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马铃薯作物因其具有耐旱、耐寒、耐瘠薄、适应性广、块茎营养丰富且利用价值高的特点而被广泛种植。近几年来,马铃薯专用品种的生产和加工,使马铃薯种植成为了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朝阳产业。农场化、规模化、机械化种植马铃薯更需要先进的种植技术、科学的栽培管理措施以及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方案。现结合马铃薯生理特性,在总结马铃薯种植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就品种选择、肥料使用、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方案以及合理有效选择药剂等方面作一下介绍,供广大马铃薯种植和加工的朋友参考。 一、播前准备 选择交通便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层深厚,肥力中上的壤土或沙壤土。土壤以中性和微酸性为好,尽量避免碱性地块。前茬要求没有种过马铃薯、茄子、辣椒等茄科作物。当季要远离茄科作物和开黄花的作物(如:油菜、葵花、瓜类等),隔离在500米以上。马铃薯种植前要对土地深翻30—35cm,并耱碎耙平,达到细、匀、松、绵,创造肥厚疏松的土壤条件,为马铃薯健康生长提供基础保障。 2、选种 选对了好的品种就获得了丰收的一半,选择马铃薯种植品种要注意以下原则。 (1)多方收集信息,根据市场容量、预期价格、消费状况以及采购订单等因素选择市场适销对 路的加工品种或是鲜食品种。

(2)根据本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地理条件选择适宜的早、中或晚熟品种;引种的新品种可在当地小面积试种成功后再大面积推广种植。 (3)如果种植设备、技术和销售条件较好,可选择食用或加工的专用品种(如:夏波蒂、大西洋等)。 (4)选用正规科研院所或育种单位生产的级别较高的合格脱毒种薯。 3、选肥 马铃薯是高产喜肥作物,科学合理的施肥是马铃薯优质高产的关键措施之一。 (1)施肥原则:根据马铃薯需肥规律,土壤养分供应状况和肥料特点及当季利用率,确定相应的肥料品种、施肥量和施肥方法,按照农家肥和化肥结合,底肥和追肥结合,复合肥和单质肥结合,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结合的原则,实行平衡施肥。 (2)施肥量的确定:据测算,生产1000公斤马铃薯块茎需纯氮5公斤,磷素2公斤,钾素11公斤。按此标准比例和目标产量进行测土施肥确定施肥量。 施肥量=(目标产量×每生产1公斤块茎需肥量-土壤提供的养分含量)/肥料有效养分含量百分比/肥料有效养分当年利用率。一般情况下,肥料有效养分当年利用率氮为40%、磷为30%、钾为45%。如没有测土条件,可参照每667平方米施纯氮20一25公斤,纯磷1 5—20公斤,纯钾30一35公斤,硫酸镁3—5公斤,硫酸锌1—2公斤,硼酸O.5—1公斤。

(3)施肥方法:在施肥技术上应重施底肥,追施蕾肥。播种前将全部的磷肥和微肥,2/3的氮肥和钾肥用施肥播种机沟施或施肥机抛施后及时耙地;预留的1/3的氮肥和钾肥在马铃薯现蕾前一次追施。生长中后期,根据马铃薯生长情况决定是否追施或叶面喷施磷钾肥和微量元素肥料,后期一般不再追施氮肥。 二、播种 (1)在选用脱毒种薯的基础上,要对种薯进行精选。选择具有本品种特征,薯块端庄整齐,无病虫害、无冻伤,薯皮光滑、细嫩、色泽鲜艳的幼嫩薯做种薯淘汰病烂、有伤、裂口、疮疤、畸形、表皮粗糙龟裂、皮色老化暗淡的薯块。 (2)种薯切块在催芽前或播种前2—3天进行。推荐芽块大小40—50克为宜, 过小因茎数减少而减产,过大会增加种薯成本芽块要切成立块,每块必保一个芽,最好2—3个芽眼,芽眼部位尽量靠近芽块中央部位;切刀要用75%的酒精或O.4%高锰酸钾浸液消毒,每切一个薯块消毒切刀一次,防止马铃薯病害通过切刀交叉传染。 (3)为防治薯块带菌引起病害发生,切好的薯块应立即进行拌种,用72%的克露5公斤十7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灵)5公斤+100公斤滑石粉,拌10000公斤种薯块,拌好的薯块切面干燥后即可播种。

