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热血映初心

——记省云南省交通厅运管局派驻腊母甲村扶贫队长李维亮

在“三区三州”特困地区的福贡子里甲乡腊母甲村,大家都很熟悉一个经常身穿迷彩服、胸戴党徽、讲普通话、带群众养竹鼠豪猪的驻村队员。他,是带着老母亲和幼儿远赴千里同驻村的小伙子;他,是手把手带领贫困群众试养竹鼠豪猪的引路人;他,是自带行李独自走访深山边境村组夜宿农家的“背包客”;他,是读中专时就入党有着十五年党龄的“年轻老党员”。他,就是省交通厅运管局派驻怒江州福贡县子里甲乡腊母甲村扶贫工作队长、第一书记李维亮。

青春热血映初心

背包行囊宿农家的常访客

怒江州福贡县子里甲乡的腊母甲村,是全国“三区三州”边境“直过民族”特困地区,位于高黎贡山山脉脚下,怒江大峡谷江边,全村3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274户1229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31户1042人,到2018年综合贫困发生率仍高达74.84%,在全国“三区三州”中都多年名列前茅,坡度为25度以下的耕地和水田人均不足0.2亩,“看天一条缝,看地一条沟,出门滑溜索,种地靠攀爬”是当地群众生活的形象写照。2018年6月驻村以来,在边干边学中,李维亮深刻认识到,实施精准扶贫,要想做到因村因户因人施策,必须建立在熟悉村情民情的基础上,为尽快熟悉村情、民情、贫情,快速进入工作角色,刚入村后,他花5500元钱在当地购买了一辆崭新的山地摩托车,跑遍了全村所有的6个村民小组,克服语言不通和傈僳群众没有姓氏规律等障碍,熟悉了所有挂联乡村干部及村民小组长,访遍记牢了自己的挂钩贫困户基本情况,走访熟识了自己所分片包组的所有农户及住房、务工概况,对全村的基本概况、贫困户情况、产业发展现状、基建工程、扶持发展项目等有了全面了解。特别是去年以来,结合基层减负年、“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和“转作风、盯项目、抓落实”等活动的开展,在驻村队员的支持和村组干部们的配合下,他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抽出来,迈开腿上深山入贫户,独自一人带着背包行囊,带着腊肉、猪脚等入户搭伙干粮,在当地村民的指引下,对所分片包组负责的人口最多、范围最广、贫困面最大的腊母甲二组贫困户进行大走访、大排查,深入高寒山区的边境村民小组调研,挨家挨户驻足访贫问苦,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与贫困群众农户同吃同住同劳动,一一核对人口、耕地、住房、生产资料、收入等信息,火塘夜话谈产业发展,动员外出或就近务工,进一步密切了与贫困群众的情感联系,传播了党委政府及工作队的声音,进一步掌握了村情民情贫情,还带领部分村民先后就近考察了亚谷村阿克基鸡、鱼塘、中华峰养殖、黑山羊等产业项目,提出了“党建领村、基础建村、科教兴村、产业强村、旅游富村、文明美村”的发展思路和想法,反复思考提出了“优先资产收益,其次加工经营,最后种植养殖”的村集体经济投入发展思路,为理清腊母甲村脱贫思路、找准致贫结症、寻求支撑突破、汇聚民心合力打牢了基础。在今年以来组织的背包上山牵手进城的背包工作队中,作为全村背包队的突击班长,他更是冲在一线,干在实处,忙里忙外,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带领由县乡下派干部及驻村队员、村干部组成的背包队员,将全村70户易地搬迁的硬任务、硬骨头啃了下来,在全乡之中率先实现抽签分房率接近清零,分房农户全部组织化搬迁入住。

