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大棚网纹甜瓜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选择、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大棚网纹甜瓜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十)

GB/T 16715 瓜菜作物种子 瓜类

NY 525 有机肥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NY 5109 无公害食品 西甜瓜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网纹甜瓜

网纹甜瓜是厚皮甜瓜亚种的一个变种,果实成熟时表皮布有均匀的、凸起的网状裂纹,果肉质地绵软,口感、风味优良。

4产地选择

4.1产地环境

符合NY/T 5010的规定。

4.2选地要求

宜选择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排水性好、有机质含量2%以上,近2年~3年未种过葫芦科作物,或经水旱轮作、短期休耕的田块。

5栽培技术

5.1品种选择

选择对环境适应性强、品质优、商品性好、符合市场消费需求,并通过农业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的品种。

5.2栽培季节和设施

春季栽培一般1月下旬~2月上旬播种育苗,2月底~3月上中旬定植;采用“大棚+小拱棚+地膜”多层覆盖栽培,并视外温情况适时在小拱棚上加盖一层无纺布保温。夏秋季栽培一般7月中旬播种育苗,7月下旬定植;采用大棚栽培,前期气温较高,要适时盖遮阳网遮阴降温,后期若夜温低于15℃,应闭棚保温。秋季栽培大棚四周宜覆盖22目~25目防虫网。

5.3育苗

5.3.1 育苗设施

播种前30 d以上准备苗床,宜在玻璃温室、塑料大棚内进行。春季应配有电热丝加温,每平方米苗床功率100 W~120 W,夏秋季应配有防虫网、遮阳网等。

5.3.2 种子质量

种子质量应符合GB/T16715规定。

5.3.3 浸种催芽

将干种子用55℃~60℃ 热水浸泡15 min~20 min,并不断搅拌,再转入30℃温水中浸泡4 h后捞出沥干,置于30℃恒温箱中保湿催芽至露白。

5.3.4 育苗基质

提倡使用商品育苗基质。

5.3.5 播种

将准备好的基质装盘、浇透水。采用50孔或72孔穴盘。将催芽露白的种子胚根朝下平放于穴盘中,每穴1粒,再覆盖1.5 cm基质。春季宜贴面覆盖透明地膜、加盖小拱棚保温,夏秋季覆盖遮阳网降温。

5.3.6 苗期管理

5.3.6.1 温度控制

出苗前,苗床温度以30℃~32℃为宜;春季育苗嫩芽顶出土表后立即除去贴面的薄膜,逐渐降温至白天25℃~28℃、夜间15℃~20℃;真叶展开后适当提高苗床温度,白天不低于20℃、夜间不低于15℃;定植前5 d~7 d降温炼苗,以接近定植田温度为宜。夏秋季育苗时白天温度不高于35℃,定植前适当降低温度。

5.3.6.2 水肥管理

出苗后以控水为主,秧苗不萎蔫不浇水。必须浇水时,春季宜在中午前后进行、夏秋季宜在早晨进行,每次浇水须浇透。商品基质育苗一般不需追肥。春季育苗时若有缺肥症状,可根外追施0.1%复合肥。

5.3.6.3 病虫害防治

苗期主要有猝倒病、蔓枯病、蚜虫等病虫害,应及时防治。

5.3.7 壮苗指标

苗龄一般春季30 d~35 d、夏秋季7 d~10 d,子叶完整,具2片~3片真叶,下胚轴矮壮,根系发达,无病虫害。

5.4定植前准备

5.4.1 整地作畦

定植前30 d以上准备好大棚,深翻地,精耕细耙,深沟高畦,畦高30 cm以上。8 m棚种4畦,每畦定植2行,畦宽100 cm~120 cm,沟宽80 cm,株距45 cm~50 cm,畦面铺设2条滴灌带,并覆盖地膜。

5.4.2 施基肥

结合整地每亩(667 m2)施商品有机肥200 kg~300 kg、腐熟菜饼50 kg、磷肥25 kg~30 kg、45%三元复合肥20 kg~30 kg。有机肥质量符合NY 525要求。

5.5定植

5.5.1 定植时间

春季选晴暖天气定植;夏秋季选阴天或晴天傍晚定植。

5.5.2 定植方法

每亩(667 m2)种植1200株左右。定植时调节滴灌带位置,使滴灌带距离秧苗基部5 cm~8 cm,定植后人工浇足定根水(含生根液800倍液和99%惡霉灵1000倍液),一般0.5 L/株,然后扶正秧苗,地膜覆盖栽培的应用泥土封闭定植口。

