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云县梅家窑村西北方向的曙光畜牧家庭农场里,近百头西门塔尔和夏洛莱肉牛悠闲地晒着太阳,看着主人拿着铁锹走来,便纷纷聚拢到食槽前,一字排开等待“用餐”。今年59岁的董继平是这里的农场主,他高兴地告诉记者,刚刚获评了省级示范家庭农场,信心更足了,明年还要在稳定种养前提下,使多业态融合发展型农业不断壮大。

像董继平这样的家庭农场在我市不止一家。16日,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继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后,又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在我市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758个家庭农场,今年有15个获评省级示范家庭农场。曙光畜牧家庭农场就是其中之一。

给牛加完餐,董继平又忙着整理牛舍和饲料。“圈舍清洁、消毒,饲料配制等都有标准,科学养殖才能致富。从2016年开始做家庭农场,到现在小有规模,肉牛存栏量达到100头左右,种植面积500亩,年收益近30万元。”董继平乐呵呵地说。

“农村劳动力转移,种田收益已不再是主要生活来源,办个小农场也不错。”谈及开办家庭农场的初衷,云冈区荣济达家庭农场的李善济笑容满面。2016年,他萌发了走家庭农场之路的念头,当年发动全家流转了10多亩地,开始了自己的养猪生涯。“刚拉回种猪像对待孩子一样,一有食欲不振的就害怕,为了让种猪健康生长,每天还要带它们外出’散步’。”说起这些年苦乐相加的养猪经历,李善济打开了话匣子。“成为省级示范家庭农场无论对发展前景还是自信心都是有力加持,下一步将探索培育更科学更高效的养殖技术,壮大农场,辐射带动更多乡亲增收。”李善济说。

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省级示范家庭农场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3年以上,土地相对集中,流转或租赁期限在5年以上。与一般农场相比,省级示范家庭农场运用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配备生产经营活动所需的物质技术装备,严格按照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生产,其生产技能、经营模式、产品营销、管理水平等方面对周边农户具有较强的示范效应。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