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地区划分,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江淮丘陵 定远猪 淮南猪

2淮北平原 皖北黑猪

3沿江平原 圩猪 六白猪

4皖南山区 绩溪黑猪 皖南花猪

定远猪

定远猪是我国江淮流域优良的猪种之一,属于黄淮黑猪的分支,主产于定远县,分布在安徽省滁州全境和宿州东南、巢湖北部及六安东南部地区。历史上饲养管理较粗放,是在放牧饲养条件下经长期选育形成的具有体质健壮、耐粗饲、抗病力强、屠宰率高、肉质香、花板油多等特色的优良猪种。但该猪种生K较慢,育肥性能较差。

特征 定远猪体型中等,体质细致,头部较小,额狭,有浅显菱形皱纹。嘴筒长、狭而直,额与头呈流线型,耳中等大,耳根软下垂。颈细长,背腰平直,臀部平正较圆,胸腹较深,腹部微有下垂,全身黑毛,毛较稀而硬。

生物学品性 定远猪成年公猪高72.5厘米,身长134.3厘米。胸围113.5厘米。体重123.3公斤:成年母猪高64.8厘米,身长123.0厘米,胸围110.9厘米,体重102.0公斤。母猪有效乳头数平均14.66个,初产母猪平均窝产崽数11.7头,产活崽数11.5头,产后一个月左右发情。仔猪初生重0.89公斤,断奶重5.38公斤,日增重414.3克,商品猪饲养263天可达85公斤上市体重,育肥猪屠宰率69.7%,瘦肉率44.0%。前期和后期生长速度慢,中期较快。

产地 定远猪中心产区在安徽省的定远县。产区黄河、淮河、海河常泛滥成灾,易旱易涝,土壤瘠薄,粮食产量低而不稳。作物以麦类、甘薯、玉米、豆类、花生、高粱、谷子等旱作为主。由于地广人稀,闲散土地较多,群众养猪多采用放牧或放牧与舍饲相结合的方式,猪在较艰苦的条件下培育而成。

历史 淮河两岸的淮猪(包括安徽的定远猪、皖北猪,江苏省的淮北猪、山猪、灶猪,河南的淮南猪等)是中国古老的地方优良品种,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淮北平原农业已相当发达,人们为食肉和农田施肥需要普遍养猪,逐渐培育形成体型外貌和生产性能趋于一致的淮猪品种。公元3-6世纪魏晋南北朝时期和12世纪南宋时期,淮北平原经济遭受两次战争破坏,并受到水灾,淮猪逐步南迁到安徽淮河两岸,经长期培育,淮河以南形成定远猪,淮河以北形成皖北猪,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淮南猪

淮南猪主产于信阳地区,属于“”论其产仔数、繁殖力、适应性、瘦肉率及肉质等方面为“我国少有的地方优良品种之一”,淮南猪历史悠久,在固始最近出土的文物中有形态非常逼真的陶猪模型,据考证为西汉时期的文物,足以说明如今的淮南猪是在固始县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下,经劳动人民长期选择和精心培育而形成的。淮 南猪体形中等,背毛全黑,鬃毛粗长,耳大下垂,母猪平均每窝产仔13.4头,商品仔猪平均日增重392克,生猪屠宰率69.37%,瘦肉率44.66%。淮南猪是对产于原淮南王国境内的现安徽、信阳等淮河沿岸广大地区的黑猪统称。

特征 淮南猪体型较大,耳大、下垂超过鼻端,嘴筒长直,背腰平直狭窄,臀部倾斜,四肢坚实有力,皮、毛黑色,皮厚,毛粗而密,冬季密生棕红色绒毛,体质强健。全身被毛为黑色。头中等大小,额部有菱形皱纹,嘴筒中等,耳大下垂。单脊,背腰较平直,腹大、下垂但不拖地,臀部倾斜,四肢结实,肢势正常。乳头数8~9对,排列较整齐。尾较长、超过飞节,一般30cm以上,毛鬃稀,皮薄。

生物学品性 淮南猪具有产仔多、繁殖力强、耐粗饲 、适应性强、遗传性能稳定、耐用热、少患病、肉质好等特征。淮南猪成年公猪平均体重117.49公斤,体长138.56厘米,胸围130.22厘米,体高74.00厘米,成年母猪相应为:91.27公斤,115.80厘米,109.00厘米,65.27厘米。淮南猪分布面广,能适应较粗放的饲养条件,虽生长速度较慢,但胴体瘦肉率较高。