5.6田间管理

5.6.1 温湿度管理

春季栽培定植后一周内不通风。大棚内温度白天保持28℃左右、夜间不低于15℃。坐果后15 d左右开始发生竖网纹时,严格控制土壤湿度、降低大棚空气湿度;5 d~7 d后开始发生横网纹,需高温高湿环境,上午棚内温度以30℃~38℃为宜、湿度保持在90%以上,每天上午10:00左右开始以5 cm/30 min为一标尺,逐步卷起大棚裙膜通风,防止干湿急剧变化导致果面产生裂纹脓,通风的同时需保持棚内白天温度不低于30℃。网纹结束后,保持白天温度不超过35℃,夜里不低于15℃为宜,并以此温度指导棚内通风。夏秋季栽培不要求高温高湿,前期需勤通风,后期根据温度情况开闭棚。

5.6.2 植株管理

5.6.2.1 整枝

植株具5片真叶时,去除叶腋处发生的侧枝,之后除了结果部位保留结果枝外,及时整枝,并摘除卷须。

5.6.2.2 吊蔓

植株具8片真叶前后,用直径不小于3 mm的尼龙绳牵引瓜蔓,调节80%植株的生长点至同一高度。

5.6.2.3 确定坐果节位

选植株12节~14节的3个子蔓为结果枝,12节以下及14节以上的侧枝及时摘除。

5.6.2.4 打顶与摘心

结果枝开花前3 d~4 d摘心,留2片真叶;主蔓在结果枝以上保留13片~15片真叶后打顶,坐果后及时打顶。

5.6.2.5 促进坐果

采用蜜蜂授粉或人工授粉。蜜蜂授粉可在开花前3 d~4 d棚内放置中蜂或意蜂1箱。温度较低时用0.1%氯吡脲按使用说明点花保果。人工授粉和点花均需在瓜柄系上标签,标注授粉日期。

5.6.2.6 留瓜

幼瓜约鸡蛋大小时,用特制挂钩或尼龙绳择优吊瓜,确保吊好的幼瓜无任何损伤,摘除其余幼瓜,及时摘除雄花和其它子蔓。

5.6.2.7 套袋

授粉后25 d前后进行。可将A3纸大小牛皮纸等剪一缺口,后穿过瓜柄,罩在瓜上方,用订书钉固定缺口成伞状。

5.6.3 水分管理

定植后15 d内一般不需浇水,以促根系生长,可每日上午9:00前观察小拱棚内植株叶片边缘是否有水滴,若无,需浇水。结果枝开花前2 d~3 d利用滴灌带滴水一次,滴水时间10 min。坐果后18 d~25 d不宜滴水;坐果后25 d~30 d需适当增加水分供应,之后可结合追肥滴水1次~2次;采收前15 d禁止给水。

5.6.4 追肥

施肥符合NY/T 496规定。根据植株长势,每亩(667 m2)在授粉后7 d(幼果鸡蛋大小)和22 d(第一次裂网纹结束)左右追施水溶性肥料(N:P:K=20:20:20)3.0 kg~4.0 kg各一次;之后追施2.0 kg~4.0 kg高钾中氮低磷水溶肥(如16-8-34+TE)2次,两次间隔5 d~10 d;坐果40 d后停止土壤追肥,必要时可叶面追肥。

6病虫害防治

6.1 主要病虫害

病害主要有白粉病、蔓枯病等,虫害主要有蚜虫、蓟马、烟粉虱、瓜绢螟等。

6.2 防治原则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技术,合理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将有害生物危害控制在经济允许阈值内。

6.3 防治方法

6.3.1 农业防治

选用抗(耐)病优良品种和无病种苗。及时清理残枝败叶、病株和杂草等,保持田间清洁。深翻晒垡,深沟高畦,严防积水。合理密度,科学排灌和施肥。

6.3.2 物理防治

采用防虫网隔离及杀虫灯、昆虫性信息素、色板等诱杀害虫。夏季采用高温闷棚等方法土壤消毒15 d~20 d防治土传病害。

6.3.3 生物防治

保护和利用天敌,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使用生防菌剂、微生物制剂等预防病虫的发生。

6.3.4 化学防治

农药使用按GB/T 8321和NY/T 1276的规定执行。选用已登记的农药品种,避免长期使用单一农药品种;优先使用植物源农药、矿物源农药及微生物源农药。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禁止使用的农药种类和主要化学防治方法见附录A。

7采收

根据不同品种特性及授粉坐果日期,推算采收时间。当坐瓜节位叶片明显焦枯时,抽样品尝和测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到或超过15%、且具固有的风味时,为采收适期。采收宜在晴天上午、叶面水分干后进行,果柄上保留一段成“T”字形侧蔓。宜单层放在箱内,置室内贮藏。一般采收5 d~7 d后品质最好,食用前冰箱冷藏下风味更佳。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