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致富经养斗鸡视频_致富经养斗鸡视频v_养殖斗鸡致富视频

爱人徐奉波手机里保存的王正梅照片。

养殖斗鸡致富视频_最新致富经养斗鸡视频_致富经养斗鸡视频v

雅灰村正在建设的蓝莓基地。

丹寨县雅灰乡雅灰村原支书王正梅3年来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与病魔顽强抗争,用生命谱写了一出带领乡亲决战贫困的感人故事

雅灰村的广播里,再也不会传来王正梅亲切的声音。

村民们把悲伤压在了心底,要实现王正梅的心愿,把蓝莓产业、山鸡产业、刺绣产业发展起来。

就在村蓝莓基地旁,一座新坟出现,这是按照王正梅生前遗愿选择的埋骨之地。村民们每次从这里走过,总会驻足凝望。

9月29日,3年来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丹寨县雅灰乡雅灰村女支书王正梅,因患癌症被病魔击倒,永远的离开了她热爱的苗岭高坡和父老乡亲。

临危受命 汉族妇女上任苗岭村支书

雅灰村距丹寨县城有65公里,村内居住有汉、苗、侗、彝、水等8个民族,其中苗族人口占了80%。

高高的苗岭,阻隔了雅灰发展的道路,贫穷、保守,一度是这里的代名词。

2013年,雅灰村村委会数名班子成员涉嫌违法,被依法调查,更让村里的发展陷入停滞状态。

不能让雅灰就这样弱下去,一定要让雅灰逐渐强起来!

村子要发展,关键还在领头人。

为了找好当家人,雅灰乡党委在雅灰村党员中不断挑选,最终选中了一只“领头雁”——王正梅。

22年前,王正梅嫁到雅灰村,没过多久就随爱人外出打工。2007年,两人返乡,在街上建起了一栋小楼房。

10多年在外务工的经历,加上初中文化,这个汉族媳妇逐渐成了村里党员的发展对象。

2008年起,王正梅成为村里的妇联主任,2010年正式入党。

“现在村委会一盘散沙,她要是敢接这个担子,就说明她有魄力,有勇气”。

村委会找她谈话,党员和老百姓都等着她的答复。

“一个女人,能干成啥!”

“她是汉族,和苗族群众怎么沟通?”

一时间,王正梅陷入了思考中。

“这个担子很重,你要是答应了,就要踏踏实实地干。只要你有这个决心,我坚决支持你!”爱人徐奉波的话让王正梅吃下了定心丸。

许下承诺,就要全力以赴!

最新致富经养斗鸡视频_养殖斗鸡致富视频_致富经养斗鸡视频v

王正梅看望村里的孤寡老人。(资料图片)

2014年1月,王正梅关掉服装店,走马上任村副支书,配合乡里下派的支书,重建村委会。

要赢得老百姓信任,首先要给他们做点实事。

王正梅思来想去,决心从村容村貌、环境整治开始,让村民看到变化。

收起往日时髦光鲜的衣服,王正梅换上简单朴素的服装,扛着两把扫帚,开始走村串户,帮助苗族群众家打扫房前屋后。

为了方便沟通,她挤进苗族妇女中,听她们拉家常、做针线,慢慢也学会了听苗话、说苗话。

与此同时,她积极向上争取步道修建项目,改善村民出行环境。

“王姨妈来了,没带扫帚,扛着沙包。”

苗族妇女们一拥而出,把王正梅围在中间。

“我以前在广东石场打工时,推一车石块,比这个重多了。”王正梅笑笑,把沙包放下,又铲起了水泥。

王正梅脸上不断滴落的汗水,落进苗岭群众的心田,滋养出信任的枝丫。

2014年9月,在被群众称为“清洁工”和“水泥工”大半年后,王正梅在当年的换届选举中收获民意,全票当选村支书。

自此,雅灰村发展进入了全新时代。

誓要脱贫 “拼命三娘”拼尽全力发展产业

雅灰村是雅灰乡政府驻地,由原雅灰村和乌棉村合并而成,有328户1147人,贫困户126户、393人。

作为一个贫困村,雅灰村却有点“特殊”。

沿街的村民依靠做生意和出租门面,收入并不低;而在相对偏远的苗族聚居村寨,大多依靠种地为生,思想保守,贫困程度较深。

面对村里发展不平衡、差距悬殊的现实,王正梅发动党员和致富带头人以强帮弱、以富帮穷。而她自己,更是时时处处把村里的发展放在了第一位。

雅灰村寨都在山顶,平均海拔达1200米,在雅灰2组下面的半山腰上,有一片100余亩的梯田,由于山高坡陡,肩挑背扛劳动强度大,老百姓不愿意耕种,梯田就这样荒废了大半。