淮南猪体型中等,黑色,头小,额平,嘴直长,耳大下垂至耳角,乳头8对以上;成年母猪80~130公斤,公猪90~140公斤,母猪窝产仔10~15个。淮猪体质健壮,耐粗饲,抗病力强。上世纪50年代引进巴克夏、约克夏猪种后,纯淮猪饲养量逐年减少,育肥多为杂交的猪种。80年代起,与淮猪杂交的猪种还有长白猪、杜洛克和汉普夏。由于盲目引种杂交,淮猪至70年代后期濒临灭绝,80年代开始保种和提纯复壮,以抢救和开发这一宝贵资源。

产地 淮南猪中心产区在河南省信阳市各县。 信阳市位于北纬30°23’~32°27’、东经113度45’~115°55’,地处河南省东南部,东接安徽,西、南连湖北,北与河南省驻马店接壤,西有桐柏山、南有大别山,地势自西向东逐渐下降,平均海拔700m,最高1582m,最低22m,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2℃,无霜期220~230天;年降水量900~1300mm,相对湿度70%~80%;年平均日照时数1940~2180h。产区生态条件良好,饲料资源丰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主产水稻、小麦,耕作制稻麦两熟。历史上被称为“淮南稻麦区”,其他作物有玉米、豆类、甘薯等,粮食产量高,农副产品丰富,豆饼、花生饼、稻糠、水生饲料(水花生、水葫芦、水浮莲)等饲料来源也很充足,为该猪种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历史 淮南猪形成历史悠久,具体年代已无据可考。该地区历史上养猪业很发达,群众素有养母猪的习惯。产区群众以食用大米为主,对猪肉需求量相对较高,冬季有自制腌肉和腊肉的习惯,固始县制作的皮丝是宴席上的美味佳肴,颇受消费者欢迎。良好的生态环境与丰富的饲料资源,使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选种选配经验,促进了淮南猪的形成。

皖北黑猪

皖北猪属肉脂兼用型品种,是黄淮海黑猪的一个类群,是华北型淮猪在淮北平原地区的一个重要分支。皖北猪中心产区是安徽省毫州市谯城区、涡阳县、蒙城县。该品种具有适应性强、耐粗饲、抗逆性和抗病性强、繁殖力高、母性好、耐高温、高湿和高寒天气等优点。

特征 皖北猪具有适应性强、耐粗饲、抗逆性和抗病性强、繁殖力高、母性好、胴体及肉品质好、耐高温、高湿和高寒天气等优点,但具有生长速度慢、皮厚、骨粗的缺点 。

生物学品性 成年皖北黑猪公猪体重153.7公斤,体长141.5厘米,胸围128.5厘米,体高78.0厘米:成年皖北黑猪母猪体重135.2公斤,体长135.0厘米,胸围123.4厘米。体高69.8厘米;初生重1.02公斤,日增重422.0克,屠宰率73.3%。瘦肉率45.3%,膘厚3.58厘米。皖北黑猪性成熟早,母性好,繁殖率高,有效乳头平均14.7个,平均产崽数为12.07头,高产可达20头以上。

产地 皖北猪中心产区是安徽省毫州市谯城区、涡阳县、蒙城县,分布在淮河以北的毫州、阜阳和淮北地区,宿州地区也有零星分布。据2009年3月亳州、阜阳等市畜牧主管部门上报数据,皖北猪目前存栏成年公猪37头,成年母猪1259头。

中心产区全境跨东经115°53′-116°49′、北纬32°51′-35°05′,呈东南西北向斜长形,长约150公里,宽约90公里。气候处在暖温带南缘,属于暖温带半温润气候区,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主要表现为季风明显,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适中,无霜期长,四季分明,春温多变,夏雨集中,秋高气爽,冬长且干。因气候的过渡性,造成冷暖气团交锋频繁,天气多变,年际降水变化大,全市历年平均气温14.7℃,平均日照2320小时,平均无霜期216天,平均年降水量822毫米。全市耕地面积为750万亩,其中农作物种植1157.1万亩,林地面积220.6万亩,森林覆盖率16.95%,没有天然草场,只有零星的人工牧草种植,其面积仅有6万多亩。当地优越的自然生态条件及皖北平原的生活习惯,促使了该品种的形成,丰富的农副产品为皖北猪提供了物质基础。

