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盆花月季温室大棚无土栽培及采收加工技术

基金项目:云南省人民政府“一县一业”示范县项目[云政办函( 2019 ) 123 号]。

_郭凤鸣等

微型盆花月季属蔷微科蔷微属落叶或半落叶常绿灌木,因其植株玲珑小巧、香气纯正柔和,极具观赏价值,市场价格适中,日常管护方便,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人们常常用它来装点办公、居家、园林城市建设环境。 云南省生产的微型盆花月季占全国近 70% 的市场份额。 玉溪市红塔区是云南省的微型盆花月季主产区之一, 其独特的气候资源条件非常适宜微型盆花月季周年种植和均衡生产,为提升微型盆花月季产品质量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支撑。 2021 年,全区种植微型盆花月季 23.9 hm 2 ,产量达 1 503 万盆,实现产值 1.17 亿元。 区内花卉企业培育推广的宝石系列( Jewel )、欢腾系列( Ovation )、阳台系列( Terrazza )及玛丽安、雅琪、心悦、紫嫣、紫玉之恋、紫玉之妃等 30 余个优质微型月季新品种已发展成为市场上的畅销品种。 依托花卉优势产业集群建设和“一县一业”示范创建,集成、示范、推广微型盆花月季温室大棚栽培及采收加工技术, 对进一步提升区内微型盆花月季产出效益, 辐射带动当地花卉产业发展, 促进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将微型盆花月季温室大棚栽培及采收加工技术总结如下。

1 品种选择

大面积生产中多选择株型优美、花色丰富艳丽、花型独特、花瓣重瓣性强、质感好、茎杆直立坚韧 、抗逆性强、花期长、市场销量稳定、栽培管理比较方便的优质品种。

2 基地选址

基地选择在土地平整、 水源方便洁净、 交通便捷、光照充足、远离污染源、电力及通信网络设施齐全的地方。

养殖温床技术要求_养殖温床技术规范_温床养殖技术

3 种苗培育

3.1 育苗设施

采用肩高 3.0~4.8 m 、 拱高 1.8~3.0 m 、 跨度 6~8 m ,配套潮汐移动式苗床和加温、降温、电动遮阳等环境控制系统的温室大棚培育种苗。

3.2 基质处理

按照泥炭、蛭石、珍珠岩比例为 1∶1∶1 或品氏进口泥炭、珍珠岩 4∶1 的比例配制基质,配制基质时将各种材料按比例混合,边搅拌边洒水,确保基质水分均匀,含水量在 55%~60% 。

3.3 基质装盆

选择直径 100~120 mm 的洁净花盆,用人工或自动装盆机在花盆内装满基质, 将花盆每 12 个 1 组固定在托盘上, 运送至育苗棚, 整齐摆放在已消毒的苗床上, 用 75%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 25.5% 异菌脲 1 000 倍液喷雾均匀消毒,准备扦插插穗。

3.4 准备插穗

在母本资源圃中采集健壮、 无病虫害、 芽眼饱满、保留 1 片完全叶的插穗备用。

3.5 插穗扦插

采用 75%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1 000~1 200 倍液对扦插所用材料、器具进行严格消毒杀菌,将准备好的插穗基部沾生根液后插入花盆基质中, 每盆扦插4~5 个插穗 ,插穗入土深度至第 1 个叶片基部为宜,叶片沿一个方向朝外。

3.6 种苗管理

将扦插好插穗的花盆摆放整齐,用 25.5% 异菌脲水剂 1 000~1 200 倍液再次消毒杀菌后,用无纺布和塑料薄膜密封 。 加强插穗水分管理,保持基质湿度在 60%~75% 。 春、夏季将育苗棚温度控制在白天 24~28℃ 、夜间 14~18℃ ,冬季或阴天白天 20~25℃ 、夜间不低于 12℃ 。 适时调整光照度,晴天用遮阳网适当遮阳,阴天则收起遮阳网增加光照,为新根萌发创造最佳环境条件。

3.7 种苗出圃

插穗扦插至 10 d 左右,扦插苗长出白色新根后,逐步收起覆盖物开始炼苗。至 15 d 左右,扦插苗全部成活、完全叶完整、新芽萌发长至 2~3 cm 、花盆底部可见白色新根透出后, 直接带盆移入栽培大棚潮汐苗床和栽培管道苗床中栽培。

4 栽培设施

4.1 大棚设施

采用钢架高端标准化温室大棚栽培微型盆栽月季,大棚肩高不低于 3 m 、顶高不低于 4.8 m 、跨度不低于 6 m ,长度根据地势调整确定。 大棚设置侧窗和天窗, 在开窗处安装 32 目防虫网, 大棚外膜采用PEP 1.5 mm 薄膜, 棚内配置内膜、补光、遮光、加温、降温、增湿、排湿等环境控制设施。

4.2 栽培苗床

微型盆栽月季有移动潮汐苗床、管道苗床栽培 2 种模式。其中,移动潮汐苗床高 70~80 cm 、宽 1.5~2.0 m 、潮汐板长 4.5~5.0 m 、过道宽 60~80 cm ;管道栽培采用Ф110~115 PVC 管,苗床高 70~80 cm 、宽 1.0~1.5 m 、每个苗床上安装 6~8 根栽培管道, 管道上的栽培孔间距 15~20 cm ,过道宽 45~65 cm ;苗床长度根据大棚长度进行调整,配套灌溉水肥循环回收利用系统。

