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内容就如战争中的一颗颗响雷,先是让人无所适从,再慢慢习惯成自然,各式内容绕梁七日不绝于耳,于是乎优质内容也被淹没于海,难寻踪迹。

从优质内容的发现来看,在互联网形成以前,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不多—书籍、报纸等纸质材料以及与他人的交流,信息、内容尤其是优质内容的传播成本、接触成本及机会成本较高,这个时候人们面临的问题是难以接触到优质内容;在互联网出现后直至现在,大大降低了信息和内容获取的成本,因此这一代互联网也被称为信息互联网。这个时候人们能接触的信息量呈现几何倍数增长,如此过载的信息却也带来了一个副作用--大多数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和内容被淹没,此时人们面对的问题变为了信息筛选的成本过高。

对于信息筛选的需求变成了市场的某种刚需,于是这也促进了16年内容付费时代的到来,得到、喜马拉雅FM、知乎Live,各种几十块、几百块甚至几千几万块的分销课程一时间蔚然成风。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就算是所谓内容筛选市场,也慢慢开始出现质量参次不齐的现象,越来越多不值得被筛选、被付费的内容却也被打上内容付费的标签,放上市场,肆意收割着部分缺乏基本辨识能力的小白们的注意力与金钱。

那么在现在这个信息互联网向价值互联网进步的过渡时期,应该如何去发现优质内容?

过去、现在的事件,甚至将来事件的贴现值反映在市场价格中。

根据尤金·法码提出的“有效市场假说”,如果认为市场上许多投资者都是“理性经济人”,相信每个人对于投资品种的分析相对独立,在考虑了信息有效(即投资品的价格能充分反映该资产的所有可获得信息,价格会随着信息的变动而变动)的情况之下,如果利用群体智慧对投资品种进行定价,那么价格的高低将在一定程度上符合该投资品的内在价值。

当然,这或许只是一种纯理论,不过有效市场假说作为一种对世界的描述,比我们预想的更有效果。

如果把它放在内容价值发现领域,将会如何?

结合经济与市场原理,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场景,当我们看到某种形式的内容,依据自己经验和阅历进行判断,会有一个价值衡量尺度,进而形成某种心理预期。当我们能够把内容当成某种意义上的投资品,为它付出不止于时间上的成本且能够得到所谓的投资反馈时,事情就开始变得有意思起来—我们通过付出成本为该内容加权,数量不会超过我们的心理预期,在未来某时刻,该内容的价格经过市场博弈(对所有内容查看与评价者给予的综合评价权重)到达某个数值,于是我们相对于之前付出的成本会存在盈利、损失或平衡,这取决于我们当初付出的成本与未来价格的差值。

与此同时,我们会因为自己对该内容的价值评判及可能的回报反馈而做出一系列后续动作,比如推荐给他人增加曝光或者留下评论述说优缺点且这样做的意愿更为强烈,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幸存者偏差。

其实这就相当于用金钱(成本)进行投票,这样做的好处一方面是可以凸显出内容的价值程度,另一方面相对于无成本或低成本投票保持了更高的真实性,而这是发现真正有价值内容的重要一环。

当内容与付费关联,对内容的筛选也理应更具针对性、实际效用及效率,而市场的意义就在于对资源的有效配置及其效率。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