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勐卡镇马散村六组,一排排整齐别致的青砖白墙小楼房以绿意盎然的森林为背景,村道两旁具有民族特色的太阳能路灯笔直整齐、宽敞干净的村道环绕相连并直通村民家门口。每户房前的“小菜园”“小花园”格外引人注目,三五成群的孩子们正在开心地追逐玩耍……一幅幅生动、温暖、和谐的美丽乡村画面让人不禁驻足欣赏。
但在过去,由于马散村六组位置偏远,发展相对落后,生产生活条件差,寨子只是个“内外皆空”的村寨。
“以前,路是泥巴路,房子破旧,寨子里的年轻人都选择外出打工。现在,路是水泥路,每家都是小楼房,很漂亮。大家都回来了,自己家的事情都忙不完,外出打工的人也少了。”马散村六组村民李安兴笑容满面地说。
马散村六组是一个传统的拉祜族寨子,全组共15户50余人。过去,房屋破旧、房前屋后垃圾乱堆、畜禽乱跑是寨子的真实写照。近年来,通过实施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进一步改善当地群众生产生活质量,村民民房得到改造,道路硬化率达100%,网络供电全覆盖,家家都用上了自来水,排污系统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一步一景,处处富足,马散村六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你看我家厨房,是不是和城里的没有什么区别?下雨天也看不到雨水和污水到处流,房前屋后都种上了花卉、蔬菜,到处都变得漂漂亮亮的。特色的民族建筑、整洁的环境吸引了游客前来打卡拍照,我们的日子是越过越幸福了。”马散村六组村民岩响说。
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除了扮靓村庄,近年来,马散村六组还依托光照充足、温度适宜、植被多样等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种植、养殖产业。全组茶园种植面积600余亩,重楼种植面积20多亩,黄精种植面积10余亩。组里户户都是蔬菜种植小能手,有的村民还做起了蔬菜收购商。除了种植业,养殖业村民也没落下。马散村六组的蜂蜜因口感好、香味浓郁而深受市场青睐。每家每户鸡、鸭养殖数量都达百只以上,村民除了自给自足外,还能到市场上售卖增加收入。
“明天可以帮忙联系有时间的村民吗?重楼和黄精地里需要除草了,组里人手不够。”刚从地里忙碌回来,村民肖中平就马不停蹄地开始联系周边村民找人帮忙。
“以前都是外出务工,但一直外出务工也不是长久之计。因为政策好,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我们都盖了新房,我和哥哥一起从外面回来了,回来后我们积极和云南白药厂对接,开始种植重楼、黄精等中药材,药材地里还养了鸡,来买鸡的人都笑称我们养的鸡是‘重楼鸡’。去年,我们还开办了茶厂,帮助茶农解决加工、销路等问题。”马散村六组村民肖中平笑着说。
“以前的马散村六组产业相对单一,大家都是靠外出打工来增加收入,自从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项目实施以来,寨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家户户住进了新房,过上了好日子。”马散村六组组长肖忠华说。
马散村六组在保留了传统种植与养殖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黄精、重楼等中药材种植,以及茶叶初制加工等产业,不仅带动本组村民增收,也辐射周边村寨。现在的马散村产业渐渐增多,大家都不外出务工了,既能在家门口增收还能照顾家里,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甜蜜。
“寨子里整日‘闲躺’和酗酒的人没有了,家家户户都忙起来了,有得忙才有收入。去年茶厂共兑付给村民20多万元,实实在在增加了收入,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发展好产业,铆足干劲让村民致富增收,真正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马散村六组组长肖忠华说。
西盟县自全面推进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以来,围绕“基础牢、产业兴、环境美、生活好、边疆稳、党建强”的目标,将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因地制宜做好规划,因村施策做足乡愁文章。截至目前,西盟县共完成462个项目建设,19项指导性指标经省级评估验收,初步建成现代化边境幸福村13个,提升7000余户2.8万名边境群众幸福指数。
云南网通讯员李明丽岩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