5 栽培管理

5.1 水肥一体化循环灌溉系统

采用水肥一体化循环灌溉系统结合浇水进行微型盆栽月季施肥,按照“勤施、少施、淡施”的原则,夏季晴天每天 1 次,阴天或冬季隔天 1 次。 根据微型盆栽月季的品种特性、目标产量、产品质量、需肥规律、灌溉需求,以基质 EC 值为基础,计算微型盆栽月季所需的 N 、 P 、 K 、 Ga 、 Mg 及微量元素用量,制定施肥配方,确定 EC 值。 可采用 N 、 P 、 K ( 20∶20∶20 ) + 微量元素的复合肥配制营养液。 在实际浇水施肥时,根据植株长势、生育期、季节变化、气候状况适当调整营养元素用量。 在浇水施肥过程中,要保持灌溉用水的 EC值小于 0.4 mS/cm 、灌溉肥液的 EC 值在 1.2~1.8 mS/cm 、pH 在 5.5~6.5 之间。 浇水施肥结束后,利用循环回收系统回收多余肥液,经消毒、杀菌、稀释处理后,进入灌溉系统循环使用。

5.2 环境控制

微型盆栽月季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为白天 22~28℃ 、 夜间 14~17℃ , 湿度为 55%~70% , 光照度为5 000~15 000 lx 。 在日常管理中,定点、定时进行监测记录,根据监测结果及植株长势、气候情况,适时调整大棚温湿度、光照度、灌溉水、灌溉肥液 EC 值和pH 。 同时,适时开展大棚内消毒,及时摘除和销毁感病枝叶,打开天窗和侧窗加强通风透气,有条件的可在光照不足时进行人工补光, 确保植株在最佳的环境条件下获得最高产量、品质和产出效益。

5.3 修枝整形

微型盆栽月季移入栽培大棚潮汐床或栽培管道后 1 周左右,腋芽开始萌发,夏季经过 15~20 d 、冬季经过 18~25 d ,盆中的 4~5 株植株各长成 1 个枝条,并且木质化。 此时,需进行修枝整形,修剪时留 2~4 个腋芽完好的外节,最上面 1 个叶片向内。 同时,及时清理茎基部的老叶和病叶,保持盆花清洁,通透性良好。

养殖温床技术规范_养殖温床技术要求_温床养殖技术

6 病虫害综合防控

微型盆栽月季病虫害防控应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重点加强生产过程管理,上盆前对基质、花盆、器具进行消毒,杀灭病菌,定期对大棚内及周边环境进行消毒杀菌,及时摘除病残植株、枯枝败叶,切断病虫传播途径。 针对微型盆栽月季的常见病虫害,在发病初期采用生物农药及低毒、高效、易降解、低残留的化学农药交替进行防治,降低病虫危害,促进植株健壮生长 。

6.1 白粉病

采用 20% 己唑·壬菌铜微乳剂 430~600 倍液、20% 四氟·吡唑酯水乳剂 1 000~1 500 倍液、 38% 唑醚·啶酰菌悬浮剂 2 500~3 000 倍液,每隔 7~10 d 喷雾 1 次,交替进行防治。

6.2 霜霉病

采用 39% 精甲·嘧菌酯悬乳剂 1 000~2 000 倍液、 50% 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 1 500~2 000 倍液、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800~1 000 倍液, 每隔 7~10 d 喷雾 1 次,交替进行防治。

6.3 灰霉病

采用 75%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800~1 000 倍液、50% 多菌灵湿性粉剂 500~700 倍液, 每隔 7~10 d 喷雾 1 次或用 10% 腐霉利烟剂 200~300 g/ 亩烟雾熏 3~4 h ,交替进行防治。

6.4 红蜘蛛

采用 43% 联苯肼酯悬浮剂 1 500~2 500 倍液、10% 阿维·毒死蜱微乳剂 1 000~1 500 倍液、 10.5% 阿维·哒螨灵乳油 1 500~2 500 倍液,每隔 7~10 d 喷雾1 次,交替进行防治。

6.5 蚜虫

采用 70%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1 000~2 000 倍液、10% 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 8 000~10 000 倍液、4.5% 联苯菊酯 1 500~2 500 倍液, 每隔 7~10 d 喷雾1 次,交替进行防治。

6.6 蓟马

采用 40% 氟虫·乙多素水分散粒剂 3 000~4 000 倍液、 21% 噻虫嗪悬浮剂 2 500~3 000 倍液、 2.5% 溴氰菊酯乳油 2 000~3 000 倍液,每隔 7~10 d 喷雾 1 次,交替进行防治。

7 采收加工

7.1 采收

每盆花有 2 朵花开放度达到 1~2 度, 即进入采收出花期。 采收时将成品盆花挑出,清理干净茎基部的老叶、枯枝和盆内的落叶,将盆内基质整理整齐。

7.2 包装出售

用相应大小的玻璃纸将花盆套好后, 装入长60 cm 、宽 50 cm 、高 45 cm 、已配置垫层的纸箱中,在纸箱内插入 4 根竹片防止挤压, 打包封口。 贴上标签,标注盆花品种、颜色、数量、等级、日期、产地、生产商等信息,即可出售。

请关注,点击我的头像进入个人主页可以查看我的更多作品,今日头条会对关注者推送我的更新。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