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牧公司扶贫鸡苗发放现场 通讯员 谭飞 曹春花 供图
华龙网讯(通讯员 谭飞 曹春花)自新一轮的脱贫攻坚工作启动以来,在石柱县大歇镇党委政府坚持以脱贫攻坚工作统揽农村工作全局,扎实推进各项精准扶贫工作。2015年,该镇完成了龙泉、流水、龙王三个贫困村的整村脱贫“摘帽”任务,全镇共有292户贫困户1079人实现脱贫。
项目扶贫强基础
“我今年养了50头猪、70只鸡,已经卖了9头,卖得有2.11万元,年底还能卖20头猪,再卖个7万元左右是没得问题的。”年过六旬的罗启文喜滋滋地对笔者说着现状,言语中无不透露出对各级政府的感激,“以前因为路的原因,喂起猪都拖不出去焦人惨了,现在好了噻,到我屋头的路都是水泥路,商贩直接都可以上门来收购了。”
龙泉村新屋组的罗启文在2014年养殖生猪,由于交通不便,导致生猪无法及时上市交易,造成巨大亏损。得知这一情况后,该镇通过多方协调,落实资金,及时修建产业便道,解决群众的出行难问题。
2015年4月,龙泉村新屋垭口至龙泉瀑的泥结碎石路修通,并为罗启文家新修到户公路60米,及时解决了其交通不便的问题。同时,驻村扶贫工作队指导罗启文做好产业规划,大力发展种植、养殖业,派技术人员为他提供技术指导,龙泉村扶贫资金互助社还为罗启文提供贷款1万元。
结合各村生活和生产的实际需求,该镇积极向上争取各种发展资金,努力实现各种资金的有效整合。共整合各类资金8317.205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883万元,用于37个基础设施项目(含产业项目)建设(发展)。建成龙泉村分水、新屋、流水村3个居民点,安置搬迁人口近500人,其中贫困户31户127人,兑现农户补助360万元,农户建房成本控制在600-800元/㎡之间,群众满意度极高。
产业扶贫补短板
“一直穷怕了,根本没有想到我也能够这么快住进砖房,现在的扶贫政策让我这种没有钱也没有文化的人能够有这么大的变化,真的感觉像做梦一样……”憨厚老实的曾仁毅一提到现在的变化,就打开了话匣子。
家住龙泉村龙泉组的贫困户曾仁毅,一直住在破旧的土墙房里,生产发展困难。了解到该户的贫困情况,龙泉村委主任刘安川垫资为曾仁毅购买饲料和鸡苗。目前,该户年出栏土鸡6000只,收入达12万元,已经住进了新修建的砖瓦房里了。
根据贫困村发展规划,充分尊重农户意愿,该镇因地制宜,积极培育贫困村特色支柱产业,带动农户增收致富。成功引进五岗金荞麦专业合作社到龙王村规范化种植450亩中药材,同时配套发展生猪养殖,贫困农户覆盖率87.7%,形成了贫困村“五统一分三满意”的扶贫开发新模式。“五统一分三满意”,即:由专业合作社统一配送种子(架子猪)、统一配送肥料(饲料)、统一配送农药(赠送养殖保险)、统一技术服务、统一保护价回收,年底专业合作社与农户实行利润分红,达到群众满意、政府满意、公司满意。此模式,在其余各贫困村也得以有效推广。引进“复方草食牛羊专业合作社”,成立“安川土鸡专业合作社”,在龙泉村发展畜禽养殖,带动近85%的贫困农户增收致富。其中“土鸡专业合作社”已发展成为石柱县唯一一家给丰都县“孙记麻辣鸡块”企业直接供货的供货商。引进祥林中药材有限公司在流水村种植300亩姜黄,由村干部创办专业合作社在该村发展猕猴桃200亩、脆红李500亩、流水豆腐干制作加工坊6间,同时大力引导农户发展竹笋产业,带动90%以上的贫困农户增收致富。其余各村贫困户的户办法在村上主导产业的带动下,也得到了扎实有效的推进。
整村脱贫赢民心
“组上的水泥路修通了,我们也住进了新房子,这多亏了各级部门,感谢这些为老百姓办实事的单位哟!”黄山村川心组居民点的村民们说起现在的生活环境,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黄山村川心组离镇上有10多公里,地势偏远,在山顶上,毗邻龙泉村新屋组,以前没有像样的水泥路,两个村之间的往来也因此受阻。“坑坑洼洼的泥巴路,遇上下雨天,走路都成问题,我们川心组到隔壁新屋组两公里的路要走大半天,别提致富奔小康了。”说起过去,村民聂国金满脸无奈。
2012年,村民廖洪福想在家附近创办一个肉牛养殖场,然而看着坑坑洼洼的泥泞路,他一边筹办一边犹豫着:“车子开不进去,材料拉不进去,运费成本也高,牛养大了也不好卖”。如今,再次走进廖洪福的龙洞坝肉牛养殖场,年出栏量500余头,年收入500万,廖老板脸上总是挂着笑容。
黄山村以前是一个积贫积弱的贫困村。自脱贫工作推进以来,该村通过整顿班子、提高服务水平、完善基础设施、调整产业结构、改善人居环境,结合海拔、气候、土壤、水资源的实际,镇、村、组因地制宜制定了“山上畜牧业、山中中药材、山下经果林”的产业发展规划,整合资金1989.37万元,切实改善了黄山村的基础设施面貌,成功甩掉了“穷帽子”,顺利实现贫困村脱贫达标,人均纯收入由4279元增加至9240元,翻了一番。
如今,黄山村发展成为全县 “农业综合开发示范村”和“扶贫综合开发示范村”,真正实现了山旮旯由穷变富的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