历史 公元3-6世纪魏晋南北朝时期和12世纪南宋时期,淮北平原经济遭受两次战争破坏,并受到水灾,淮猪逐步南迁到安徽淮河两岸,经长期培育,淮河以北形成皖北猪,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历史上饲养管理较粗放,在放牧饲养条件下长期形成具有体质健壮、耐粗饲、抗病力强、屠宰率高、肉质优等特色的优良猪种,但生长较慢,育肥性能较差。1976年由安徽省农牧渔业厅组织皖北农学院(现为安徽科技学院)及涡阳县、阜阳市、颖上县农牧渔业局和有关种猪场组成育种协作组,从群众中选择含有阜阳本地猪血液成分较多的一批杂种猪公猪18头,母猪90头,组成基础群,其含长白(Landrace)猪血液12.5%,巴克夏(Berkshire)猪12.5%,内江猪12.5%,阜阳土种猪62.5%。通过闭锁繁育和世代选育,至1988年完成6世代选育,并通过省级鉴定,定名为皖北猪。

圩猪

圩猪体型中等偏小,结构匀称,体质较细致。头中等大小,额部皱纹纵横不一,深浅不等,大致呈“菱形”,额心常有长毛一丛,皱纹浅趋于纵行而嘴筒稍长的俗称“青鱼头”,额纹深趋于横行而有的发展到面颊及嘴筒的,其嘴筒较短,俗称“狮子头”。数量以青鱼头较多。耳大,耳根软、下垂、稍向前伸、长过口角。胸较宽,背腰稍下凹,母猪腹大下垂,妊娠后期多数坠地,臀微斜。前肢直立,系短而直,后肢多卧系。尾根粗,尾长达飞节,末端长毛丛生,俗称扫帚尾。全身被毛黑色,乳房和乳头发育良好,分布均匀,多成对排列。

特征 额心常有菱形皱结,上面长着一丛长毛’其次是尾根较粗,尾长达到后肢飞节,末端长毛丛生(俗称“扫帚尾”)。圩猪成年公猪体长122.50±2.29厘米,胸围111.60±3.06厘米,体高68.13±1.73厘米。成年母猪分别为:112.75±1.61厘米,107.21±1.84厘米,61.01±0.13厘米。圩猪产仔较多,肉质好,但生长速度不够理想。

生物学品性 目前群众饲养的圩猪,由于饲料单一,营养水平低,增重速度不快。一般饲养8个月,体重70公斤左右时成肥出售。据南陵县猪场试验,在青饲料不限的情况下,平均每日喂给I.45公斤混合料,从4月龄平均体重15.06公斤开始,育肥214天,至11月龄80.86公斤止,全期平均日增重308克,每增重1公斤消耗混合料4.72公斤。圩猪性成熟早。小公猪2—3月龄刚即有性欲,8—10月龄或体重45—55公斤时开始配种为宜。成年公猪性欲旺盛,每日可配种2次,精液品质良好,情期受胎率90%以上。利用年限一般为4年,也有高达6—7年的。小母猪2.5—3月龄出现发情,发情周期为18—20天。群众多在第四次发情、体重25—35公斤时给予第一次配种。每次发情持续时间3—4天,适宜配种时间在发情开始后的48—60小时。怀孕期平均为113.6天。

圩猪的产仔、泌乳、哺育性能都较好。据366窝统计,平均窝产活仔11.7头,初生窝重9.5公斤,双月断奶头数10.1头,哺育率为86.8%,断奶窝重68.1公斤。母猪的乳房及奶头发育良好,有效奶头7—8对,分布均匀,排列对称。统计234窝的平均泌乳力为27.39公斤。母猪利用年限一般为8—10年。

产地 圩猪产于安徽省宣城地区,中心产区在青弋江两岸宣城县的文昌和南陵县的弋江、溪滩、太丰、东河、仙坊、九莲、东塘等地。产区有圩畈和丘陵,年平均气温16.1℃,年降水量1608毫米,无霜期230天。圩区河渠纵横,沟塘密布,水草茂盛,鱼、虾、螺、蚌甚多,农业生产水平较高,素有“江南鱼米乡”之称。清弋江两岸,盛产水稻,历史上习惯水早旱兼作,以一季中稻为主,兼种大麦、小麦、玉米、甘薯、大豆、泥豆等旱杂粮,为养猪提供了丰富的饲料资源。丘陵区多为黄砂土及红砂土,圩区多属沙质土壤,缺少有机质,除靠冬闲地种植绿肥外,主要靠养猪积肥,故历来就有养猪习惯。

历史 据清道光六年(1826)《桐城续修县志》(卷二十二?物产篇)记载:“本处所产者,皮薄味胜,自濠寿(猪)来者,皮厚不美,故有乡猪、淮猪之别” 可见该猪种在当地饲养已有百余年历史。

