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以来,福建省经济强县晋江市开展大规模城市建设,总拆迁量超840万平方米,总征地面积达7.7万亩,截至目前已基本征迁完毕,实现了“零强拆零上访零事故”。有关人士认为,当地政府坚持“为民建城”理念;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制订科学方案,执行中“一碗水端平”;集中力量,以“组团”形式成建制包干;做过细的群众工作,以情征迁的“和谐拆迁”经验值得借鉴。
——坚持“为民建城”理念征迁不与民争利
“晋江的征地拆迁这么顺利,最主要是坚持‘为民建城’的理念,政府不考虑从城市建设中谋利。”晋江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局长张志铭说,在城市建设中,晋江市始终以民为本,让最广大的人民享受城市建设带来的实惠。
张志铭举例说,梅岭组团7000多亩土地中规划了近3/4的面积用来建设公园、人工湖、学校、医院、文化保护区等;磁灶组团将项目范围内最具商业价值的两个地块用于建设安置房,最大限度让利于民。
在征迁工作中,晋江市突出公益至上。一是注重公共配套,把大部分土地用于拆迁安置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如陈村片区的道路、广场用地达112.2亩,占总用地16.6%。二是在改建过程中注重文物保护。如在梅岭组团中规划了120亩“闽南民俗文化保护区”。三是采取就近安置的原则,不仅保留了原有的社区系统和人脉关系,而且让群众享受到优质的公共基础设施资源。
晋江市在征迁中不仅坚决做到“合法”,而且力求做到“合情合理”,最大限度地保障民生。为此,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保障拆迁户利益的措施,包括过渡租金补助、居住条件改善、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老人生活补贴、慈善福利扶助等。
“尽最大可能照顾低保户、五保户、住房困难户等特殊群体,是征迁工作能够得以快速推进的重要原因之一。”张志铭举例说,凡属住房困难户的可按低于成本价的最低价购买安置房,使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5平方米;凡属低保户、无房户的可按人均20平方米的标准保障其居住面积,房款根据实际情况予以减免;凡属单层住房户的不仅可免补差等面积置换安置房,而且可按成本价扩购等面积安置房。
——方案制订征求民意执行“一碗水端平”
“科学的征迁补偿方案是征迁工作顺利推进的又一关键点。”负责城北组团征迁的晋江市委宣传部专职副书记蔡晖说。
据介绍,在正式征迁之前,各组团指挥部、征迁工作组、征迁业务人员和法律专家就对方案进行充分讨论,确保方案科学合理。改变了以往“政府单方制定,群众被动接受”的传统模式,通过民意访查使拆迁户真正成为平等对话的对象。
蔡晖说,晋江这几年出台的每一份征迁方案,都是经过近百场不同规模的大小会议、数十次修改完善形成的,最大程度地尊重民意,吸纳群众提出的合理意见。记者在一份厚达30多页的方案中看到,大到产权确认,小到电话移机,都有详细规定。
“在拆迁过程中,如果标准前后不一,先搬迁的老实人往往吃亏,后搬迁的钉子户反而得利,将导致政府公信力受损,群众迟疑、观望,拆迁工作举步维艰。”蔡晖说,因此,在各个项目的征迁工作中,晋江市都确保补偿标准一以贯之。
据介绍,晋江市在征迁工作中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全面公示奖励办法、选房顺序号、困难户申请名单等征迁信息,接受拆迁户监督;对征迁过程中遇到的重大事项,特别是涉及群众利益的敏感事项都由集体研究决定;对征迁环节全程监督,保证征迁过程中的公正、廉洁。
“干部工作‘一碗水端平’,没人搞特殊,我们心里也就平衡了,大家都没意见。”池店镇东山西宅村拆迁户吴承志说。
——集中力量以“组团”形式成建制包干
晋江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黄春辉说,晋江市“和谐征迁”的一条重要经验,是在征迁过程中,集中优势力量,采取组团式推进、集团式攻坚,用打大战役的办法抓突击,用成建制抽调干部的办法包干分解责任、落实任务、推动工作。
黄春辉说,2009年,晋江市成立了“城市建设管理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亲自任组长,统筹解决全市城建过程中经营运作、人力资源配备等问题。下面分成九个组团,十个片区,均成立指挥部,每一个指挥部的总指挥、副总指挥均由市领导担任,并且从全市抽调大量精兵强将、业务骨干直接参与动迁工作。
据从晋江计生局抽调来的拆迁干部郑毅介绍,抽调的干部全部深入一线,全员参与征迁工作、参与项目落实。在工作中实行“三个三”,即“三包”:包管理、包进度、包质量;“三集中”,就是集中精力、集中人员、集中资源;“三同”,一同进村入户、一同做群众工作、一同在一线解决问题。
黄春辉说,正是由于这种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的做法,在干部队伍中形成了一种不甘落后、你追我赶、大干快上、力争一流的氛围。同时,广大干部在这一过程中,锻炼了意志、积累了经验,树立了群众观点,征迁工作也得以顺利推进。
——做过细的群众工作坚持以情征迁
黄春辉说,为顺利推进征迁工作,各个项目的征迁人员都坚持连续作战,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甚至到深夜一两点,许多征迁人员带病坚持工作。
“每一户征迁对象,征迁人员平均入户都要超过10次,有的甚至走访数十次释疑解惑。”晋江市文体新局干部吴艺敏说,“被拆迁户对房子都有感情,跟他们打交道最重要的是将心比心,换位思考。”
“我们住老祖宗的房子习惯了,刚开始不想搬。干部们做了很多工作,连双休日也不休息。”梅岭街道桂山社区的庄垂赞说,本来如果要搬迁的话,至少要半年时间,经过征迁组工作后,只花了三个月时间。
不少群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反映,在征迁工作中,征迁人员不仅宣传项目的意义,而且实事求是地帮他们算账,设身处地帮他们分析得失;在征迁过程中帮他们做好测量核对工作,还帮他们解决了许多实际困难。
“将心比心,政府不让我们吃亏,工作也做到仁至义尽了,我们也要支持他们工作,就签了协议。”被拆迁户吴友贤说。
福州大学社会学系主任甘满堂教授说,当前征地拆迁工作面临诸多矛盾,引发许多社会问题,甚至影响到安定稳定。晋江市通过“和谐征迁”,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把拆迁人与被拆迁人之间的关系由“对立”转变为“相融”,不仅推动了征迁工作的进展,而且密切了新时期的党群、干群关系,其经验值得借鉴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