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新闻网讯(□记者 杨靖 周文聪 许洋)
三伏天,记者驱车到文昌湖区,找寻一位据说在当地掀起了种植业“内卷”的农民——吴元礼。
早上8点半,车子开进淄博文昌湖广源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老吴已在路边等待。原本以为他该是戴草帽卷裤腿儿的模样,不曾想老吴专门换好了衬衣西裤,见到记者就迫不及待想将自己的成果展示一番,也想倒倒苦水说说不易。
日出而作,日落却不息
老吴的合作社并不只有葡萄,“我啥也种,一年到头咱都闲不住。”老吴带记者先进了他的玉米地,老吴媳妇儿早就在帐篷里煮好一锅玉米等着我们,“光听我说不行,你们得亲口尝尝。”记者掰开一个玉米咬入口中,确实入口甘甜,像是小时候吃过的那种味道。
老吴在自己打下的这片“江山”挥斥方遒,他的衬衣已经湿透,而我们的摄像记者在地里拍了几分钟的素材也已是汗如雨下。这时,地里还有农民在忙着收玉米,老吴说,这是常态,平常这个时间他也得在地里干活,汗就随它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此时的画面,正是诗句的真实写照,辛苦的又何止于此。
每年的5月至10月,对老吴一家子来说都是最忙的时候。“我和老婆基本都是干到晚上9点、10点才回家,睡个觉第二天一早再来,孩子放暑假回来也得干农活。”老吴此言应是不虚,单是看他们两口子早已晒黑的肤色和田间休息室的折叠躺椅,就知他们是“不着家的人”。
掀起葡萄种植“内卷”
说话间,附近村民刘凤芝带着小孙女前来买玉米,要了个塑料袋就下地掰去了,熟门熟路一看就是常客。“为啥非要到这里买?”记者问道。刘凤芝坦言,老吴家的玉米比商店卖的口感好,家里人现在都吃这里的玉米,“今天还是俺小孙女吵着要来的。”
口感好是老吴家农产品最大的卖点,他也有自己的秘诀。
“最初还只是想提升葡萄的口感。”老吴说,六年前自己刚开始成立葡萄合作社时,葡萄的价格每斤不到2元,老百姓辛辛苦苦一年,也赚不了几个钱。心痛之余,他就开始想办法改善局面,下决心从改善葡萄口感与品质做起。
葡萄合作社里有间屋子,墙上挂着老吴和几位农业专家的合影,十分显眼。几张照片隐藏着他成功的“杀手锏”和背后的辛酸。
为了弄清如何改善口感,老吴想尽办法动用自己的一切人脉,最终求助到了省农科院和中国农业大学的专家。专家们有的从土壤肥料上帮忙想办法,有的从管理技术方面提出改良意见,经过反复考察求证,最终大家一致建议老吴将葡萄做成富硒产品。专家帮助调制含硒元素的营养液,老吴根据葡萄生长规律喷洒在叶面上,让葡萄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在改善口感的同时更具营养价值。
有了专家的科学指导,第一批富硒葡萄很快就种植成功了,可现实总要给人浇点冷水。
“第一年富硒葡萄上市,卖6元一斤,老百姓根本不认可,觉得价格贵,还说我的葡萄甜是因为我往里面打糖水!”老吴当时很委屈,为了减少损失,自己都不敢说是富硒葡萄,只能与当地其他巨峰葡萄一样价钱出售了。
有着多年从商经历的老吴并没有就此气馁,第二年葡萄成熟,他换了销售方式,先让市民尝口感再说,慢慢积累口碑。现在广源葡萄合作社的葡萄一成熟就被抢购一空,根本不愁卖,跟着吴元礼干的农户们,年收入都翻了几番。
在种植道路上不断摸索
除了富硒葡萄,近几年吴元礼又承包了个l00余亩地,种植富硒小麦、小米、红薯、花生、西瓜等。
“很多生产商在制作面粉时,会把胚芽去掉,但胚芽是麦子里最有营养的东西,我从来不会去掉”“我的玉米只作为鲜食卖,为了让大家吃到刚掰下的新鲜玉米,我就把玉米分批种,隔几天种一批,这样玉米成熟时间也会间隔开”……吴元礼是个爱琢磨的人,自己的农产品早早就注册上了商标,周边农户觉得他人品好、有能力,都想跟着他干。客户因为他种出的东西品质好,也总想着到他这儿来买点什么。
老吴地里什么成熟了,就拍点图片视频发朋友圈,不少人看了朋友圈,从张店、淄川、周村等地结队赶过来采摘。老吴翻着朋友圈说,“今年刚加了个周村的朋友,我都不知道他的名字,但每次他都带着五六个朋友来,地里有啥他们就采摘啥。”
热爱可抵岁月漫长。老吴的朋友刘梓兵说:“农产品不属于暴利行业,都是一锄头一锄头干出来的。老吴就是喜欢钻研一些东西,每次跟他聊天,都觉得他脑子里想法很多。”
生活中,我们总爱给农民冠以“传统”“保守”的标签,可老吴早就成了种植行业里的弄潮儿。我们采访结束时,老吴又要去地里“琢磨事儿”了,不知道接下来他的“金点子”会落到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