.4关于择校与真题风格

About the school choice and the real question style

自身发展意愿要排在第一位。考研的初衷是为了读博深造还是以学历为求职的敲门砖?研究生毕业之后是想考公还是去互联网大厂?想去大城市有更多的见识和机会还是离家近一点?目标院校的硬件设施怎么样?这些是如何确定目标院校和专业的源头问题。除此之外,衡量报录比、复试线,发现自身特长与兴趣,提前了解院校命题风格与难度也很重要。五月是时候定下目标开始好好努力了,但即使是你刚刚选好学校和专业也不晚,不需要担心那么多,开始得早并不代表一定能考得上。

以中国海洋大学为例,作为山东省为数不多的985、211院校,在青岛的认可度很高。在研究生招考方面的信息透明度非常高,考试大纲、历年真题都可以在官网找到。初试成绩会附带排名,我们可以第一时间判断自己能否进入复试。复试也非常公平,老师特别友善,处理复试成绩的结果很有效率,今年的话,复试结束的第二天就出结果了。

中海洋2021年的真题开始探索自己的风格,并不追逐热门的媒介技术,特点是:注重基础知识+自由灵活运用+对社会现实的独立思考。很多基础题目并不是老师随便找一个冷门知识点就出在试卷上的,而是喜欢考察热点事件背后体现的新传理论。比如鲍毓明案中体现的新闻框架、疫情谣言处理中体现的沙利文案原则、精神的实质是真理可以联系到发哨子事件,而中新史中体现的封建王朝传播制度以及谣言传播,也可以跟疫情期间的舆论及谣言相关联。总而言之,考题中能感受到老师们的社会关怀,也能看出老师更希望我们能从新传的角度对社会热点事件有自己独立的思考。

No.5专业课初试学习经验

Professional course first test learning experience

如何应对背书?

在背书开始之前,我们一定要清楚,新传专业的知识是学不完的,理论和热点层出不穷。没必要花费巨大精力和时间把参考书都一字不差地去背四五遍,就比如你即使把《传播学教程》背下来了,那《传播学概论》《传播学通论》等等一系列的书也能背下来吗?就算背下来了,其实背的也都是一样的知识,只是表述不同而已。所以,知识点只要能复述,能在考试时大概地写出来就够了,千万不要做只会背书的考生。因为我拖延症很严重,而且不擅长死记硬背,所以我的主要学习方法就是浏览、理解、梳理。

01

浏 览

大家一定不要畏难,把背书当作负担,其实快速理解知识的方法之一就是多读,然后背下来,或者复述着讲给自己听。

背诵可以分为入门和进阶的两个阶段。入门就是看参考书的时期,进阶则是看优秀作业、参考答案的时期,这些过程中都要仔细,看一遍要有一遍的效果。

备考初期(3月—9月)主要是熟悉参考书、记忆基础知识,如果目标院校的老师出过书,一定要好好研究老师的书和观点。留意细节和老师们的独特观点,这样能够发现很多原题的出处。

举个例子,中海洋参考书《新闻采访与写作》是老师写的,这本书非常重要。仔细阅读浏览可以发现,第3页“记者应当是知识分子”是2019年的题目,第174页“归因”注释的来源《反转新闻中的认知偏差分析》是2020年的题目。很多人说今年实务卷里老师没有再出原题了,但其实并不是。2021年“你认为新闻是事学吗”这道题,可以在第32页“人是新闻力量的源泉”这一部分找到老师的观点。虽然题干会变换表达方式,但如果你对书中的内容十分熟悉,浏览书目的时候更加细心,那么一些看似非常灵活难以回答的题目对于你来说就是非常简单的问题了。

备考中后期(9月—12月),这段时间会训练实务、答题、各个热点事件的答题框架,那么看优秀作业和公众号的参考答案更要仔细。首先要做的是挑选,要分辨这份答案写得好不好,是全部都很优秀,还是只有一部分是值得借鉴的。然后可以背一背其中的答题逻辑和话术表达,可以只背小标题和关键词,这样能够解决考场上无法输出原创优质内容的难题。

