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手记

清晨,潮白河畔的八门城镇欢喜庄村静谧恬淡。一排排红瓦青墙的徽派建筑错落有致排列在平整笔直的大道一侧,另一侧池塘中鱼翔浅底、荷花株株挺立。坑塘对面万亩稻田满目金黄,诉说着丰收的故事。如果不是稻田旁边伫立着“清水思源农作物种植合作社”的路牌介绍,真以为来到了江南水乡。

坐落在欢喜庄村的清水思源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可不是个普普通通的水稻专业种植合作社。稻蟹生态立体种养、农产品精深加工、农旅休闲观光……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如今这个“北国水乡”的合作社,探索出一条“发展五型农业、培育四金农民、提高三项收入、实现两个保障、建设美丽乡村”的创新之路,演绎着一幕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大戏,将满地金黄最终变成“遍地黄金”。

“农民就是要扎根土地”

天津致富养殖_致富养殖业_天津养殖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

宝坻境内河流纵横、水网如织。潮白新河以东,蓟运河以西的地区是面积最大的一个洼淀,也是“北国水乡”欢喜庄村所在的地方,这里是天津的水稻主产区,这里的农民世代以种植水稻为生。由于缺乏科学的种养知识,一段时间水稻的产量和效益都不高。

作为土生土长的欢喜庄村人,现任清水思源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和天津市康思源泥鳅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的李永军一直在外打工,2009年回到欢喜庄决定带头进行示范。他和8位村民一起将各自家中的土地集中在一起,成立了清水思源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集体种植水稻,并尝试发展稻蟹、稻鱼、稻蚯等共养的立体农业模式。

2013年起,合作社开辟了一个700亩的稻鱼立体种养核心示范基地,棋盘似的划分为:稻鳅种养示范区、稻蟹种养示范区、稻甲鱼种养示范区。通过精心管理,全新的立体种养模式在一年后就显现了效益。700亩试验田,平均亩效益达到2000多元,相比过去单纯水稻种植翻了两番。“在稻田里养虾养蟹,一方面稻田里产生的微生物以及各种昆虫为虾蟹提供了天然食物。另一方面,虾蟹的排泄物也给水稻提供了生物肥料,更让水稻实现了无公害种植,少喷农药少施肥,提高了品质和附加值。”李永军介绍说。

然而,这种立体种养模式一开始并未受到村民赞成。“一开始土地流转,第一批我们也没有加入。就是有很多顾虑,就感觉种稻子再养螃蟹,恐怕这些螃蟹把稻子吃了,耽误稻子产量,然后我们就没有加入。到年底看到老百姓们在合作社分红,一沓一沓的现金桌上摆着,人家拿着钱存到银行,咱们看着十分眼热。转过来第二年,我就找到合作社积极地加入了。”欢喜庄村村民陈志明坦言。

这一成功的立体种养模式如原子核裂变带动合作社快速发展。2013年至今,清水思源合作社土地流转面积达到2.1万亩,共生产稻谷1050万千克,销售收入达到5250万元。宝坻区稻田湿地核心区发展稻蟹立体养殖园区达到7000亩,涉及包括欢喜庄在内的五个村庄,辐射带动宝坻区8万亩稻田进行立体种养。

上万亩种植规模并没有让李永军有任何松懈。每天一大早,李永军都会到稻田间察看水稻生长情况,一趟下来至少也要走两个多小时,这个习惯从2007年直到今日,“人不能忘本,农民就是要扎根土地。”言语间透露着李永军对土地深深的爱恋。

“村民把承包土地入股合作社后,可以在合作社里上班打工领工资。这样,单一种粮的村民成为上班有工资收入、入社有股金分红、流转土地有租金收益、合作社还给上养老保障金的‘四金’农民。”李永军介绍说。

“只有科技才能引领未来”

2017年合作社迎来了又一发展机遇。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天津启动新一轮结对帮扶困难村工作,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帮扶组进驻欢喜庄村,给合作社发展带来了更多惊喜。

“当时我们从延长产业链入手,帮着欢喜庄成功养殖了大眼幼体和扣蟹,蟹苗本土化后,一亩地螃蟹的收入能增长20%至30%,还引进了南美白对虾等特色高效水产品。”进驻欢喜庄村后,天津市农委帮扶组组长谭开良几乎每天都要到稻田转转。

除了天津市农委助力之外,相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李永军指定了合作社“四步走”战略——第一步,在宝坻区农委的协调下,合作社与天津农学院签订试种协议,引进E28、津稻45、崔晶博士生态米等众多品种,收获颇丰。第二步,在新品试种同时,合作社在天津农学院专家指导下,积极申请有机大米认证,欢喜大米成为名副其实的有机大米。第三步,正当村民们还沉浸在种植成功喜悦中的时候,李永军已经开始安排工作人员为欢喜大米注册商标品牌,八门城、津宝欢喜两大品牌申请成功,蟹田大米、有机大米、彩色大米等众多品种一经投入市场便受到广大消费者欢迎。第四步,为了确保自产大米的良好品质,2014年合作社在镇政府的帮助下注册了喜旺米厂,实现了农业种植与农产品加工的完美结合。