2、播种时间 土壤10cm地温达到8℃以上时为播种适期,北方一作区一般在4月底—5月初。 4、播种密度 合理的种植密度是控制马铃薯块茎大小和获得马铃薯优质高产的有效措施。种植密度可根据土地养分状况、品种特性、市场要求确定。炸条品种(如夏波蒂)需要尽可能大的薯块,需稀植,一般667平方米3800株左右,行距90cm,株距20cm;炸片品种(如大西洋)需要中等大的薯块,需密植,一般667平方米5000株,行距90cm。株距15cm;其他菜用或全粉加工品种种植密度每667平方米4300-4500株,行距90cm,株距17-18cm。 三、马铃薯生长与栽培管理 这个时期生长的中心是根系的形成和芽条的生长,所以这一时期是马铃薯发苗、扎根、结薯和进一步发育的基础。 ●水分管理 芽条生长期单凭种薯的水分就足够马铃薯发芽所需用,如果不是非常干燥的土壤,此时不需用喷灌水。 ●中耕起垄 播种后20天左右,这时芽尚未出土,为了保墒、提温和消灭杂草,在掌握好垄向的基础上进行浅中耕起垄。 2、幼苗期(出苗—现蕾) 马铃薯幼苗期是以茎叶生长和根系发育为中心,同时伴随着匍匐茎的形成和伸长以及花芽的分化;这个时期茎叶生长总量并不多,仅占全生育期的1/5,要求水肥总量占全生育期需水肥总量的15%,但对水肥却十分敏感,要求有充足的氮肥和磷肥、适当的土壤湿度和良好的通气状况。

因此幼苗期要以壮苗促棵为中心,促使幼苗快速生长,加强中耕除草,提温保墒,改善土壤养分供给状况。 ●中耕培土 幼苗出齐后结合除草进行中耕起垄,深趟浅培土,以培住第一片单叶为准,垄台尽可能大,为将来块茎膨大创造有利条件。 ●水分管理 幼苗株高18cm之前适宜干旱、促使根系深扎;幼苗株高18cm之后要及时喷灌水,保持土壤水分含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70%。 ●肥料管理 将预留的1/3的氮肥和钾肥在马铃薯现蕾前一次追施。●病害防治在马铃薯95%出苗后使用保护兼治疗药剂 杜邦克露100克/亩全田均匀喷洒。目的是将苗期植株上所带的晚疫病病菌杀死,避免带病植株上的晚疫病病菌感染到其他健康植株上形成发病中心,从而引起全田发病。 3、块茎形成期(现营一开花初期)进入块茎形成期,茎干开始快速拔高,主茎和主茎叶已全部建成,并有分枝和分枝叶的扩展,茎顶部开始孕育花蕾,匍匐茎停止生长并顶端开始膨大,马铃薯块茎已具备雏形。此时的生长特点是由地上 部茎叶生长为中心转 向地上部茎叶生长和 地下部块茎形成同时 进行阶段。块茎形成 期也是决定马铃薯单 株结薯数量多少的关 键时期。

●水分管理块境形成期是需水的关键期之一,此期的前期以促为主,促地下带地上,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80%;此期的后期以控为主,控上促下,土壤水分降至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否则植株易徒长,影响马铃薯单株结薯数量。●化学除草选用杜邦宝成25%开悬浮剂6—7克/亩,在杂草2—4叶期,进行田间茎叶喷雾施药,可有效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及部分阔叶杂草。●中耕培土植株封垄前进行最后一次中耕作业,这次培土要厚,趟成宽肩四方大垄。这次中耕培土还可以起到控制植株徒长、促进块茎发育的作用。●病害防治为有效防治马铃薯环腐病、黑胫病等细菌病害及早、晚疫病和黑痣病等真菌病害,可选用既防细菌、又防真菌的双保险药剂—杜邦可杀得叁千50克/亩(间隔7—10天)与易保80克/亩(间隔7—10天)全田交替喷施;封垄前用保护兼治疗剂杜邦克露120克/亩或杜邦抑快净40克/亩对叶片、茎部和基部进行喷雾,消灭侵染和潜伏的病菌,之后5—7天内用可杀得叁千50克/亩或杜邦易保100克/亩等药剂有效保护,可以减小后期病害防治压力。 4、块茎增长期(盛花—茎叶衰老)植株进入盛花期,标志马铃薯块茎增长期开始。这个时期是以块茎体积和重量增长为中心的时期,是决定块茎大小和产量的关键时期,营养物质由建造地上植株茎叶为主转向以建造块茎为主;到盛花期以后,地上部茎叶基本停止生长而转入结薯盛期,块茎细胞快速膨大,块茎体积和重量猛增,在适宜条件下,一穴马铃薯块茎每天可增加鲜重20-40克以上;马铃薯全生育期所形成的干物质总量的60%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