带领群众养竹鼠豪猪的小达人

面对人多地少、资源贫乏、土地贫脊、交通不便、思想落后等困境,腊母甲村里曾偿试过发鸡猪苗、发核桃草果苗等措施但都不凑效,连当地干部群众都常用说傈僳族话说“ALIM:YIM:”,译为“实在没得办法了”。但身为共产党员的他,就是不信这个邪。去年初以来,为加快全村脱贫攻坚步伐,进一步推进种养殖业结构调整,培育高山峡谷特色养殖示范基地,为当地群众多渠道增收脱贫开辟新路,为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打牢产业基础,李维亮蹲下身子去调研,静下心来勤思考,甩开膀子抓脱贫。通过由他牵头的省运管局等派驻腊母甲村扶贫工作队、村三委和挂联乡干部入户走访调研征求民意,多方论证分析,决定选择具有经济价值高、占地空间小、饲草成本低、照管难度小、场地投资小、养殖技术不高、市场前景好等特点和优势的短、平、快特色养殖项目为其中一个突破口,扶持部份有强烈意愿和一定基础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种养殖能手,试点养殖生态竹鼠和云南豪猪。该特种养殖项目不与家禽争粮、不与庄稼争地,怒江温润如春的气候、较好的森林覆盖、农村便利的食材、富余廉价的农村劳动力、传统饮食习俗和日益增长升级的消费需求等为这类特种养殖提供了项目迅速落地的可能和巨大的发展空间。生态竹鼠、豪猪养殖试点项目选址于子里甲乡腊母甲村神指山下旅游步道农家乐旁,占地约五亩,采取“一次规划、分步建设、分批投放、分期实施”的办法实施,在州、县驻村工作队领导和广东珠海协作帮扶方的全力支持下,在工作队和村干部的精心指导和亲力推动下,牵头的三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积极投工投劳、出资出地,工作队员与农户同甘苦共奋斗。

项目一开工,李维亮便带头干挑猪粪种甘蔗、担沙浆铺地平、上墙砖砌围墙等最脏最苦最累的活儿,网购养殖技术知识书籍十余本率先学习,驻村的每一天都到养殖基地从不间断的督促、指导、帮活,极大的激发了贫困养殖户信心和内生动力。通过两个多月坚辛劳作,两个项目现已完成投资35万元,平整圈舍场地三块,竹鼠喂养区80隔池舍已全部建成投产,他自己出钱1.2万元买饲草种苗带领群众种植饲料草种毛竹、甘蔗、皇竹草、巨菌草、鸭脚木等十余亩;争取到广东珠海斗门区投入协作帮扶产业资金20万元,云南豪猪养殖项目17隔圈舍建造已完成浇灌、安栏、自动引水器安装等主体工程,反复比选后正准备从外地引购一期优质豪猪种苗60头。为解决贫困户无钱买种建竹鼠池舍的困难,挂联单位省运管局投入专项扶持资金3.6万元,由李维亮负责,从广西桂林—竹鼠养殖之乡引进购入银星竹鼠50对、红颊竹鼠10对共120只种苗,于5月2日搬运到腊母甲村竹鼠场房安了新家,引起了当地乡村干部群众的一阵阵热议围观,营造了有积极性的贫困户先支持的良好氛围。当天,当听到围观群众说有一只竹鼠好像在打瞌睡时,为验收种苗的质量状态,李维亮想亲手抓那个笼子里的边角那一只一查究竟,没想到被长途运输受惊吓的大板牙竹鼠咬了个正着,立刻破皮见骨的大拇指鲜血迸流,与日夜期盼的小竹鼠来了个“第一次亲密接触”,村民和队员们都劝他快到县城打预防针治疗,但他只是将血擦干压紧贴上创可贴后就当没受伤一样卖力搬运,直到现在仍在疤痕体质的他手上留下永恒的“吻痕”。

