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进入2021年,理财在年轻人的圈子里突然火了起来。每次聚会不聊八卦不吹水,一心搞钱的“深圳女孩”和明星基金经理张坤的粉丝“iKun”们频繁登上热搜。

春节一过,基金发行延续着去年的迅猛势头,短短半个月就诞生了多只“日光基金”,2月的首个交易日更促成了两只百亿爆款基金。乘着东风,不少90后、95后也纷纷投入基圈大军,组团养基。据2020年《第二季度中国家庭财富指数报告》显示,2020年新增“基民”中,30岁以下的90后占到了一半以上,90后已成为新基民主力军。

投资理财市场逐渐趋于年轻化,比拼每日最新收益成了当代年轻人社交的新方式。很多人痴迷于研究股票和基金,甚至还把一些任期收益较高的基金经理当做偶像来追捧,簇拥出理财饭圈文化。

致富经之韭菜创业_致富经韭菜种植_小韭菜的致富经

然而近日,基金整体“大跌”态势令新手玩家们猝不及防——A股连续三个交易日收跌,沪深跌破3600点,机构基金抱团的龙头集体重挫,尤其白酒股集体跳水,连一向稳定的茅台也短短几日跌超18%,几千亿市值灰飞烟灭。

年轻人的投资之路道阻且长,用之有余的生活费和闲暇的日常为他们提供了“钱生钱”的温床,欠缺的理财知识和尚未健全的风险评估体系也让他们时常面临“亏损”或“清仓”。在这个挑战与机遇并存的风口面前,年轻投资人们正摩拳擦掌,以自己的方式和世界交手。

01

陈维克,21岁,理财一年

我是陈维克,现在还在读书,也没有自己的经济来源。因为不是专门学金融的,所以对股票市场没有太多专业的了解。

对我而言,买股票主要是买自己熟知的行业。平时对科技圈比较关注,也做过一段时间的科技向up主,因此会首选科技概念的股票,比如之前买过Apple,Bilibili,金山云,蔚来汽车这些科技行业,事实证明我的眼光不错,现在还有几万块的盈余。但出手的时机总是把握不准,有的时候涨一点就抛出了,结果又接连涨好几天,这时候心里就会有落差感;有的时候狂跌,心里又会很别扭,忍痛抛出后股票开始回涨,这些情形很真实地发生在大多数股市萌新身上。

直到现在我也没太摸清市场规律,就像前不久的散户大战华尔街。我知道身边有朋友靠这次机会一天就收益了小几万,然而我想加入这场狂欢时已经有些晚了,价格已经上去了。当然我也没有选择跟风,大多数高价入场的散户都被割了韭菜,所以选择熟悉的行业投资理财可能是比较保险的做法。而且因为投入的金额并不多,也不用过于担心会亏损。美股行情这一年来势头很猛,不少散户都加入了股市,所以股市目前泡沫挺大的,也不知道哪一天可能就崩盘,狂跌不止了。

我自己是一年前开始理财的,没有什么特殊的原因,就想尝试下,除了股票,还喜欢做一点球鞋。球鞋理财的话我其实比较佛系了,也不想着赚多少钱。有喜欢的球鞋款式,价格在接受范围内的话就会考虑入手收藏。如果日后市场价比较高了,就会选择卖出赚点零花钱;如果价格低了,可能就自己用来穿了。

球鞋这东西真不好说,可能哪天明星上脚,第二天市场价就起飞了。有的款式可能一倒闭,就得很多年才会涨回去,所以需要很多资本压在里面,不是什么能够短期获利的方法。但身边想借助炒鞋一飞冲天的人实在太多了,买机器人刷鞋、真鞋假鞋混着卖,真的都是很常见的手法了。

我自己吃喝不愁,日常开销主要在饮食跟服饰上面,只是投入了一部分资金尝试一下,不建议把精力都放在上面。偶尔看看盈亏就好,赚了就多买几件衣服,亏了少吃几顿海底捞。

02

秋瑞农,21岁,理财两年

我的理财生涯开始于一篇投资学的论文。在查阅资料的时候看到了很多一战成名的故事,心想似乎理财赚钱并不是什么难事,站在风口上,猪也可以起飞吧?

个人是属于百分百的技术派,现在也是小赚一笔。首先呢,想要想炒股炒得好,理论知识不能少,我每次都会仔细分析K线图后进行买卖。其次,看近期的股价涨跌和成交量的情况,具体是继续拉升、平台整理、还是回调后向上。再次看昨日K线的形态,以及分时图的现象,还有成交量的配合情况和均线的排列、交叉、黏合、发散等状况。金叉死叉,我就不用再多说了吧?

致富经之韭菜创业_小韭菜的致富经_致富经韭菜种植

另外,我喜欢集中资金在一只股票上,股票买精不买多。这个问题在我炒股最初非常明显,不知道买什么,再加上自己想要多尝试一些投资组合的念头,索性各行业都买一些,而且一开始对股票数量没有概念,每支股票就买少量股,这样虽然避免了亏损太多,但也同样没有了盈利多的可能。

我自己还在读书,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但每个月都会向支付宝首页推荐的基金里定投一点钱,也会加入学校里的理财群,同学之间互相讨论一下对不同基金经理的看法。我觉得理财最重要的是可用资金的合理分配吧,也可以多尝试些理财产品;在不影响生活的基础上进行投资。

除股票外也会定投基金,比较稳定,理财盈利主要用于购买教育产品,以及日常的饮食、护肤品和衣服的开销。

03

谢志成,22岁,理财两年

那是两年前的一个夏末,秋意未至,我,谢志成,重拳出击理财产品。当时正好手上有一笔闲钱,而且金融也跟我的专业比较相关,所以就想尝试一下,看看课本上的内容到底是不是真的。

但是说来惭愧,尽管我本科读的是经济与数学,我的理财累计收益率是-15.42%。所以我对大学生炒股只有一句忠告:不要碰!!