●水分管理此时期是马铃薯对水分最敏感也是马铃薯一生需水最多的时期,需水量占全生育期水分总量的50%以上,这时要充分保证马铃薯对水分的需求,土壤水分要持续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0%-85%。●喷施叶面肥根据植株生长情况结合防病治虫喷施磷酸二氢钾、锌、镁、硼等微肥。 ●病害防治 马铃薯进入花期,一方面马铃薯生理抗病力降到最低点,另一方面马铃薯生长环境进入雨季,空气湿度大,这种情况下极易发生马铃薯晚疫病和早疫病的流行危害。用耐雨水冲刷、早晚疫病兼治的杜邦易保100克/亩或杜邦抑快净40克/亩,隔7天交替喷施,可有效地预防和治疗早,晚疫病。 5、淀粉积累期间(终花期—茎叶枯萎)马铃薯生育后期,茎叶生长停止,植株下部叶片开始衰老变黄,茎杆倒伏回秧,茎叶鲜重和块茎鲜重达到平衡,即标志着马铃薯生长进入淀粉积累期。这时块茎体积基本不再增大,马铃薯植株的生长发育转向以块茎中积累储存淀粉为中心,块茎中30%-40%的干物质是在这一时期积累形成的。此时是决定马铃薯品质好坏的重要时期。这时期栽培管理的中心任务是防止落叶和早衰,尽量延长茎叶绿色体的寿命,增加光合产物,使块茎积累更多的干物质,提高马铃薯品质和产量。

●水分管理此时期是马铃薯需水量不多。保持土壤水分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50%一60%,防止土壤板结和土壤过湿,否则易造成块茎皮孔突出、开裂,薯皮粗糙,水分过高,品质下降,不耐储藏;土壤过湿还会导致块茎感染病害,引起田间烂薯,以致减产。●病害防治此时到了病害防治的关键时期,特别是针对晚疫病的预防和治疗尤为重要。用耐雨水冲刷、早晚疫病兼治、具有护理叶片功能的杜邦易保100克/亩或杜邦抑快净40克/亩或真菌细菌病害兼治的杜邦可杀得叁千50克/亩交替使用全田喷施,防治马铃薯晚疫病和其他病害。 6、成熟、杀秧、收获在正常情况下,马铃薯植株地上部茎叶自然干枯,块茎已进入休眠状态,即达到生理成熟期。马铃薯生理成熟时,品质最好,产量最高,最耐贮藏。成熟后要尽早收获,以免冻伤和感染病害。非生理成熟时需要收获,可选择机械杀秧或化学杀秧。化学杀秧可应用百草枯150ml/亩全田喷施。杀秧后7—12天以后开始收获。收获时注意块茎避免受冻、雨淋和机械损伤,收获的马铃薯块茎及时分选、包装、销售或入库贮藏。●病害防治在马铃薯成熟或杀秧时,可使用杜邦可杀得叁千60克/亩与杀秧剂一起使用或在杀秧后全田喷施,有效保护地下薯块避免病菌侵染,减少收获时及后期储藏时马铃薯的烂薯率;特别是针对种薯田,此时使用可杀得叁千是减少种薯带病非常重要的措施。

