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回看哦!
人们传统观念里的“优质学校”,往往与高分数、高升学率挂钩。2011年,上海启动的“新优质学校”项目,则为“优质学校”注入了更多内涵。
多年来,一所所普通公办学校在项目引领下,赢得了百姓的好口碑,秘诀何在?上海市新优质学校研究所所长汤林春做客“校长下午茶”时,为我们讲述了“新优质学校”诞生和发展的来龙去脉。
2009年,上海参加了OECD组织的PISA测试。在65个参与国家和地区中,上海在数学、语言、科学、解决问题等方面的单项得分及总分均位列第一,且高分段比较多,低分段比较少,处在“优质均衡”水平上。这说明上海基础教育“托底”工作做得好, 有一批名不见经传的好学校。上海的教育管理者们开始思考,能否将这些学校的办学经验加以总结提炼,带动更多学校发展?
好成绩令人瞩目,但仍存在的教育功利主义也不容忽视。2011年3月,上海市召开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五个转型——
在教育价值取向上,要从过度追求现实功利转向追求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价值。
在教育质量评价上,要从过度注重学科知识成绩,转向全面发展的评价。
在学生培养模式上,要改变高度统一的标准化模式,更加注重基于需求导向的培养。
在教师专业成长上,要克服单纯强调掌握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倾向,更加注重教师教育境界和专业能力的提升。
在教育管理方式上,要从单纯依靠行政手段,转向更加注重思想领导和专业引领。
在这样的背景下,有必要重新定义优质学校,寻找新时代基础教育公办学校的价值标杆和发展路径,“新优质学校”项目应运而生。
对比传统名校,“新优质学校”究竟“新”在何处?汤林春表示,“新优质学校”的关键特点在于理念新与内涵新,其坚守的核心理念是:回归育人本原。不片面追求高分和升学率,而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素养提升、精神状态等。
基于这样的核心理念,“新优质学校”项目在诞生之初,以“不择生源、不争抢排名、不聚集资源”的“三不”原则,筛选出首批43所市级项目校,并开展了地毯式调研,探寻这些学校“托底托得好”得经验。
汤林春介绍,十多年来,“新优质学校”项目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对新优质学校的基本概念、内涵、特征、操作路径等进行初步梳理,并通过举办工作坊,将前期调研提炼出来的经验回馈到更多学校的办学实践中。
第二阶段:围绕办学理念、育人目标、评价、师资、学校管理等学校办学的核心要素,推进集群发展。根据学校提出的瓶颈问题,将项目校匹配到相关集群,并以项目为抓手,推动学校的突破和发展。
第三阶段:聚焦找寻学校的发展路径,建立新优质学校成长营,包括创新突破营、优势带动营、擘画未来营、评估促进营等,帮助学校发现问题、突破瓶颈,挖掘优势、放大优势。
第四阶段:以《上海市新优质学校高质量发展引领计划》的提出为起点(点击查看相关报道),探索引领办学价值取向、引领育人方式变革、引领治理方式优化、引领师资队伍建设、引领信息技术赋能。
在十多年的发展中,“新优质学校”的“朋友圈”不断扩大,市级项目校数量已从最初的43所增加到128所。在数量增加的背后,汤林春强调,项目组开展新优质学校成长认证不命名、不挂牌,而是将新优质学校的理念、价值、内涵特征等和学校的发展现状进行验证和对照,并帮助学校找到新的增长点。
对新优质学校而言,成长,只有进行时。接下去,“新优质学校”将如何迈向高质量发展?汤林春圈出了四个关键词:
一是提升学生质量,就是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素养提升和精神品质提升。
二是创新驱动,要求学校在不超标准聚集资源的情况下,向内挖潜,针对学校内在的需要,根据学生发展的规律,寻找能使学生健康成长的办法。
三是提质增效,意味着绿色发展、协调发展,学校内在的运作机制应该是顺畅的,学校的资源配置应该是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
四是百姓满意,则是“新优质学校”项目始终在追求的。“办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这个口碑不是我们自己去说,一定是老百姓口口相传:这个学校是好的、是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帮助的。老百姓的口碑比金杯银杯都重要的。”汤林春说
图片由上海市新优质学校研究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