其实考研并不是考察谁能在短短的三个小时里有多么深入的思考,只要我们浏览的有深度的内容和概念多,并且能利用短时记忆在考场上运用,就已经能赢很多人了。在这方面,鞋厂给了我很多帮助。一是答题班的系统训练,其中有很多学长学姐们总结的答题技巧,优中选优的优秀作业更是让我直接见识到世界的参差。二是鞋厂公众号的推文,我推荐大家搜一下这几个关键词,“答题高分概念”、“答题专栏”(这个和考前必备相比是偏基础的题目)、“考前必备”、“评论精选”。今年新出的“一周热点分析”专栏也很棒,可以在休息的时候看一看。

02

理 解

不去死记硬背专业知识的前提是在读书时有自己的思考,要对某个不明白的知识点有些疑问,把问题搞清楚了,理论知识自然就能记得住了。

其中一个小方法是我背了忘、忘了又背那段痛苦经历中发现的,那时候还能刷刷b站,看到有人说撒贝宁在期末考试前几天闭关,闭关的这几天能背下来整一本《法理学》。那么问题来了,大家觉得撒老师是怎么背下来的,那当然是人家脑子好(不是)。那当然是要先理解再背诵,这样我们也能变成小天才。

另一个方法是我在11月左右体会到的,那时间看到了《中国日报》记者彭译萱小姐姐的两会vlog,瞬间觉得新闻工作者真的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才能有迅速、出色的报道实践。那么正在备考的我们在背诵实务理论的时候,就可以把自己当作真正的记者,在工作时需要达到什么样的标准、坚守什么样的原则其实就是正在背诵的实务理论。

03

梳 理

这方面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对一本书的知识能够划分大概的结构,能更牢地记忆知识。这里我把自己的新闻学和传播学思维导图给大家做个参考。

优质课获奖经验发言稿题目_优质课经验材料博客_优质课参赛教师经验材料

优质课获奖经验发言稿题目_优质课经验材料博客_优质课参赛教师经验材料

一些“捷径”

01

把自己当作老师

备考全程怎么抓住重点?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清楚老师的出题意图,关注一些你觉得老师也会关注的事件,然后在考场上的时候写答案要投其所好。

第一,可能老师有微博和博客,刷微博的时候留意一下老师在关注什么热点。这很有可能是简答题的背景和实务评论题的出处。

第二,中国海洋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有自己的官方微信公众号(新闻传播OUC),大家在平时也要关注一下读书会的内容,比如最近在讨论哪位传播学人的著作、最近关注什么研究领域之类的。

第三,中海洋的新传专硕招生不久,老师们可能会参考其他偏理工类院校以及中传人大的试题,大家可以关注一下这些院校的近三年考研真题。我这边发现的学校有这几所,供大家参考,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其中我们前两年的题目和华中科技大学的真题非常相似,大家可以去找来感受一下。但21届的真题风格大变,需要学弟学妹们重新摸索。

02

实务材料出处

海大这三年考的评论材料基本都是11月以后发生的事件,所以到了后期要对每一个热点事件的评论都稍微有些准备。前两年比较喜欢考社会类事件的评论,21年有些偏经济类,如果事先没有准备过的话不太好写。

“新京报快评”的微信公众号可以覆盖海大这几年评论的选题,大家到了考前冲刺阶段可以从这个公众号里面筛选一下可能会考的评论题目。

此外,鞋厂每年在考前的“评论精选”专栏也很棒,考前看了大数据杀熟那篇推送,和考试时的题目差不多,能作为参考。

03

考前要计算答题时间

考前要给自己的专业课定一个最低目标,那就是一定要写完!只要能写完,你就已经超过了很多人了。很多同学担心自己写不完,不清楚如何规划每道题的时间,我这里有两种办法。

第一种是我当时给自己的规定,可以这么算时间,简答题10分的话,就是10/150*180=12,那你最慢就得在12分钟内写完这道10分的题。这个公式就是各题目分值/总分值*答题总时间。如果大家想最后留5分钟对试卷查漏补缺的话,就把180换成175。

