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炼优质校项目建设经验_优质校建设方案_优秀学校经验介绍

中小学管理

探究教育之真,彰显人性之善,发现管理之美。

北京市海淀区作为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实验示范区,形成了区级层面的项目实践模式及工作机制。

优质校建设方案_提炼优质校项目建设经验_优秀学校经验介绍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育人为本导向的课程实施及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成为必然,广大一线教师面临诸多新挑战。2014年9月,北京市海淀区加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以下简称“课程中心”)“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以下简称“深度学习”项目),并成为项目实验的示范区,承担起先行先试、创造经验的任务。经过近七年的探索,项目实验从开始的初中学段、六个学科和三所实验校,逐渐扩展到覆盖小学到高中所有学段、所有学科和区内大多数中小学校。在实践过程中,项目团队聚焦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深研学科育人价值,学习深度学习的理论,探索单元教学的基本流程及实践模型,逐步形成区级层面的项目实践模式及工作机制,取得了丰富的阶段性成果。

提炼优质校项目建设经验_优质校建设方案_优秀学校经验介绍

01

区域统筹,

整体推进项目研究与实践

课改的关键是改课。“海淀区中学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立项后,海淀区将其作为全区推进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区教委和区教师进修学校从区域层面整体统筹、规划和实施项目,使其有序高效开展。遵循“研训整合、试点先行、逐步拓展、持续改进”的工作思路,海淀区将项目的教师培训与区域学科教研整合,选择实验学校和实验学科,从实验学校重点学科的常态课教学探索和改进切入,研发单元教学样例,再逐步拓展和深入。项目实践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建立区级学科团队,探索单元教学的内涵及要领。项目实施的第一年,我们组建了学科核心团队,成员包括区学科教研员、高校学科专家及学科骨干教师。在参加课程中心的集中培训后,学科教研员带领小团队研讨学习,深度理解学科本质,聚焦单元教学的实践要素,开展选择单元主题、确定单元目标、设计学习活动、持续性评价的系列研讨和教学实践,初步形成深度学习的学科教学案例,逐步提高对单元教学的认识和理解。

第二阶段,聚焦教学关键问题,探索素养导向的教改实践路径。项目实施的第二年到第四年,我们逐步增加实验学段、学科和学校。区教研探索以项目为载体的跟进指导机制,各学科聚焦深度学习教学的关键环节,调研分析教师教学实然情况,梳理提炼教学改进关键问题,深入课堂开展行动研究。项目组通过问卷测查、学生访谈、教师访谈等方式进行调研,探索出基于教研共同体的“学习-实践-评价-反思-改进”一体化教学与教研路径。

第三阶段,全面深入常态实施,推进教学与教研的一体化实践。项目实施后期,我们将深度学习理念融入常态课教学。各学科将深度学习教学改进案例与学科教研课程进行一体化设计和实施。教研主题聚焦核心素养导向的深度学习教学策略,教研内容围绕深度学习教学实践模型各要素逐层展开,教研形式体现众筹众研、多方互动。一体化的教学与教研实践为多层级、立体化开展教师培训提供示范和引领。

优秀学校经验介绍_提炼优质校项目建设经验_优质校建设方案

02

学科协同,

深研单元学习设计与实施

海淀区在课例研究过程中探索教学改进路径,逐步形成“学科协同推进、研究实践并行”的区域教研机制。

1. 从“内容单元”到“学习单元”,深入理解单元教学的价值及内涵

深度学习强调单元教学,以单元的视角来备课、上课。从“内容单元”到“学习单元”是深度学习的重大突破。“内容单元”是单纯站在课程内容组合的角度教学,而深度学习强调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通过学生和教师、学生和学生、学生和环境之间深入互动,经历相对完整的学科认识活动或问题解决过程,进而实现相应学科核心素养的进阶发展,即单元的本质内涵是学生的“学习单元”。

这样的突破对于教师来说,仅仅通过文献查阅、听讲座是难以深入理解的,必须亲身经历单元教学核心问题及其解决过程才有可能实现。这些核心问题包括:如何将课程标准中要求的学科核心素养具体化为单元学习目标?哪些课程内容能够承载素养发展的单元学习目标的达成?学生要经历什么样的挑战性任务能够实现目标?如何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目标达成情况进行持续性评价?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地经历、反思这样的教学,才能真正理解“单元”是素养导向的课程实施基本单位,是学生学科素养发展目标落实的基本单位,从更系统和全局的站位来思考教学,并逐步落实在日常的教学中。

提炼优质校项目建设经验_优秀学校经验介绍_优质校建设方案

2. 从“课例研发”到“课例研究”,持续完善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

项目初期,研发课例起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当学科教学实践增多、课例增加后,我们开始深入常态课堂开展课例研究,对核心内容逐个突破,由点到面,逐渐深化和拓展单元教学的实践经验。这些实践有利于教师整体理解深度学习的要义,把握实施的关键。素养导向的学习目标、引领性学习主题、挑战性学习任务、持续性学习评价是“深度学习单元教学实践模型2.0”的四个核心要素。从主题确立、目标细化和分解,到任务的设计,再到评价方案的制定,教师在单元教学中要保证四个要素的一致性。深度学习单元教学有助于教师深入思考和挖掘具体学科课程内容的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价值,思考学科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内涵及外在表现、水平划分及评价指标等。