原因如下:

既然是大学生,那么假设条件是本金不充足,且不可能拿出大量精力用于理财。在以上两个条件下,我不认为炒股是一个好的选择。相反,流动性强,收益率稳定,风险可控,比较省心的理财产品就成了大学生的最佳选择。

因此,在平时生活中,我会将少量的资金投资于自己看好的基金。渠道有很多,可以从网上银行,或者其他基金APP,再不济也可以从支付宝购买。而后只需要拿出一点点精力关注涨幅,即使亏损,也一般会在可接受范围内。

当然了,如果你是一位风险极度厌恶者,索性就将钱放入支付宝的余额宝、微信零钱通等,收益率虽然小得可怜,但总比没有强。

04

邹帆,20岁,理财三年

我投资真的不是为了赚钱,就是主要是平时花销比较低,钱在那里放着也用不了,所以就开始琢磨如何有效利用。家里是自己做生意的,一直有把结余资金买理财的习惯,所以我也会跟着一起买凑一单什么的,因为这样的大本金下跟银行谈起来就会有不错的利率。

高考结束后,我从一开始的小打小闹转为大量投入。那个暑假我先系统地排除了一些知识盲点,知道什么是 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什么是 LOF(上市型开放式基金),基金名称后面的 A、C、E 的字母又是什么意思。

当时股市已经在从疫情的低谷中慢慢复苏,我判断消费类一定大涨,就把多年来积攒的生活费、来自父母的借款,以及过万的花呗借款全部投入到基金里。当时父母借了我几万块,还规定了要还 5% 的利息,特别狠。我觉得本金还是不太够,就从花呗里借了上万块,当时表面利息是 7.5% 左右,但是最后算下来远超这个数。

尽管风险很大,之前的理财操作的微盈也给了自己信心,索性就豁出去了。我感觉只要一种东西让你获得了快乐之后,就会加大对这种东西的需求,毕竟巴菲特说,没有人愿意等待自己慢慢的变富。不过现在回想起来,借花呗钱炒基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好在当时白酒大涨,还了本息之后,还有一些盈余。

我基本不会看那些论坛的评论区或者是一些专家的讲解,反而更相信书本上的知识和自己的实操经验。我通常会预设一个盈利点,在 10% 左右,就立刻清掉,涨多少之后都和我无关。因为我只能赚到我看得到的钱,太贪了就会适得其反。

有些普通散户没有系统的学习,想在股市中赚钱基本上就是靠运气,只不过形势普遍好而已。我越研究越觉得,如果不是专业人士,要了解的内容实在太多。90 后 和 00 后很少能够完整地经历牛市和熊市,不学习的话大概率会成为韭菜。

炒基金、聊理财、追爱豆,展现出的是当代年轻人的理财焦虑。他们渴望在内卷化的生存环境中用身价证明自己,也希望凭借“自食其力”早日获得经济独立,不再受制于个人家庭。今天的钱比昨天多就好,至于用什么样的方式挣钱,在年轻人看来并不重要。

据北青报的调查,目前有超过30%的大学生在炒股。在抽取的样本中,金融及相关专业的学生中有96%已经入市,经管类46.9%,理工类31.1%,文科类28.0%。然而,已入市的学生中,有12.5%完全不懂,28.41%明白,19.32%“完全明白”。

随着炒基金出圈,社交媒体上将理财meme化的场景越来越多。前段时间基金涨得好,吸引来不少人气,跟风者们迫不及待晒出收益,觉得赚钱容易,紧锣密鼓地讨论起用贷款、借花呗来投资。

而年后基金调整,各路表情包层出不穷。同样是那群将张坤封神的年轻人,又高喊着“绿我可以,绿基金不行”的口号,与众人一同慷慨激昂地批判资本主义陷阱,以此来掩盖自己理财能力薄弱的事实。

小韭菜的致富经_致富经之韭菜创业_致富经韭菜种植

面对大跌,慌张和不知所措是投资者的本能,但这在业内人士眼中完全属于正常现象。小白解决此类问题的的办法有两个:一是学习。投资并不需要很高的智商,只需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把成熟的东西消化理解并理智组合;另外,如果短时间内没有选择基金经理的能力的话,买指数基金对于大多数入门级投资人是一个非常好的工具。

邓小平曾经说过,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要消除贫困。但消除贫困不等于挣钱,培养和建立正确的财富观才是新一代理财人应该追求的目标。

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无论是谁,在致力消除贫困的道路上,都必须要沉下心来,做足功课。

毕竟,一个人只能赚到他能力范围之内的钱,而超出的部分,市场有一万种方法让他还回去。

致富经之韭菜创业_小韭菜的致富经_致富经韭菜种植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