四、马铃薯病虫草害防治马铃薯病害主要有早疫病、晚疫病、黑痣病、环腐病、黑胫病、疮痂病及病毒病等。其中又以晚疫病发病最为普遍以及对马铃薯危害最大而被列为马铃薯最重要的病害。早疫病近几年来危害面积和程度逐年上升,成为继晚疫病之后马铃薯又一需要高度重视的重要病害。环腐病、黑胫病、疮痂病为细菌性病害 。 (1)晚疫病 扩展后病斑腐败变黑,病斑边缘有一圈白色稀疏的霉层,叶背霉层更加明显。干燥时,病斑干枯呈褐色,不产生霉层。最后植株叶片枯萎发黑,全株枯死。 块茎症状为局部 的浅层干腐,薯块 表面呈凹陷淡褐色 病斑,病斑下面的 薯肉有不同深度的 褐色坏死。 (2)早疫病 病原和症状:病原属半知菌亚门茄链格孢真菌。早疫病是马铃薯最普通、最常见的病害之一。该病很少危害年轻、生长旺盛的植株,而是经常在植株成熟时流行。早疫病斑在田间最先发生在植株下部较老的叶片上。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褐黑色水浸状小斑点,组织较干,象纸一样,以后病斑逐渐扩大,呈圆形或卵形,受叶脉限制,有时呈多角形。病斑通常是有同心的轮纹,象靶板或牛眼。在病斑周围和病斑之间叶部组织褪绿,随着新斑的产生和老斑的扩展,整个叶片褪绿,然后坏死、脱水,但通常不落叶。

块茎上的病斑, 黑褐色、凹陷,呈圆形或不规则形,周围经常出现紫色凸起,边缘明显,病斑下薯肉变褐。腐烂时如水浸状,呈黄色或浅黄色。 (3)黑痣病由立枯丝核菌引起的黑痣病是一种土传和种薯传播病害。这种病菌可以在土壤和马铃薯块茎中存活,通过薯块和土壤传播,低温、高湿条件在重茬和带病种薯多的田块全生育期都可发病危害。 (4)环腐病 属细菌性维管束病害,主要靠种薯传播。地上部染病分枯斑和萎蔫两种类型。枯斑型多在植株基部复叶的顶上先发病,叶尖和叶缘及叶脉呈绿色,叶肉为黄绿或灰绿色,具明显斑驳,且叶尖千枯或向内纵卷;萎蔫型从顶端复叶开始萎蔫,叶缘稍内卷,全株叶片逐渐褪绿,内卷下垂,终致植株倒伏枯死;块茎发病,切开可见维管束变为乳黄色以至黑褐色,皮层内现环形或弧形坏死部,故称环腐。 (5)疮痂病 马铃薯疮痂病主要由土壤带菌侵染造成,一般多发生在碱性土壤上。疮痂病主要危害块茎,受害薯块品质低劣,使块茎失去商品价值,对产量影响不大。 (6)黑胫病黑胫病是细菌性病害,可在马铃薯生长发育的任何阶段发生。最明显的症状是茎基部及根部变黑、腐烂。块茎被侵染仅在块茎的髓部区域发生软腐。种植健康的种薯、收获前杀菌和入窖前筛选是防治黑胫病的关键。

2、马铃薯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措施 马铃薯病害是限制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最大障碍之一。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在病害防治关键时期,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选用适宜的药剂,才能有效的预防和控制马铃薯病害的发生。 根据马铃薯生理抗病力特性,病害的发生流行规律及马铃薯生长环境变化结合防治病药剂特点,可将马铃薯病害有效防治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播种前—苗期) 主要解决因种薯和土壤带菌引起的病害发生。(1)拌种(种薯处理):5公斤克露~5公斤多菌灵(或甲托)+100公斤滑石粉处理10000公斤种薯。(2)苗齐施药:杀灭因种薯带病引起的初侵染源。在马铃薯95%出苗后使用克露100克/亩全田均匀喷洒。可将因种薯带菌而引起的苗期植株上所带的晚疫病病菌杀死,避免带病植株上的晚疫病病菌感染到其他健康植株上形成发病中心,从而引起全田发病。 第二阶段(苗期—块茎增长期)(3)化学除草:选用杜邦宝成25%干悬浮剂,每亩用量6—7克,在杂草2—4叶期施药,有效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及阔叶杂草。(4)针对马铃薯真菌病害和细菌病害的统一防治:选用杜邦可杀得叁千50克/亩,对植株茎叶及基部全面喷施。(5)封垄前后病害防治:因封垄后很难对茎部和基部进行喷雾,所以封垄前一定要喷施治疗铲除剂(如:杜邦抑快净40克/亩或杜邦克露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