稻田是最好的资源,如果能修条路,种水稻、养稻花鱼,既解决粮食生产,老百姓还能有经济收入。

王正梅的想法得到村委会认可,但修建机耕道和发展稻田养鱼,都需要资金。

从2015年初起,王正梅不断地往返于雅灰和县城之间,65公里的山路,接近2个半小时的车程,她不知跑了多少趟。

眼看丹寨县安监局已同意资助发展稻田养鱼的水泥和砂石,但机耕道项目资金却迟迟不到位。

必须修好机耕道,不能让老百姓错过这次机会。几乎没有任何犹豫,王正梅做出了自己垫资修建机耕道的决定。

2015年底,长约1.5公里的机耕道修通了,100余亩梯田重新种上了金灿灿的水稻,稻花鱼在其中欢快地游弋。

2016-2017年,该片区稻田养鱼共收获3千斤稻花鱼,仅此一项,就为当地百姓增收9万余元。

而王正梅前前后后垫资了7万余元,用自己的坚持,换来了群众的笑脸。

如今,该片梯田已成为全乡稻田养鱼示范基地。

在发展稻田养鱼的同时,王正梅又先后带头发展了蔬菜产业、刺绣产业、山鸡养殖等产业,建起雅灰丰盈产业扶贫专业合作社、吉祥民族刺绣专业合作社。

而她投入心血最多的,是村里在建的蓝莓基地。

2015年,茅台集团看中丹寨优越的生态环境,成立茅台生态农业公司,大力发展以蓝莓为核心的生态农业产业,探索“县内建基地,农民变工人”的“企业+”产业扶贫新模式。

看准产业发展机遇,王正梅积极向上争取,最终成功获得了107亩蓝莓基地项目。

刘家坟是一片荒地,不通公路,常年荒废,王正梅把蓝莓基地首选地放在了这里。

“虽然荒废多年,但要想让老百姓流转出来,却不容易。”雅灰村文书龙星仁说。

从2016年5月开始,王正梅和他每天晚上从8点开始走访,给涉及土地流转的100余户农户做工作、讲发展。

“土地是老百姓的命根子,一听流转土地,很多群众门都不开。”龙星仁清楚地记得,为了给一户农户做工作,他们先后上门12次,平均每一户走访次数3次。

最终,王正梅在半年内成功完成107亩土地的流转工作,并启动基地建设和产业路修建,带动200名村民进入基地就业,发放劳务工资17万元。

3年来,在王正梅的带领下,雅灰村从空壳村和零产业村艰难起步,实现快速发展:建成16公里机耕道、13公里村内步道和28公里供水管网;建成107亩高标准蓝莓种植基地、18.9亩林下七彩野鸡养殖示范基地、30亩蔬菜种植示范基地、2个规范化黑毛猪养殖小区,带动145户422人实现人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

大公无私 以身作则凝聚全村发展精气神

芦笙声声、古瓢琴响,年轻的苗族少女,穿着盛装跳起锦鸡舞……

徐奉波手机里保存的这一段视频,是王正梅2017年春节期间组织的春季活动。

这次被称为“雅灰春运会”的春节活动有斗鸡、山歌对唱、斗猪、锦鸡舞等活动,吸引了附近上万人来参与观看。

“经济收入高了,那是生活小康。老百姓精气神足了,村里稳定和谐,那是精神小康。”从接过村支书的大旗,王正梅就把产业脱贫和精神脱贫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项目进来,产业发展,势必涉及到土地流转,如何做工作化解矛盾纠纷,这是王支书的强项。”雅灰村调解委员会成员唐崇美说。

“王支书做思想工作,我们都服她,除了讲道理、摆事实,更重要的是她自身过得硬。”村民杨正付深有感触地说。

2015年底,村里组织修建第二条产业机耕道,发展稻田养鱼,要从杨正付家的山头经过。

接近1公里的机耕道算下来要占用树林近4亩,而山坡上的杉树苗已长到50多公分,王正梅第一次上门,杨正付摆摆手,坚决不同意。

“后来支书上门,不说占地,就和我说全村的发展,说村里的产业布局,也给我支招,让我在机耕道旁边建养猪场。”

杨正付也是打工返乡人员,深知家乡的贫困。为了全村的发展,也为了自身的发展,在王正梅4次上门做工作后,他采纳了王正梅的建议,村里的机耕道顺利修建。

如今,杨正付的养猪场已经建了一年多,有母猪11头,售卖猪仔4批,毛收入2万余元。

“王支书是百年不遇的大好人,最好的村支书。因为她只有公心,从没有私心。”能让一个苗族汉子说出这句话,只能是真正的敬佩。

“王支书从来没有做过优亲厚友的事情,相反,她和爱人经常为了村里的事情出钱出力。”龙星仁说。

“正梅在去世前,还交代我,她办公室的抽屉里有1000元,是村里发展山鸡产业的资金,一定要交给村委会。”徐奉波回忆说。

正是因为这份公心,让王正梅赢得了老百姓的信任,让雅灰村凝聚起前所未有的发展力量。

3年来,王正梅和村调解委员会,累计调处群众纠纷130多起;争取项目,建成农民文化广场、群众健身中心、农家书屋等群众文化健身场所;积极开展“春运会”“三八节活动”“刺绣比赛”等文化活动,凝心聚力,为雅灰村产业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环境。

