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邵阳11月23日消息 11月21日,在湖南省邵阳市绥宁县瓦屋塘镇岩湾村“养牛达人”袁光清的牛场,远远地就能听到“哞哞”的牛叫声,袁光清正忙着给牛添加饲料。
袁光清在打扫食槽(央广网发 向海 摄)
袁光清曾经在广东打工8年,因为没有技术,只能靠卖苦力赚辛苦钱,勉强维持日常开销,好强的他很不甘心,2013年收拾行囊返回了老家,在当地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念起了自己的“养牛经”。政府也非常支持农业养殖,他也看到了养殖业的前景。
说干就干。最初,袁光清经过市场调研,决定采取自养和育肥的方式,投资30万元开展小批量养殖,从起初养殖的60头牛到现在拥有4个牛场近1000头牛的规模,不仅摸索出了肉牛养殖的“个人经验”,也逐渐熟悉了牛的生活习性,掌握了母牛繁殖、牛的防病治病技术,慢慢地成为了当地的肉牛产业领头人。
袁光清从事肉牛养殖行业,也走过很多弯路,受过很多挫折,在隆回拜师学艺3年,然后回家种草养牛。在11年的摸爬滚打中不断总结经验,闯出了一条“购牛—保育—分销—养殖—回收—销售”的路子,为县内外养牛户提供健康小牛架子牛,不厌其烦地提供技术指导 、服务跟踪、应激处理 、兽医出诊, 帮助县内一些养牛场走出了外购养牛难以成功的困境,在绥宁县内外为一些农民推出“无忧养牛模式”。今年,他大规模流转荒地种植牧草,同时回收牧草,带动周边村民创收,为乡村振兴尽绵薄之力,受到了村、乡镇以及县畜牧部门科技推广部门的高度认可与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