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讯 李店村位于开封杞县傅集镇东6公里处,在开封市和商丘市交界处,有开封东大门之称。该村有1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73户2891人。村有中共党员43名,村民代表41人,耕地面积3177亩。主要农作物有大蒜、小麦、辣椒、玉米。2014年被定为贫困村,2017年脱出贫困村序列。李店村在集体经济、养殖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精神文明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发展集体经济带动脱贫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有利于稳定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一步增强农业的发展后劲,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农村党支部要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必须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有了必要的物质基础,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实践证明,有了集体经济的支撑,更有利于改善农村的办学条件、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农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兴办公共福利事业,更有利于有效地破除陈规陋习、树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新的社会风尚等。

李店村深知发展集体经济的重要作用。为壮大集体经济,该村在光伏发电项目、土地流转种植金银花项目、大蒜仓储项目等方面进行了投资,并取得不错的效益。其中,光伏发电站投资44万元,每年收益3万元到5万元;20亩金银花种植项目中的年土地租金收益1万元;大蒜仓储项目投资30万元,每年收益5.25万元。

杞县民政局驻该村第一书记宗军建说,目前,村里有10名低保户、7名五保户没有脱贫。他们除了有将光伏发电项目收入的分红外,村里投资的大蒜仓储项目收益的10%也分给了他们。“目前,村里的低保户、五保户大多是60岁以上的老人,他们的劳动能力不是太强。因此,村里对他们的扶持力度比较大。考虑到他们的劳动能力有限,村里今年规划了180亩地的用来建设丝瓜大棚,村里替他们干活儿,收入为他们分红。”宗军建说,通过多次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流转的180亩土地已经确定,正在准备建设。

在已经脱贫的村民李国涛家里。他告诉记者,前些年,他每年都是出去打工,家里小孩儿比较小,生活比较困难。2013以后,村里考虑到他家的实际情况,通过光伏项目为他分红,并另外为他安排村里的公益性岗位,想方设法让他增加收入。目前,他大女儿已经大学毕业上班,二儿子已经上技校,小女儿已经读高中,生活上已经比好了很多。“原来,每年出去打工收入不稳定,赚不了多少钱。家里有五亩地,通常种一些大蒜和玉米,也赚不了多少钱。经过村里协调,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也脱了贫。由于我的身体不太好,我今年还向村里提出申请——村里的大棚建好之后,我也想承包一些大棚,向小康迈进。”李国涛笑着说。

乡风文明建设聚人心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扶志”,就是要把要我脱贫转化为我要脱贫,增强农户脱贫增收的主观能动性。“扶智”,就是要从教育、技术、信息流通渠道拓展等方面,培育有科技素质、有职业技能、有经营意识与能力的新兴知识化农民,以开拓致富门道,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乡风习俗是一个地域的生活文化,是一个地方的居民对待生活、对待家庭、对待社会等方面的习惯,乡风好不好,直接影响村民的生活方式和能不能脱贫、会不会返贫。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讲,文明乡风也是推进脱贫攻坚的重要方面。

李店村党支部书记马守卫介绍,在全面脱贫奔小康的路上,该村为提高村民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依托组织建设、基础设施的完善和高标准的文化广场等,大力推进移风易俗、乡风文明建设工作,并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工作中,紧紧围绕脱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脱贫的总方针。严格组织生活的开展,每个月开展“5+N”主题党日活动,认真搞好三会一课,对于村里的大小事务进行四议两公开;抓好班子队伍建设,每周开例会,组织两委人员对脱贫、党建等方面的工作进行交流;完善基础设施,对全村路面进行全面硬化。对广场进行升级改造,对下水道进行维修。另外,还拓宽村里到商丘睢县的路面。同时,还对全村进行网格化管理:村里设置五个大网格,41个小网格,做到管理无缝对接。近期,该村还要开展户户通建设,对路面进行全部硬化,并准备申请市级文明村。

“良好的生活习惯是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之一。李店村在加强党组织领导、完善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先后开展好媳妇、好婆婆、文明家庭、最美庭院等评选活动。”马守卫说,活动开展后,还进行了好婆婆、好媳妇、最美庭院、文明家庭、优秀网格长、优秀志愿者服务贡献奖、脱贫光荣户、敬业公益性岗等先方面的表彰活动。通过表彰活动的开展,发挥模范的示范作用,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同时,该村还广泛开展关爱“空巢老人”“接老人回家”“敬老孝老”爱心饺子宴等活动,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孝亲、家庭和睦、邻里友善、敬业奉献的传统美德,引领更多的家庭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文明创建活动中来,以活动为契机,努力让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村里还成立了一个腰鼓队儿。晚上,村民们在广场上唱歌、跳舞,非常的开心。为提升村民们的舞蹈水平,村里还专门儿请专业的人员到广场上对大家进行指导。”马守卫说,乡风文明建设的开展,凝聚了人心、提振了信心,并引导村民养成了积极向上的生活习惯,让大家的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收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养殖业增加农户收入

消费日报网讯 在壮大集体经济、抓好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李店村还通过培育和壮大养殖企业,带动贫困群众致富增收。来到村里的杞县金马禽业养殖专业合作社(简称金马禽业),在金马勤业的养鸡场里,种鸡区、孵化区等区域的厂房内卫生干净、各种设施齐全,石美菊和工友正在给母鸡进行人工受精。“家里没有脱贫以前,由于需要照顾小孩儿,我不能外出打工,光指望俺爱人一个人在外打工,家里收入很少,生活也比较拮据。”石美菊一边和工友熟练地给母鸡进行人工授精,一边说,去年11月份,村支书介绍她到养鸡场来打工,每个月收入3000多元,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并实现了脱贫。

据介绍,金马禽业是一家集蛋鸡、肉鸡养殖及肉鸡孵化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公司注册资金1000万,拥有固定资产2000万元,每年出售817鸡苗3500万只,年销售肉鸡47250吨。多年来,该公司坚持围绕农业办企业,办好企业促农业的发展方向,从小到大,走出了一条肉鸡孵化、生产为主,产业化链条逐渐延伸、企业效益连年增加,养殖规模逐年增大,并且带动方圆村民养殖肉鸡200多户,带动500人左右致富。目前,仅李店村就有6户贫苦户在该合作社务工。

当天下午,说起村里的变化,72岁的村民江青治说,前些年,他家里因病致贫,生活困难。在他家最困难的时候,是党和政府给了他们温暖和力量,驻村第一书记和村两委干部经常到他家里嘘寒问暖,为他家解决了低保问题和残疾人补助问题。另外,他儿子所在的单位也对他家伸出了援助之手。前几年,他家成功脱贫,把以前的账还完以后,又在2017年盖起了楼房、还购置了小汽车等。“前些年,不光是俺家里穷,村里其他家也不富裕。现在,村里基本上都盖上了楼房,俺家也建了楼房。现在,我们不管走到哪里,一说自己是李店人,都感到自豪。” 江青治说,今日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如今,他时常告诉自己的儿孙要永远跟着共产党走,为社会主义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叶中林)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