“原来我们农民自己种水稻,因为不是无公害的,卖稻谷价格不高。而且水稻都是卖给其他加工厂,价格都由别人说了算,好稻谷也卖不到好价钱。要想提升水稻附加值,肯定是要做精深加工。我们成立了大米加工厂,引进了两条生产线,实现了稻米精加工、产销一条龙。如果你乘坐从北京和天津始发的高铁,高铁盒饭的大米几乎都来自欢喜庄村。”李永军自豪地说。就这样,欢喜庄的大米走出了八门城镇,走向京津冀沪等全国多个城市,走进了高铁、高校、机关食堂以及大中型超市。

2016年,清水思源合作社的有机大米种植面积达5000亩,成为天津之最。李永军又带领村民们建立低蛋白大米示范基地,并与中恩公司达成包销协议,为慢性肾脏病患者带来福音。

随着合作社快速发展,入社人员日益增多,合作社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急需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高科技人才。请教过相关专家后,李永军对合作社支部党员电教设备进行了全面更新,对党员电教室也进行规范化管理,使之成为科技兴农的主阵地,开始运用党员电教手段对社员进行科技知识、特别是农村实用技术的培训。同时还组织党员投身“党员电教科技致富工程”活动,吸引种植大户一起系统学习稻田套养泥鳅、螃蟹、甲鱼的技术。

“我们必须学习,只有科技才能引领未来。”这句话一直是李永军的座右铭。

“坚决不做只会种地的农民”

致富养殖业_天津致富养殖_天津养殖

随着都市型农业在全国各地逐渐兴起,一贯对市场有着前瞻性的李永军将眼光瞄准了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业的市场。2012年,李永军和他的社员们与八门城镇政府联合,在原有稻蟹种养区基础上,成立了八门城现代农业示范园。这个占地7000亩的现代农业园区,集综合管理、立体种养、设施农业、农产品加工、特色旅游发展于一体,将二产和三产与一产巧妙融合,实现了农业种植+水产养殖+农产品加工、销售+农业观光的产业融合新模式。

如今的清水思源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已经别有一番景象。春天垂钓,夏天赏荷,秋天采摘,冬天踏雪,亭上观景喝茶,地里采摘游乐,休闲农业也开始有了自己的市场。“现在这个季节,我们的鱼虾蟹都肥了,果子也熟了,每周示范园里都有从北京和天津等地过来的客人,生意非常好,而且这里还可以托养畜禽。”

从7000亩生态水稻种植开始,到“八门城”“津宝欢喜”牌大米的畅销,再到特色旅游业蓬勃兴起,以一产农业为引领、二产农产品深加工为提升、三产服务业和旅游业为促动的完整产业链结构体系,就这样在清水思源合作社逐一实现,原来的“一水两用,一地多收”,如今也已演化为“一水多用,一地多收”,以党建引领“三产”融合发展带动了村民共同致富。

访谈对话:

中国小康网:当年是怎样的机遇让欢喜庄大米和高铁“结缘”?

李永军:2014开始,我们专供铁路配餐。我们的欢喜牌大米每天要为高铁提供4000斤,属于独家经营。这也反映了我们的大米不仅品种好,绿色生态,而且我们的品牌也得到了市场的充分认可。

中国小康网:合作社探索出了“发展五型农业、培育四金农民、提高三项收入、实现两个保障、建设美丽乡村”的创新之路。具体能否解释下?

李永军:合作社要立足发展“五型农业”,首先是发展科技支撑型农业,要用先进科技知识引领合作社的发展方向,指导农业生产,培养农村高素质人才,为发展提供持久动力。第二是发展循环生态型农业,大力推广稻蟹稻鱼立体种养、生物有机肥料使用、有机废弃物再利用等技术,提高水、土地、生物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乡村绿色健康和谐发展。第三是发展高效设施型农业,通过对农业设施的高标准建设和提升改造,实现标准化种植、精准化管理,节约人力,提高农作物的产出和品质。第四是发展品牌营销型农业,在保证自产农产品良好品质的基础上,打造“八门城”“津宝欢喜”等自主品牌,开拓市场,实现种养殖和农产品加工销售的有机融合,延伸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第五是发展休闲观光型农业,利用大都市周边的区位特点,挖掘自身优势,打造八门城现代农业示范园,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实现稻蟹立体种养、设施农业、农产品加工、特色旅游于一体的融合式发展。在合作社的带领下,村民把承包土地入股,可以在合作社里上班领工资,以前单纯靠种粮谋生的村民,现在成为上班有工资收入、入社有股金分红、流转土地有租金收益、合作社还给上养老保障金的‘四金’农民。农民通过土地流转、合作社入股分红、在企业就业等方式,获得劳动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的“三项收入”提高,真正实现了农民“收入稳步提升、养老无后顾之忧”两个保障。

中国小康网:在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三产融合发展方面,具体做了哪些建设?

李永军:在不占用农田的情况下,投资400万元利用田间的沟渠水面建设了高标准宿式小木屋。在沟渠、池塘栽种了大片荷花,路旁、沟边种植了各种蔬菜。此外,合作社还建造了游客餐饮中心,开发了本地特色的农家菜肴,投资20万元建设了米酒酿造厂,生产的“欢喜”牌米酒可以供游客品尝、购买。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