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世园会大学生志愿者的故事

5月1日,清晨5点40分,华北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大一学生谷恩霖的闹钟准时响起。她赶紧关闭了闹钟,轻手轻脚地起床、穿衣、洗漱,在6点20分之前赶到校内集合地点,顺利地登上了大巴车,作为世园会志愿者的一天由此开启。

自2015年12月世园会执委办在华北理工大学设立志愿者工作站以来,该校组建了园区运行志愿服务队、大型活动志愿服务队和翻译志愿服务队三支志愿者队伍,在世园会期间走上志愿服务岗位,为来自国内外的游客提供优质的志愿服务。因为学校对志愿者的要求很高,谷恩霖有些信心不足,觉得自己不够优秀,但最终还是勇敢地报名了,“既然在这个城市上学,我就想参与这个城市的发展和重大事件,为城市作些贡献。”

谷恩霖对自己能够入选感到很幸运,也对志愿者工作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开园之前,她认真参加了校内组织的专项视频培训、岗前培训、近岗强化培训等各类志愿者培训13场,学习掌握大型活动志愿者应知应会、新媒体环境下世园会志愿者媒体沟通技巧、红十字现场急救、世园会概况与世园会志愿服务简介等各种知识,积极为自己充电。在顺利完成了两次世园会试运营(压力测试)任务后,她对志愿服务工作越来越得心应手。

谷恩霖的主要任务是在5号门引导游客入园,维持现场秩序。为保持体力,她所在的团队分成了3个小组,轮流上岗,每岗时间为1小时。“五一”这天,她的上岗时间是9点半至10点半。此时正值入园高峰期,游客很多,但因为各项准备工作都比较到位,志愿者和工作人员之间的配合也很默契,所以现场秩序一直很好。

大约10点钟的时候,一位游客向她咨询园内能不能租用观光车,谷恩霖热情地解答道:“园内有电瓶车,各个主要景点都有车站,可以购票乘车,很方便。”过了一会儿,一位老人过来咨询出园后到市中心区某地该乘坐多少路公交车。谷恩霖先给一个比较熟悉公交线路的同学打电话求助,又上网搜索了一下,然后把经过核实的结果告诉了老人。

忙忙碌碌中,1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这时,轮休的同学们都陆续回到了驻地,于是大家围坐在一起,分享工作经验,交流常见问题。

12点半到1点半,谷恩霖再次上岗服务,负责在大门外引导游客分类通过检票口、无障碍通道和60岁以上老人入口。这天出奇地热,在正午的大太阳下,干着这种“话多”的活儿,辛苦程度可想而知。谷恩霖却不以为苦,“决定做志愿者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迎接困难的心里准备,这点儿辛苦不算什么。”

下午的休息时间比较充裕,谷恩霖趁这段时间拿起了书本。华北理工大学志愿服务队将于4月29日至5月31日在园区开展为期33天的志愿服务,为确保志愿者的学业,学校就志愿者服务期间的课程调整、考试调整等实际问题进行了专题论证与商讨,将在志愿服务结束后集中为志愿者进行补课、辅导。

结束一天的工作回到学校,已是将近6点。就寝前的这段时间,谷恩霖也没闲着,通过网络和志愿者同学们互动交流,“目前我对园区比较熟悉了,但还有很多知识需要补充,比如园内场馆是否单独售票、闭馆时间、有无限制入园人数等细节问题,还有市区公交线路等,都需要进一步了解。”

从清晨到夜晚,虽然志愿者的工作忙碌而辛苦,但谷恩霖却说:“我感受更多的是充实和快乐!”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