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变化,大数据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个人生活,同时也有助于提升企业税收部门信息采集能力。基于数据实效性考虑,其能够及时掌握涉税信息,以一个动态化的形式明确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情况,做出实时分析和反映,这极大地提高了税务机关办事和处理事情效率。在一定程度上,也能缓解因纳税人数量增加,或者是跨国经营而带来的信息采集困难,提高了数据利用水平。信息化时代,大数据分析和税收风险管理都是不可缺少的一种手段,而信息收获作为前提性条件,风险分析是关键点,在分析识别的过程中,必须建立相应的风险指标体系,确保数据不会发生任何异常问题。
— 大数据背景下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措施 —
做好内部控制,重视监督和审查工作
税务风险问题的存在,大部分原因还是企业内部存在的缺陷性问题,要尽量杜绝这种问题的出现,从根源上寻找到解决的方式。企业在自身税务管理方面,针对每一笔业务都要做好内部的管理和审核,注意各个细节的地方,只有这样,才能规避掉税务工作中潜在的危险性。所以,在具体的机制建设上,应该充分发挥出相关部门的监督职能,及时纠正企业税务管理中存在的各项问题。
与税务机关的沟通,完善组织和管理模式
信息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对于企业开展税务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信息上的错误是导致税务风险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企业应该和财务中的税务机关保持一个紧密的联系,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预防风险性问题的发生。相关人员在工作时,可用微信、微博等平台查看最新政策,及时掌握好最新动态,在管理工作中把握好先机。从上向下地扩宽交流渠道,完善第三方数据和信息共享机制,争取得到政府的支持。风险管理组织是通过内部管理和组织人员分工合作完成的,在完善规范管理制度的前提下,为风险管理提供了许多保障性的措施。要建立现代化的税务管理工作,就要提高组织的风险意识,按照管理的方向,根据业务流程,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模式。对不同规模、不同企业的纳税人而言,风险特点和管理要求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而在这种背景下,可以对税源进行分类。不同的企业建立不同的预警服务机制,根据自身的基本情况、经营特点和涉及的税务政策,设置与之相关的电子档案,以统一税收风险,制订风险评估报告,开展个性化的追踪和管理,以此来实现对重大风险的监控。合理运用数据管理、数据决策,形成风险管理的组织合作模式。
强化风险意识和管理理念
数据本身实际上是静态的,而“大数据”信息却是信息数据、技术和思维高度结合的一种新形态。将三者结合在一起,需要的不仅是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还应该拥有创造性思维,强化企业自身的风险意识。税收风险管理,需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和变化,将共享理念放入其中,企业或者是个人信息在不同部门之间可以进行有效的结合。一旦出现了税收上的风险性问题,就需要将整个税收系统和员工的诚信档案结合在一起,以此来强化纳税人的风险意识。坚持立足于工作的实际情况,以科学、有效的方式建立税收风险治理平台,积极推进企业和税务部门、政府部门在风险管理上的深度合作。实现部门之间信息开放共享、互惠互利的局面。根据税务系统的数据输入和大数据现状特点,明确纳税人的税务登记系统信息、发票的使用情况和财务报表信息,在管理过程中,发挥出大数据的优势特点,进行申报的时候,要在管理数据系统中进行筛选之后,再提供第三方的相关信息。
加强对风险管理和人才队伍的建设
税务工作有着极强的潜在性风险,既有客观方面的问题,也有主观方面的问题,但是这些操作都和人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在个人能力上要有所加强,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失误出现,无论是在技术方面还是在综合素养方面,都应该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各个方面的能力与意识。税务工作中会面临大量的数据,而在处理和分析时,显然是一个非常枯燥且乏味的过程,要让员工时刻在工作中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以及对工作的热情。企业制订工作制度的时候,要为员工提供一个比较开放的工作环境,能够以最好的状态加入到工作中去,达到最佳的效果。风险管理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对此需要加强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这类人员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到大数据信息,通过计算机和电子技术,熟练地运用会计和数据统计等知识,组成风险数据库,为税收风险管理提供技术保障。结合数字人事和个人绩效管理,将管理、培训和运用等结合在一起,建立专业化的技术团队,优化激励机制,重视工作的实效,进而不断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