投入生产后的每一天,他一边学书本看视频,亲力亲为教农户喂养、拌料、扫粪、消毒、治疗、防疫等技术要领,手把手与农户一同投喂、巡查,比照顾自己的孩子还用心。经过近几个月的精心抚育,不断学习调整饲竹和精料配比,目前试点养殖项目整体进展良好,成功渡过了气候差异、环境差异、饲料差异的应激反映期,长势喜人,第一批幼崽已生产初步见成效。特色化的产业、规范化的养殖、精细化的管理,引来了福贡县“万名党员进党校”学员和省州县各级领导及幕名而来的周边群众等一批批参观学习。在竹鼠养殖稳定之后的三个月里,他又手把手的继续带着贫困户设计豪猪圈舍,抢时抢点的督促和带领农户加快改造圈舍进度,于2019年8月下旬在全乡率先投产了60头豪猪的试养。仅在一个季度后,竹鼠、豪猪两个品种特种养殖试点就安全适应了当地饲养环境,产出了幼惠,取得了初步成功。当地的村民见到后,不少村民跃跃一试这条新路。在综合考虑养殖条件和能力后,已在上半村扩大了一个豪猪特色养殖点。当前,虽然受新冠肺炎疫情政策影响销路受阻,但却给村民发展特色养殖带来了新的思路。

爱抓项目善协调的小队长

作为驻村工作队长,他积极响应怒江州委提出的做有情怀、有血性、有担当的扶贫干部的号召,积极带领村干部、驻村队员,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全力围绕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补齐短板,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季度攻势,大走访大排查、脱贫人口“回头看”,下沉作战、全面总攻,盯项目、转作风,牵头参与制定脱贫规划,推进项目实施,积极参与农村危房改造、控辍保学、易地扶贫搬迁、产业结构调整、种养殖项目引导,参与到通组路、入户路、环村路、旅游步道施工,安全饮水提升、农村电网改造提升、人居环境改造提升、党群活动室等项目的实施与保障之中,推进项目实施,落实落细,为各类行业扶贫和专项扶贫、定点扶贫政策落实保驾护航。2019年村级施工图共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产业就业、生态扶贫、健康扶贫、能力素质建设、农村危房改造、贫困村提升、守边强基8大工程40个项目,概算投资1091.4万元。主要实施了核桃提质增效765亩、种植草果1500亩,养殖中华蜂130箱、土鸡1万羽,改造危房59户,实施10.8公里上半村通组公路、1.2公里的环村公路、9公里村内道路硬化、3座卫生公厕、3个村组党群活动室建设、150盏太阳能路灯安装、以电代柴项目等项目,自己亲身带领贫困户试点养殖竹鼠120只、豪猪60头,初显示范。

通过各项政策和措施落实,2019年脱贫人口114户507人,占全村建卡人口的6成,是历年脱贫数量的5倍多,综合贫困发生率由2018年底的74.84%降至2019年底的33%。在去年剩余的95户413人贫困人口中,通过今年背包上山、下沉作战、全面总攻,全力推动易地搬迁、危房改造和产业发展、务工发动和精准施保,全村又有89户389人已基本达到两不愁三保障的户脱贫标准,全村出列的七条标准已在全乡率先实现,目前全村实时综合贫困发生率降至0.8%,再过几天2户农危改完成后即将清零。任驻村队长以来,他先后协调单位补助资金5.4万元,注入到村集体经济办理购置铺面相关手续中,进一步明晰了产权关系,促进了集体经济铺面尽快出租、发挥效益。协调单位补助村专业合作社资金8万元,购置生产辅助设备1台,促进了村集体高效运转。一年来,驻村工作队协调落实帮扶项目2个,资金支持30万元,物资支持折合3.6万元;共走访农户274户,撰写民情日记 640篇,召开群众座谈、培训210人次;挂联单位领导到驻村调研、看望慰问16次,争取协调帮扶项目3个,资金支持13万元,捐助物资支持折合5万元。值得一提的是在下沉作战、全面总攻和动态管理各级各类考核检查中,腊母甲村这个去年底因为贫困发生率居高不下的全省挂牌督战重点村,在驻村第一书记及村两委的带领下,驻村队员和村干部团结一心,不分彼此,相互协作,加班加点,挑灯夜战,攻克了一道道难关,通过了一项项考验,和省政府脱贫成效以及省级定点扶贫单位考核,成效经受住了检验,队伍得到了锻炼。