六白猪

安庆六白猪,俗名“六花猪”, 属肉脂兼用型地方猪种,原产于安徽省安庆市望江县、宿松县、太湖县。该品种全身被毛黑色,额部、尾端和四肢均白色为其毛色特征,故得六白之称。安庆六白猪具有抗病力强,耐青粗饲料等特性。安庆六白猪望江县现代保种场是目前原产于安徽省的唯一一家生猪国家级保种场,属于珍稀保护猪种,随着工业化的加剧,农村基本无人圈养生猪,导致品种十几年前到了濒危的境况,但近年来随着望江县现代良种养殖有限公司安庆六白猪保种场的大力保种扩繁,数量慢慢增大。但总体数量仍处于低水平。历史典故火烧赤壁利用的助燃剂用的就有安庆六白猪的猪油

特征 安庆六白猪体型中等偏小,体质细致,头轻,嘴筒宽中等长,鼻面微凹,面部皱纹清晰,耳大下垂至嘴角,皮薄,毛稀。全身被毛黑色,毛短稀,额部、尾端和四肢均白色为其毛色特征。腹小微下垂,四肢结实,背腰平直,体形修长,后躯丰满,乳头七对以上。

生物学品性按六白范围的多少,可分为长六白、短六白两种。长六白猪自额部至嘴筒有一条流星,尾端白色,前肢自腕关节、后肢自跗关节以下均为白色。短六白猪仅额部、尾端和四蹄上三寸以内为白色。六白猪额部有明显的菱形皱纹,群众谓之“福”字头,喙部为肉红色,腹大下垂,四肢结实,皮薄细微。安庆六白猪按头型分为长嘴筒和短嘴筒两种类型。长嘴筒型猪头较窄,骨骼粗壮结实,繁殖力高,初产仔9头左右,经产仔12~14头,但生长较慢,分布在有放牧场的湖滩地带;短嘴筒型猪额较宽,嘴筒短而宽平,耳较大,耳尖下垂至嘴叉,背腰宽广,全身比较丰满,四肢结实,但繁殖力相对较低,初产仔7头左右。

产地 安庆六白猪原产于安徽省安庆市望江县、宿松县,主要分布于望江、太湖、宿松、怀宁等地。安庆六白猪产区多为丘陵和山库区,丘陵区海拔高度小于400米,低山区绝对高度在400-800米之间,中山区绝对高度大于800米。据调查,该地区年平均温度为16.4℃(变动范围-12.7℃~40℃)、年平均降水量为1368.4毫米、地面积雪年平均4.8天、无霜期为11月20日—3月15日,而且境内有黄湖,泊胡、武昌湖、栏杆胡、皖河、以及后期建设的花凉亭水库;水源充足、水系发达。山区有大别山余脉香茗山,这不仅地理环境对农作物生长非常适宜,同时对养猪生产也十分有利。

历史 据调查,六白猪产于华北型和华中型猪交接混杂之处。猪种来源复杂,北部受湖北圻春、英山的黑猪,西部受湖北黄梅的眉花猪,南部受江西彭泽、鄱阳花猪的影响,历史上就有购买北部的黑猪与鄱阳花猪进行杂交的习惯,经过劳动人民长期精心饲养管理和严格选择而育成具有六白特征的耐青粗饲料、抗病力强的优良地方猪种。据望江、宿松、太湖县志及居民家谱有关史料考证,望江、宿松、太湖居民大部分祖籍江西鄱阳湖一带,早在西汉和太平天国年代,江西鄱阳居民大量渡江迁居望江、宿松、太湖一带,鄱阳花猪随移民带入境内。据此推测,安庆六白猪形成的历史是比较悠久的。

绩溪黑猪

安徽猪种绩溪黑猪,属地方优良猪种。清代以来,绩溪荆州以饲养母猪为主要家庭副业,培养出耐粗饲、抗病抗逆性强,产仔率高的地方优良畜种,称“荆州黑铁”,1958年定名为“荆州黑猪”。60年代推广到周边乡村饲养后,全县各地均有饲养。1982年通过安徽省畜牧部门组织的专家鉴定,改名为绩溪黑猪,并与宁国的杨山黑猪统称为皖南黑猪列入1984年编制的《安徽省地方畜禽品种志》,2009年5月,皖南黑猪被列为安徽省首批26个地方畜禽品种保护名录之一,2010年被列入国家畜禽品种志。