课例研究过程中,我们以学科课程标准中要求的核心内容为切入点,以两个基本问题“学科核心知识的素养发展价值是什么”“如何通过单元教学实现核心知识的素养发展价值”为驱动任务,针对重要的课程内容,开展多轮次单元教学设计和实施的持续改进。每一轮改进中,教师对深度学习的关注点不同,解决的教学关键问题也不相同,因此,每一轮改进都有其独特价值,都能够加深团队对深度学习的内涵理解,丰富相应的教学策略。

例如:在高中化学必修课程“离子反应”单元教学中,课例经过四轮次改进,每轮次的教学基本信息及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点如表1所示。

优质校建设方案_提炼优质校项目建设经验_优秀学校经验介绍

经过四个轮次的教学改进,单元教学主题从最初的“微观角度认识水溶液中的离子行为”转变为“食盐精制—微观认识电解质及其在溶液中的反应”,体现了团队对离子反应素养发展价值的认识深化。

03

三级联动,

分层分类构建教学共同体

1.“三级联动-深度教研”,打造区域特色教研模式

“三级联动-深度教研”是海淀区的特色教研模式。通过“区域-联片-学校”三级教研联动,区级教研统筹组织、专业指导,发挥联片和学校教研的自主性,满足了区域、学校、教师发展的真正需要,实现分层分类教研指导,提升教师教学实践能力。深度学习项目促进了三级联动教研的深度和广度,学区、学校结合学生及教师实情,在不同层面构建了教学共同体,为教学研究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

2. 建设“学科教研基地”,充分激发学校活力

为满足学校差异化发展需求,扭转年级组管理体制下学科校本教研的弱化局面,2015年海淀区启动“学科教研基地”建设项目,这是区级教研的延伸和补充,是打通区教研到教师课堂“最后一公里”的通道。海淀区建立了首席教师领衔的“双微驱动”工作机制,“首席教师”带领本校的“微团队”,以本校深度学习的“微项目”为载体,教学与教研相伴,专业地支撑了各学科基地的内涵建设。

3. 典型示范引领,实现学校的集群化内涵发展

实验校在区域教研、联片教研中示范教学设计和改进的思路方法,利用研究课展示单元整体教学的关键课,引领其他学校。小学、初中、高中学科形成了深度学习项目学科骨干团队,将深度学习理论融入实践,提炼出学科教学策略体系,引领全区学科教师持续跟进。其中小学数学、语文、英语,初中数学、语文、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等学科的教研员及部分骨干教师,多次承担课程中心深度学习项目实验区的学科指导任务,在项目的实践推广中发挥了重要的示范作用。

优质校建设方案_优秀学校经验介绍_提炼优质校项目建设经验

04

成果升级,

推动学科教学与教研的整合实施

经过近七年的研究积淀,各学科均形成多个覆盖学科核心内容的优秀案例,相应的案例资料包括教学设计文本、教学课件、课堂实录及学习资源,部分案例已被收入深度学习项目学科教学指南,同时也被转化成海淀区的学科教研课程。

海淀区“5+M+N”学科教研课程的规划及实施是“三级联动-深度教研”的核心关键。教研员将深度学习项目实践与区域“5+M+N”学科教研课程整合,实现项目与区域教研的深度融合。“5”指面向全体教师的必修课程,满足全体教师需求,夯实共同基础;“M”指选择性必修课程,教师根据自身兴趣和专长进行选择,以体验、互动的工作坊研修为主;“N”指任选课程,在校本层面以“学科开放日”等活动形式展开,发挥学校教研组的自主能动性。表2为海淀区学科教研“5+M+N”课程结构表样例。

优秀学校经验介绍_提炼优质校项目建设经验_优质校建设方案

教研员以“深度学习教学实践模型2.0”为抓手,开展系列探讨。“5”必修课程中,以深度学习单元教学课例为示范,聚焦学科育人价值分析、素养导向的“教-学-评”一体化实施的教学特征及策略,解决教师在深度学习教学理念层面的问题。“M”限选课程中,围绕具体的学科课程内容,探讨学科育人价值的教学实现途径,通过浸入式工作坊持续开展新的教学案例研发,解决教师深度学习教学实践层面的问题。“N”类任选课程中,引导教师开展适应本校学情的单元教学案例校本化实施,解决教师深度学习教学行为层面的关键问题。

通过一体化学科教学与教研的整合实施,越来越多的学校自愿加入项目,学科教学团队的规模逐步增大,项目课例的内容主题涵盖越来越全面,也带动了区级教研、校际联片和校本教研的内涵发展和形式转变。在2020年初的中小学线上教学期间,项目团队基于已有的实践成果研发《海淀区中学学科线上教学评估标准1.0版》,指导教师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探索技术支持下的深度学习教学策略,研发了系列的线上教学及教研资源。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海淀区学科建设2.0行动计划”再次助力区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示范校建设,“深度学习2.0行动”是其中的核心任务之一。未来,项目团队将聚焦“技术赋能深度学习”“以课例研究为载体的教师自主反思和发展”“多样化评价促进素养导向的教-学-评一体化实施”等主题,持续开展区域实践。

优质校建设方案_提炼优质校项目建设经验_优秀学校经验介绍

(来源:《中小学管理》2021年第7期 · 本刊视点,作者/罗滨、陈颖,单位: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

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

提醒广大科技辅导员

戴口罩 勤洗手 少集会

不给病毒可乘之机!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