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北那曲,地处海拔4500米的青藏高原腹地。从拉萨乘坐火车一路向北,约4个小时车程,沿路几乎不见树木,也少有耕地,除了草地还是草地。
那曲地区是一个纯牧区,拥有6.4亿亩草地,可利用面积为4.6亿亩。畜牧业是那曲的传统产业,“逐水草而居、靠天养畜”的粗放型生产方式,使得当地牧民收入单一。
“思路决定出路”,横贯那曲的青藏公路、青藏铁路,让那曲提出“沿路经济带”的思路,将一产引向三产,推动畜牧业产业化,建立经济合作组织,引导农牧民跳出“农门”,以砂场等经济形式进入市场。
天路,成了一条致富“出路”。
成型的产业化格局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通车,那曲是进藏第一站。
位于交通要道沿线的那曲县罗玛镇,青藏公路在南、青藏铁路在北。早在2005年青藏铁路开通前,那曲县就提出加大公路、铁路两线沿路经济带建设,“鼓励和扶持牧民合作组织在沿路办企业”是措施之一。
“有了公路、铁路,做生意好得很。”该镇12村的牧民布罗布用当地生产的鲜牦牛奶制成酸奶制品销售,并于2005年成立了藏北草原上第一家牧民经济合作组织,注册了“羌牛”牌奶制品。
布罗布的“第一桶金”就来自青藏铁路建设。他的4辆翻斗车为铁路建设工地运送沙石等建筑材料,每辆车年均挣到了30万元。3年时间,他就成了名副其实的老板。
布罗布又投资20多万元盖起了厂房,从加工酥油做起,搞起了奶制品加工。随着生意越做越大,跟他合作的人也越来越多。布罗布用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牧民的牛奶,加工成酸奶、酥油、奶糕、奶渣等奶制品,还会给大家分红。目前,当地入股群众有386户,1933人从中受益。
2011年,在那曲火车站附近,布罗布投资上百万元修建的现代化酸奶厂投产,“羌牛”牌奶制品源源不断进入市场。厂里的工人全部是当地的牧民,原材料也全部来自牧区,厂里的红利全部分给牧民……
8月初,《工人日报》记者来到布罗布的罗玛镇牧民经济合作组织奶制品加工销售点时,他刚谈完一笔生意。布罗布告诉记者,单是酸奶每天能销售200斤到300斤,超过6000元的收入 ,其中2/3是卖给火车上的旅客。
一组数据可以说明农牧民合作经济组织有力推动着畜牧业产业化:布罗布的合作组织每年收购鲜奶54750斤,每斤鲜奶平均收购价8元,加工完成后年销售收入为80万元,年利润20万元。
而在整个那曲地区,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经发展到487家,带动1.75万户、8.81万人致富,产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格局已然成型。
跳出“农门”进入市场
门巴家两层的“阳光房”,在那曲县那曲镇28村相当有名。
房子还算新居,去年11月刚搬进来,住着门巴一家老小以及弟弟7口人。房子是“自家”的施工队建的,花了100多万元,奶制品也是“自家”加工点做的。说是“自家”,因为门巴是该村奶制品加工点、那曲镇农牧区合作黑河扶贫砂场以及施工队的带头人。得益于这个带头人,28村的人均年收入是8600元,比那曲镇人均收入高了近2000元。
早些年,靠着做小生意、养些牛羊以及跑运输,门巴一家年收入还不到10万元,如今的年收入早已突破了百万元大关。
“大概10年前吧,我们的生活条件还是有点差,交通不便是主要原因之一。”门巴告诉《工人日报》记者,最近这10年间,铁路、公路都通了,“出去、进来都方便,做生意也更为顺畅了”。
门巴所在的那曲镇同样位于青藏铁路沿线。跳出“农门”进入市场,是天路带给他的启示。
青藏铁路修建时,门巴组织该村的农牧民成立施工队加入其中,如今那曲县以及周边县要修路、建房都会找他们。“收益最好的还是砂场,一年利润至少上百万元,扶贫帮助也最大。”门巴告诉记者,目前砂场的员工80%以上都是村里的困难户、低保户,砂场的收益他们都会参与分红,“工资从每月3000元到5000元不等”。
2007年至2014年,从门巴家的砂场受益的农牧民有120户、686人,创收680.2万元。
“有自己的房子、草场,有做生意的好政策,手头也有钱了。”说起当下的生活,门巴黝黑的脸上洋溢着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