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在睢县河集乡刘浩阳村蘑菇大棚地里,一片繁忙的景象。目前,正是大棚蘑菇装袋的季节,来自刘浩阳村周边的妇女们围着料堆有说有笑,同时手脚麻利地填装蘑菇料包。

致富种植口蘑图片_口蘑种植致富_口蘑种植效益

近年来,睢县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土地流转等方式,支持有技术的农民大力发展种植业,逐步实现了大规模,集约化发展的模式。今年42岁的刘前进,通过几年的发展经营,蘑菇大棚从原来的十来座,发展成为如今拥有137座大棚的种植大户,并成立了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同时吸纳了许多农村闲散劳动力来此务工。睢县聚农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前进介绍说:“俺现在食用菌种植有八年了,种植面积有273亩。大棚是137个。现在我们平菇是种植的高峰期。用工量也比较大。每天用工,天工包工一天都达到一百多个。现在天工包工一袋是按一毛八一袋。装得快的一天一个人装五六百袋。一百来块钱。天工也就是六七十块钱。”

村民袁秀兰,从合作社成立之初,就在此务工,如今她成了给蘑菇装袋的技术能手,一天下来,她一个人就能装六百多袋。袁秀兰高兴的说对记者说:“在这里一年都有活干,既不耽误挣钱,又能照顾家庭。”

像袁秀兰一样,村民王玉荣在合作社务工也有六七年了,现在她每天的主要工作是给蘑菇料包接种。一天一百多元的收入让她非常满意。

由于规模大,产量高,品质好供货稳定,刘前进的蘑菇很受市场欢迎,销路也很广。主要万邦市场,许昌,开封及周边县城,刘前进告诉记者说:“咱这平菇呢,质量在万邦市场确实不错。到万邦价格给的是最高的,质量也是最优的,价格比外地高5角钱。但是客户最喜欢,咱的质量好。”

“致富不能忘乡邻,一个人富不算真的富”。刘前进对记者说,“我计划把周边的邻居、亲戚朋友全都带动起来,搞成规模化,切实建起一条从食用菌引种、筛选、繁育、栽培到销售的产业链。”

睢县融媒体中心记者:袁涛

制作:睢县融媒体中心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