特征 绩溪黑猪,背毛全黑,体型中等偏小,头清秀,额多呈菱形或八字形皱裙,嘴长短不一,垂耳,猪鬃较长,后躯发达。根据头型,绩溪黑猪可分为狮头、马脸两种类型,绩溪黑猪具有耐粗饲、抗逆、抗病力强、性情温顺、产仔率高、早熟易肥、皮薄肉嫩、肉质鲜美等优良特点。

生物学品性 公母猪成年体重80-90公斤。公母猪性成熟早,初产6-9头,经产母猪窝产仔10一14头。仔猪初生重较小,一般在0.6-1.0公斤。母猪母性较好,仔猪育成率较高(95%),40日龄断奶重7-8公斤。育肥猪粗饲日增重300-400克,85公斤屠宰率67%,瘦肉率4.0%。

产地 绩溪黑猪产区主要位于绩溪县荆州、家朋、和阳等乡镇及宁国部分地方。中心产区的绩溪县荆州乡,海拔700米以上,是绩溪县内的小高寒地带,四周山峦叠暗,种质纯度较高。

历史 绩溪县养猪历史悠久,据《绩溪县志》和《徽州府志》记载,早在元朝前,已盛行杀猪祭祖、过年腌制腊肉、火腿,制作工艺十分考究,至今仍有这种习惯。县城北的翠溪山把全县分为南岭、岭中、岭北三部分,隔山往来不便,人们生活习惯有所不同;地形、气温、农业耕作制度和养殖业管理方法均有差异。交通闭塞和特定的饲料条件是绩溪黑猪形成的主要原因。

皖南花猪

皖南花猪是安徽省著名地方品种之一,主要分布在黄山以南、新安江上游的皖南地区。皖南花猪属地方猪品种,其体型中等,被毛因花色不同大致可分为6种,其中以六白花(全身被毛黑色,而鼻缘、尾端、四肢呈白色)、两头乌(头颈及臀部黑色)、乌云盖雪(身体上半部全为黑色,而胸腹以下均为白色)居多。脸面多呈狮头型、马脸型和脏头型,皮肤细致无皱褶。具有性成熟早,母性好,繁殖率高,哺育率高,瘦肉率高、肉品质好、耐粗饲、抗病抗逆、繁殖率高等优点。

特征皖南花猪体格中等,体质偏于细致疏松,属肉脂兼用型猪种。全身被毛为黑白两色,皮肤呈粉红色,四肢下端为白色。头型分为狮头型和马脸型两种,狮头型,体型大,粗犷;马脸型,体型中等,清秀。皖南花猪骨骼健壮,四肢坚实,体态协调,躯体结构前小后大,前低后高,前窄后宽,背腰凹型弯曲,腹部下垂,臀部丰满。乳头7~8对,粗且对称排列,发育良好;四肢粗壮、直立;成年猪尾长30-35cm;肋骨13对。花型多为乌云盖雪、六白、两头乌和少量马鞍花四种,头额部均有一撮白色“流星”,四肢、马尾部末端以及腹部为白色。

生物学品性 皖南花猪对饲养、管理条件要求低,抵御动物疫病的能力强,适宜本地的农户散养。该品种具有六大特点:一、成熟早,繁殖率高,经产母猪每胎10~14头,高产期7~12胎;二、乳头多,一般7~8对,母性好,哺乳率高达96%以上;三、耐青、粗饲料。四、抗逆性和抗病力强;五、性情温顺,易于管养;六、后期成肥快,肉质好,适宜腌制咸肉、火腿。

产地 皖南花猪原产地位于黄山市黟县、休宁、歙县等,地处皖南山区腹地,绿色覆盖率高,阳光、水源气候条件优越。黟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这样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都非常适宜养猪。当地农民除生产稻谷外,蔬菜生产亦占重要地位,农副产品、菜叶等为养猪提供了良好的饲料来源。精料有大米、米糠、山芋及少量黄豆、玉米等;粗料有秸杆、秕壳;青料有山芋藤、萝卜菜、白菜、南瓜等,此外还有剩饭剩菜、泔潲水等,这些优越的饲料资源为皖南花猪的形成奠定了较好的物质基础,促成了当地这一优秀的兼用型猪种。

历史 该猪是皖浙花猪的一个类群,历史悠久,宋代罗愿《新安志》和明弘治《徽州府志》均有记载,距今至少有500多年的历史。该品种是皖南山区劳动人民长期择优去劣,经过省、市、县几代畜牧专家精心选育形成的优良猪种,该猪种具有耐粗饲、繁殖性能强、肉品质量好等优点,已列入《中国猪种》一书。自20世纪80年代,黄山市在黟县柯村乡建立民间保种点,采取边保种,边选育边利用的方法开展工作。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