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黄平实践新篇章!
城市管理人人抓,和谐黄平靠大家。美丽乡村鸟语花香,美丽庭院世外桃源。摒弃婚丧陋习,倡树文明新风。法治乡村你我共建,和谐生活万家共享。
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共筑反奸防谍钢铁长城!
秋风送爽,红薯飘香。眼下正是红薯成熟的季节,近日,上塘镇桂花村的红薯迎来了丰收,新挖出的红薯堆满了田垄,个个体态饱满、颜色鲜亮,村民们忙着捡拾、装袋,田间地头呈现出一幅产业兴、秋收忙的美好景象。
“我今年种了50余亩红薯,亩产4000斤。订单种植、保价收购给我吃了‘定心丸’,预计能够增收20万元左右。”种植户罗光琴算起了今年的丰收账,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红薯种植具有周期短、效益高,不仅帮助红薯种植户提高了收入,而且劳务带动能力强,能够为周边的农户提供季节性务工机会。很多农户会选择做完自家地里的农活,就去基地打工挣钱,还可以学到很多实用性技术。
“每天来干活的有十多个人,一天有100多元的收入,大家基本都是周围的村民,不用离家太远就能赚到钱,比外出打工强很多。”正在捡拾红薯的潘大英说。
发展特色产业是实现农业高效发展、农民快速增收的有力抓手。近年来,上塘镇紧紧围绕“发展特色种植、打造一村一品”发展思路,充分发挥当地土质肥沃的资源优势和气候条件,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特色农业发展上下足功夫,做优做强红薯、冬桃、太子参等特色产业,科学引导广大种植户走高、精、专、优之路,着力构建“一村一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扩大种植规模,积极延伸产业链条,拓宽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坚持走品牌化、科技化、产业化发展之路,做大做强地方特色农业品牌,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将红薯种植打造成更多农民增收致富的‘甜蜜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谈及今后的打算,罗光琴信心十足。
作者 | 黄锡花
编辑 | 潘虹
网络编辑 | 杨玲惠
编审 | 杨忠
核发 | 赵军
投稿邮箱 | hpxxwzx@126.com
✩✩✩✩
得分: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