第二种是我在考场上的实际操作,一分对应一分钟。这样给自己一个时间紧迫感,150分的卷子要求自己150分钟做完,即使150分钟内写不完,再留30分钟也是能写完的,不会出现到最后写不完的情况。这种方法看考场上的钟表很方便,都是整点的,大家模拟的时候可以试试。并且这样会给自己一个心理上的放松,因为知道自己一定写的完,就不会一直被时间赶着去答题,写答案的时候会更理性,也能有时间去思考。

04

考前要规划答题版面

卷面整洁非常重要,如果空间是足够的,尽量把答题空间安排得有秩序一些。

最后模拟的时候可以数一数自己一行写多少个字,那这样的话就可以知道自己该用多少篇幅了。我记得我是20多个字,三道10分简答就占两整面,20分论述每一道是一面半或者一面加三分之一面,30分案例分析就是两整面。这样按顺序排下来的卷面是非常易读好看的,而且正好把试题纸写完。

其次就是我们都说一分对应30—40字,但其实像10分的简答写个250字就够了,只要占的篇幅够了,并且能用尽量少的字数解释清楚简答就可以了,老师不会去数你到底写了多少个字的。其他题目大概也是这个道理,大家记住篇幅够了,题目解释清楚了就可以及时收笔。

还有一点细节可以使卷面更干净,答题时可以在左右空出0.5cm左右的空间,这样给人感觉更清晰。

05

考前冲刺期可以大胆舍弃

考前的二十天一切都还有可能,但是这句话是说给头脑清醒的人听的。考前了,不要再花一整个下午或者晚上去背一两道论述题,不要再输入大量的新知识。这个时候需要查漏补缺,找到自己最薄弱的地方,直面问题,然后解决它。

举个例子,海大考纲里有美国和英国的外新史部分,我真的没时间去背了,然后我衡量了一下这部分的重要性,“算了,不背了,考到了就二战吧”。因为2020年末,中美关系非常紧张,那么很大可能不会考美国的新闻史。并且2020年国内发生了大大小小这么多重要事件,不考中新史反而去考英国的新闻史也没啥可能。综上,我放弃了外新史。事实证明,老师也真的没考察外新史。

No.6公共课备考经验

Experience in preparing for public courses

01

政 治

同志们,我的政治没有想象中考得好,比较拉胯,这里只总结一条教训,好的资料和笔记千千万,但是考前回顾不完也全白搭。听我的,考前不睡觉也把自己的错题回忆一遍好吗!

02

日语203

暑假之前:

肖寒的初级和中级语法课,并做了笔记,我觉得这是最重要的。暑假之前就一直在看语法,打基础。

暑假:

1️⃣暑假做了两套真题看了看我的基础,对自己有个数,然后真题就没怎么动过了。

2️⃣ 暑假期间主要是做肖寒的黄宝书每日一题,这个里面有小部分的单词题和大量的基础语法题。

每日一题的话,我当时为了赶进度,一天会做9-15天的题量,做完之后整理错题在本子上。这样赶进度的话,半个月左右就能做完那本书上2-3个月的题量。

3️⃣黄宝书刷完之后的暑假,我又做了肖寒的绿宝书,上面全部都是完形和阅读,这个和肖寒的完型阅读专项课是配套的,我都是做完绿宝书的题就去三倍速听听课,课里面先是讲解题目,然后会穿插对语法的讲解,还会有一些应试的技巧。这个的话我每天会做一个专题或者3-7篇,也是为了赶进度,快暑假结束时刚好做完整本绿宝书,并且整理了错题在本子上。

9月开学后:

1️⃣这时候把语法笔记和之前的错题笔记都拿出来,每天看个四五页回顾一下。

2️⃣同时开始做真题,我的习惯是第一天做一整套题,然后只对对答案。第二天才去订正整理,听肖寒的真题讲解课,完形的错题要弄懂里面的语法,阅读的错题要知道自己这道阅读为什么会错(是自己没看懂原文呢,还是看懂了之后轻敌想当然地就选上了等等的原因)。

