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 总第 463期 08 曰 L — t ■ 13年前 ,安徽省毫州1市谯城区十河镇大周村村 民田先锋是村里种植大棚蔬菜第一批 “吃螃蟹 ”的 人。如今 ,富裕起来的他被村民选为村干部 ,成了村 民的致富带头人。 “传统种植模式行不通了 ,想有好收益 ,必须提 高技术含量。”田先锋说 ,大周村还拥有独特的旅游 优势,他们准备把种植和旅游结合起来 ,让村民获得 更大的收益。 蔬菜大棚成为村民 “聚宝盆” 3月的一个上午,在谯城区十河镇大周村 ,村民 田先锋正在温室大棚里把一个个苦瓜小心地放在采摘 篮里 ,在黄瓜拔秧后 ,苦瓜开始 “接班”,成为大棚 里的 “主角”。据介绍 ,这些苦瓜将以两元一斤的价 格销往周边地区。 “苦瓜行惰好的时候 ,~斤差不多可以卖到三四 元。”田先锋说 ,因为天气不太好 ,这几天苦瓜的行 ’ f青也不好 。即使如此 ,这一个大棚的苦瓜应该能卖两 三万元钱 。加上前期黄瓜卖了四万元 ,一个大棚一年 的收入达到六七万元 。这并不是收入最高的。去年有 的村民一个大棚收入了约九万多元 ,差点的也能收入 四万多元。 据介绍 ,现在大周村共有 38个可以控温的温室 大棚 ,还有数百个阳光大棚,生产的黄瓜、番茄、苦 瓜、辣椒 、马铃薯五个品种先后都通过了农业部无公 害农产品认证。

科学种植获得好收益 在搞大棚蔬菜种植方面 ,田先锋是村里第一批 “吃螃蟹 ”的人。2004年 ,在村干部的带领下 ,他们 几户村民到外地学习大棚蔬菜种植经验 ,准备在村里 种一些反季节蔬菜。 “因为我上有老、下有小 ,出去打工走不掉 ,种 传统 的作物又没有大收益 。当时也觉得种大棚蔬菜 挺好 。”田先锋说 ,当年他投资了 5万元,建了温室 大棚~1 : 31 31 9光棚共 3个 ,种植了西红柿、豆角、黄瓜 等蔬菜。 因为没有大棚种植经验 ,他们还从外地请来了一 位专业人士进行指导 。然而,第一年的效益并不好。 “虽然有人指导 ,但我们 自己不懂 ,心里没底 , 一看到有虫了 ,就赶紧打药,结果很多菜不是被虫吃 了,而是被药打毁了。”田先锋说。有了第一年的教 训 ,他们不断外出学习,掌握的种植技能越来越多, 蔬菜的品质也来越好。 2010年 ,在专家的指导下 ,田先锋他们把秸秆 反应堆技术引进到大棚种植中来 。 “就是将玉米秸秆 粉碎后 ,埋入地下 ,既当肥料 ,还能释放出二氧化 碳 ,满足蔬菜需要。”田先锋介绍到 ,蔬菜不需要打 药 、上化肥 ,产量也明显提高 。更重要的是 ,蔬菜的 品质也更好了。 一 哪 一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