病魔袭来 不顾病痛依旧冲在脱贫一线

翻开王正梅的工作笔记本,最后一次工作日记定格在2017年8月10日。

那一天,住院两个多月的王正梅回到雅灰村,刚到家,就接到电话,听说乡里要召开精准脱贫工作会,说什么也要参加。

缓慢走进会场,王正梅翻开笔记本开始一丝不苟地记录。在剧烈的疼痛下,她依旧不断地坚持,只有笔记本上越来越凌乱的字迹,表明她正在经受的痛苦。

长期在剧痛下坚持,是王正梅患病后的常态。

2014年10月,刚刚上任村支书的王正梅正在风风火火的为村里规划产业发展,却时不时闹起了肚子痛。

经历了半年多地疼痛,王正梅终于在老公的劝说下,在2015年3月到凯里市人民医院检查身体。

王正梅被诊断患上了直肠癌,但诊断结果并没有打倒她,反而表现出了异于常人的冷静和坚强。

“我们都不知道王支书到底得了什么病,因为她很快就来上班了。”龙星仁说,做完手术,王正梅仅仅休息了一周,就重新回到了村委会办公室上班。

那段时间,村里的老百姓觉得王正梅似乎“无处不在”,机耕道修建现场有她,蔬菜基地种植有她,稻田养鱼基地建设有她……

每天晚上,别人家都睡下了,王正梅才走访完村民回到家。家里的一切家务、杂活,都交给了爱人徐奉波。

“以前家里的大事小事都是她操持,但后来连洗衣服做饭,都是我自己做。”徐奉波说,她是真打算拼命了。

过度的操劳,让王正梅的身体在2016年7月再次“预警”。

王正梅深知自己的病情,不想让外人知晓,她悄悄去看了一个老中医,每天背着药罐子上山下坎,丝毫没有透露自己的病情。

龙星仁有时和王支书去村里走访,甚至还跟不上王正梅的脚步,他只认为是支书是个急脾气,却不知她为了村里的发展要争分夺秒。

稻田养鱼、蔬菜种植、刺绣产业、山鸡产业、蓝莓产业,都是在王正梅患病后几乎同期推进的项目。

清早她家的灯亮得最早,晚上她家的灯熄得最迟,往往凌晨走访完回到家,还要做规划、填资料。

她用有限的精力,换取村里更快的发展。

在熬了一整年后,王正梅在今年6月支撑不住,病倒在工作岗位上。

从丹寨县人民医院,再到凯里市人民医院、贵州省人民医院,王正梅最后的3个月虽然都在病床上,但她的心却一直都牵挂着雅灰村。

“在凯里住院时,正是她疼痛难忍的时候,但她却一直让我回村,蓝莓基地17万6千元的务工费还没有发放给村民,账册被她锁着。”徐奉波说。

熬不住她的软磨硬泡,徐奉波只得请个看护照顾她,自己赶回村里帮助村委会发放劳务费。

就在她重病在床,去世前的一周,她依旧在清醒的日子通过电话询问蓝莓基地的建设情况。

点开王正梅的微信朋友圈,只有最后的一两条透露出患病的信息,而更多的,是自己心路历程的表达。

3月12日——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只有坚持走下去……

4月15日——别人的周末是周末,我的周末是田边地角;

5月22日——人生,就是磨难在枝头上,被晾晒成了坚强。既然认准了一条道路,何必在乎前路……

王正梅也有着强烈的求生欲望,但坚毅的性格让她从来没有叫过苦、喊过痛。

“从住院以来,她只有去世那天早上熬不住病痛,在病床上喊了半个小时的痛,其他时间,都是一副笑脸。”

回忆起爱人被病痛折磨的点滴,徐奉波的眼眶中全是泪水。

正是这份坚强,让她在重病之时,依然坚守在岗位上。

“这是我的工作,老百姓选了我,我就一定要做好!”正是怀着这样朴实的信念,王正梅用干事创业的激情,点燃自己最后的岁月,为苗岭上的父老乡亲,奉献出所有的力量。

凌寒盛开傲苗岭,零落成泥香如故。如今,在丹寨县雅灰乡的苗岭高山上,王正梅短暂的一生,成为老百姓争相传颂的脱贫传奇;她的故事,化作脱贫攻坚最坚实的精神力量,推动着乡亲们继续奋进。(记者 李中迪)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