3️⃣与此同时我还报了一个肖寒的作文课,9月份开学了作文课也陆续开课了,这个我忘了具体时间规划了,但我就是跟着他的安排在学作文写作文。

考前冲刺阶段 - 11月下旬:

把真题全部做完,并且听完真题课、整理订正在本子上需要两个多月左右的时间,这样就到了11月下旬。在这期间不仅需要做真题,还要把语法笔记和错题笔记进行回顾。

并且这个时候我听了肖寒的考前必备课,这个课是好几节,完形阅读作文都有,就跟着他的进度走就行。

然后到了12月7号吧,肖寒的押题作文就出来了,我就开始背作文,我把每一篇都背的非常熟练,这样才能在考场上真正的灵活运用。我同学这个时候还给我发了其他日语考研机构的押题作文,我看了看我觉得没有肖寒的写得好,而且我们日专更要对自己高要求一点,我们作文要在保证基础分的前提上得到高分,所以我建议可以看看其他机构的押题作文,背的话还是主要背肖寒。

日常复习和小tips:

以上是我按照时间顺序的考研复习计划,但是从我考研的第一天起我就开始在背单词了,每天都背,先是背蓝宝书,蓝宝书刷背完之后我又在沪江开心词场app上反复的背单词,考研中后期我把自己不会的单词输到anki里面,有时间就拿出来背一背,眼熟就行。其实日专的话词汇量还是可以的,我们后期背单词的时候主要就是扩大单词量,能够在阅读完形里面看的又快又准,所以单词这方面不用太焦虑,有个印象就可以了,我到最后也没把全部的单词都背的滚瓜烂熟。

最后,我考研自始至终都是跟的肖寒,其他老师的课我也尝试听过,我觉得还是肖寒比较适合我,所以到了后期有很多同学在好几个辅导机构中间来回犹豫,但是我一直都是跟的肖寒。只是提醒一下,押题作文如果时间充足的话,可以在背肖寒的基础上再去看看明王道和褚进的,也是给自己个保障。

No.7写在最后

Write in the last

最后,这篇经验贴差不多就结束了,但我感觉半年多的备考没办法用几千字就概括出来,如果大家还有问题可以接着来问我。

以前觉得考研很难,现在觉得只要努力一定会有回报。当时我们自习室的一个女生因为感觉自己学不完了,考前两三周还试过通宵,整个人因为压力大和熬夜导致嘴巴起泡,但她那股劲头真的很足,让我觉得她考不上谁还能考上。还有一个同学,早上不到7点就出现在教室自习室,每天晚上11点左右才会回宿舍,这种魔鬼作息真的让人佩服。努力的人当然会有好的结果,她们都考上了目标院校。

我想说的是,考研考得就是一鼓作气,谁能坚持到底谁就会胜利,学会拒绝一些诱惑,不要太娇惯自己,你要知道辛苦几个月换来一战上岸的结果真的很爽。考研不仅仅是压力,高考时也许发挥失常,考研则是人生轨迹回正的绝佳机会。我知道暑假的你很热,热到看几页书,听几分钟课就会冒汗。我也知道11月的你超级冷,冷到用毯子裹着腿和头也要坐在自习室里整理错题、巩固知识。坚持下去,也许别人不知道你的付出,但是时间都知道。

优质课参赛教师经验材料_优质课获奖经验发言稿题目_优质课经验材料博客

越到后期,我们的心越来越热,目标近在咫尺。10月报名时看到研招网上的报考院校是你走近它的第一步,11月开始网上认证你为了见它不断准备,12月坐在考场上拿到目标院校的试题信封,有一种踏实又紧张的感觉。最后两天的考试,你就当作和几位一直敬佩的老师去聊聊天,在最短的时间展示一下自己,这有什么紧张的,放轻松。希望大家都有好的未来。

The End

优质课获奖经验发言稿题目_优质课经验材料博客_优质课参赛教师经验材料

传播学基础已开课!

刚需班套餐“5+1”,性价比超高的套餐

你值得拥有!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