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钱诚

五月初,随着气温逐渐提升,红花岗区巷口镇巷口村黄显刚家庭农场劳作的热度也与日俱增。

在错落有致的地块里,花菜、青菜等蔬菜被陆续采收;另一边,较为平坦的土地上铺了地膜,架起一排排竹竿,黄显刚和妻子带着务工的村民在地里来回穿梭,忙着为新栽的南瓜施肥、修枝和绑枝;葡萄园里,一粒粒青涩的葡萄挂满藤蔓,病虫害防治成为必不可少的工作。“有活干,才有钱赚。这些瓜果蔬菜每一季丰收,都能带来不错的效益,我家去年收入近15万元。”虽然忙碌,黄显刚乐在其中。

通过流转周边农户闲置土地,盘活土地资源,黄显刚家庭农场种植规模从最初的22亩发展到现在的43亩,其中,种有水晶葡萄8亩,其他经济作物35亩。蔬菜瓜果种植品种达20余种,土地全年无休轮作。

从过去常年外出务工到现在回乡发展农业,51岁的黄显刚感叹,“干家庭农场这一步走得太对了!”在黄显刚发展家庭农场的过程中,当地政府为他争取到扶持资金,帮助修建了400平方米的大棚和产业路等,农业部门持续提供技术指导、帮助拓展销路,加上黄显刚夫妻俩的辛勤劳作,产出的农产品质量优、品质佳,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

为了跟上市场变化和时代发展,黄显刚家庭农场购进了旋耕机、割草机、抽水机等,生产方式逐步转为机械化,并直接采用“农场直供市场”的“直销”方式,在遵义城区租用摊位,进行批发及零售农场菜品,提高利润。

“要带动乡亲们都富起来。”如今,黄显刚发动周边农户开始发展蔬菜种植,无偿传授种植经验,目前带动种植面积已有20余亩,在盘活当地闲置土地资源的同时,也为闲散劳动力提供了增收机会。

凤冈县绥阳镇金鸡村100余户村民也在家庭农场的带动下养殖肉牛,实现户均年增收2万元以上。

在绥阳镇金鸡村,方有文是一名家庭农场主。经过10余年的摸索打拼,方有文精准掌握母牛进圈、饲养、受孕、生产等全过程技术,从养牛门外汉变成了一名掌握“自繁自养”“定点栓养”技术的养牛“专家”,他养出的壮实小黄牛,备受各大牛场欢迎。近年来,方有文把养殖技术无私传授给群众,为当地肉牛养殖户解决了很多实际难题。

如今,家庭农场实现年纯收入30多万元,方有文并不满足。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他成立了工作室,享受到凤冈县出台的养牛贷款贴息、保险补助、牛犊补助等政策。“借助这个工作室,我想让更多愿意养牛的群众前来参观交流,了解利好政策,学习养殖技巧,共同过上更加幸福的日子。”方有文说。

以农民为主体,以适度规模为经营方式,家庭农场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经营组织,已经成为遵义市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和主要推动力量。“通过精细化、集约化管理,家庭农场有利于发挥规模效益和提高劳动生产力,增强农民抵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达到农业节本增效和农民增收致富的目的。”遵义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说。

记者了解到,在农村改革的实践中,遵义市深入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出台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行动三年计划》。通过大力宣传家庭农场相关发展政策,积极组织家庭农场申报县级、市级和省级示范家庭农场申报工作,入户实地宣传发展政策,指导家庭农场规范化经营,加大对家庭农场的培育、服务和支持力度等,从落地生根到遍地开花,遵义8000余个家庭农场在农业产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通过土地规范流转经营、农业机械化装备,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问题。

今年,《遵义市培育发展家庭农场的指导意见》出台,从融合主体、规范管理、联结小农户等方面,提高家庭农场发展水平,并明确创建市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牧场)100个以上,新增培育认定家庭农场(牧场)500家以上。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