党员干部群众最爱听的宣讲员

作为驻村队长,局组织人事处副处长,李维亮深刻意识到,仅靠自己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要广泛深入做好党的脱贫攻坚政策宣传动员,激发当地乡村组织的主导地位和村民的主体作用,才能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工作队,才能实现贫困村的长富久安。李维亮通过乡、村工作队月度工作会、周例会等形式和参加县动态管理培训、乡脱贫攻坚专题培训等途径,在干中学、在学中干,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重要论述,云南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云南省脱贫攻坚政策干部读本,省、州、县关于加快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和政策措施,行业部门参与脱贫攻坚的业务知识,不断增强自身的政策理论水平和履职知识技能,转化为自己的理解及思考。在日常工作中,他充分利用走村入户、开群众会、开党员大会、参加主题党日、每季度“三讲三评”等活动的机会,把握政策关键,理出提纲要领,抓住群众关切,结合村情实际,积极深入开展易地搬迁扶贫宣传动员、农村危房改造动员、控辍保学宣传、农村富裕劳动力力转移动员、农民综合素质提升培训、美丽公路路域环境整治动员、城乡人居环境提升改善动员、讲党课颂党恩等各类重点任务宣传动员,在云领先锋平台等发布扶贫工作动态、经验思考80余条。

在村民及党员的反映中,李维亮讲的党课及一些具体扶贫政策措施,是最简短、最实在、最容易记住的,大家都爱听这只小喇叭发声。他深知,要打造一只带走的工作队,建强基层组织是首位的。去年初以来,面临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集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的新形势,面对着新的党组织班子与原任村干部相互适应的压力,面对着党组织负责人不到半年轮换两任的压力,面对着扶贫人口不断增多、村级扶贫干部和驻村队员不断减少的困难,他丝毫不退缩,积极迎难而上,率先垂范,以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思维,抓细抓实、率先垂范的做法,示范引领带动村组干部,将大学生青年培养为入党积极分子,将创业致富带头人培养成为村干部,积极教育、激励引导年轻村干部发挥主观能动性,既在会上讲方法、又在日常教手段,既帮建制度、又助促落实,将村里的两违巡查员、民政助理员、生态护林员、护边员、小组干部、支委委员等各种有生力量都充分调动和运用起来,深入开展机关与农村党支部“双联系双推进”共建活动,团结一切投入到脱贫攻坚各类事业建设中。作为第一书记,他十分注重村干部和驻村队员队伍的学习教育,带领队员发挥送书兜底、送学兜底、辅学兜底、先学示范的四个兜底作用,深入学习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结合扶贫日以及各种慰问、捐赠、物资、种苗发放等活动,组织群众开展自强、诚信、感恩宣传教育育和情感沟通。认真履行第一书记和党建辅导员的职责,积极督促和带领村党组织开展主题党日、三会一课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员培训教育等活动。

带上母亲幼儿同驻村的小汉子

李维亮所派驻的贫困县福贡,是不通高速、不通火车、不通飞机的三不通地段,回一趟原派驻单位生活地昆明开车至少也需要12小时的时间,若要回老家文山看望年迈多病父母一夜不歇至少也需要4天以上。李维亮是家中唯一的顶梁柱,他深知身子娇弱的爱妻在银行柜台岗位上工作的繁忙,与因自己下派扶贫只好搁置已计划好的二胎宝宝的无奈,她甭说照顾老人与幼儿,连上班空隙喝口水都是奢望,一个月中能正常上下班一次已是非常态。在驻村熟悉了村情及扶贫工作一段时间后,李维亮把60多岁的老母亲和2岁半的儿子接到身边,早早起床准备好早餐后,准时到村委会上班工作,白天由老人带着儿子在乡村路田间玩耍,晚上一家三代在简单宿舍间相互依偎,苦与乐交织成一曲曲难忘的混响乐章。下班休息间,他还时常带着老人与小孩入户随访,用同样来自农村的母亲与村里老人相互交流,开展易地搬迁、送娃上学、收拾家务的好处等宣传,无形之中增加了亲切感。他的小孩与同村儿童玩成一片,还能听懂和会说一些简单的傈僳语,结成了亲密的好伙伴,促进了相互间的情感交流与认同感,也让孩子从小认识了奉献付出的艰辛与快乐。(张元波)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