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产业化种植“种”出致富路

农民土里刨出“金疙瘩”

改革开放40年来,从“包产到户”解决温饱,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不断完善,再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南和县农业借助改革开放东风正在发生历史性转变。一条具有南和特色的农业改革创新之路越走越宽,显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金银林”带来新希望

虽然已是初冬,但在南和县郝桥镇一片5000余亩的土地上却是一派生机,法桐、白桦树、红叶李等20多种林木将这里扮成一处五彩斑斓的世界。枝头鸣叫的鸟儿及间或蹿出的野兔、松鼠,愈发让此灵动起来。

今年38岁的黄立红曾是一名地道的农民,家中有十多亩地,年收入一万余元,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饿不死,也发不了家”。2013年他将自家土地流转给森淼园林公司,仅地租一项年收入便能比过去多出2000多元,再加上他在该公司打工收入的一万多元,他现在每年纯收入能达到3万余元。

“未来随着林下种植、养殖业的发展,我们农民的收入肯定还将大幅提高。”提到未来,黄立红充满希望。

“近年来,南和县在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过程中,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立足当地土壤、气候特点,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种植模式,引导农民因地制宜发展高效特色农业种植,并结合市场需求推行‘订单种植’模式,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新亮点。”该县农业局局长张瑞霞说,目前,南和县已成立特色种植合作社600余家,发展特色农业种植面积15万亩,带动10万余名农民实现增收。

土里刨出“金疙瘩”

在南和县郝桥镇万客来蔬菜专业合作社,42岁的林志国正在自家大棚内采收新一季的西红柿,望着那一颗颗殷红的果实,林志国知道这将是他的又一个丰收季。

林志国家里有10亩地,在加入合作社前一直靠种植小麦、玉米为生,虽然他勤劳、能吃苦,但一年忙碌下来收入也不过一万余元,再抛去各项开支,收入会更低,他不得不经常在农闲时节外出打零工补贴家用,即使这样,维持一个四口之家的开销,还是让他倍感压力。直到2014年,他经朋友介绍加入合作社,生活才一点点好了起来。

“虽然种蔬菜咱不在行,但都是地里的事物,只要你勤劳肯干,再加上有合作社技术培训、驻地指导,长出来的东西就不会辜负了咱。”林志国说,合作社的茄子、西红柿、黄瓜等多个品种的蔬菜均已获得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颁发的“绿色认证”,同时合作社与北京、石家庄等多地蔬菜批发企业签订了订单农业生产项目合作协议,只要种植户蔬菜质量过关,销路不用他们发愁。

“我去年种了春秋两季西红柿,另外还种了豆角、菠菜等其它蔬菜。”林志国说,去年他的两个大棚共计纯收入10万元,而今年就目前的形式看,收入还能进一步提高。用他自己的话说:“辈辈地里刨食的人,到我这算是刨到了‘金疙瘩’。”

“种”出增收致富路

11月10日,在南和县三思乡东大村,43岁的村民霍永辉正在自家地头收获中药材半夏,面对一袋袋经过初加工的半夏,他高兴的合不拢嘴。霍永辉告诉记者,自种植中药材以来,他年纯收入现在能达到3万余元,这在过去根本是不敢想象的事情。

“我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视网膜也有病变,根本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霍永辉说,过去他家种了3亩半小麦,但由于该村土地七分沙、三分土,是典型的“漏斗地”,仅浇水一项的花费就是周围地区的4倍,加之他自己身体的原因,收成很低,一年到头刨去各项开支,到手的钱不过2000多元,年头不好时,甚至收不抵支。

2017年初,南和县东明中药材种植合作社负责人魏志平找到霍永辉,希望他能加入合作社与其他村民共同致富。随后在魏志平的帮助下,霍永辉又流转了7亩土地,开始种植起中药材。

“当年年底仅种植药材收入一项便达到了两万多元,没事时在合作社打打零工,一年下来还能再增收7000多元。”霍永辉说,合作社实行的是订单式生产,种植户只需管种植,种植培训、技术指导、销售等环节都由合作社负责。在得知曾经的贫困户霍永辉脱贫致富后,四邻八乡的村民纷纷主动要求加入合作社,希望能像他一样“种出”一条致富路。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