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杨)“大家看一下这款倾城,叶片圆润,粉绿相间,来,20元一棵,我挂小黄车了,喜欢的肉粉们可以下单。”近日,记者沿着乡村小道来到邢台市平乡县油召乡后田庄村“依萌多肉”种植基地,人未进棚,就听到了清亮的直播声。

闻声走进大棚,仿佛置身于一个色彩斑斓的植物世界,只见一盆盆品种各异、外形奇特、萌态十足的多肉,整齐摆放在大棚里。烟花、缀化、艳日伞、绿羊绒……想不到吧,这些浪漫的字词竟然都是它们的名字。

“我在养多肉之前也不知道,这么个小东西竟然能有这么多的种类。”基地负责人张朝磊笑着说,自己之前在山西、广东做木材加工,后来身边有人种植多肉,让他看到了小多肉的大市场。2018年,他回到老家,投资30万元建起了两个多肉大棚

为了种好多肉,他跑到云南、江苏、山东等地,向当地的种植大户“取经”,一边帮忙一边学习对方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回来后,更是每天琢磨多肉养护栽培的门道儿,几乎每天“长”在大棚里。

尽管做足了准备工作,但在创业第一年,现实就给了张朝磊当头一棒。由于缺少大棚种植管护经验,2018年12月一场罕见的低温来袭,张朝磊一晚上都不敢睡,第二天一早,他惊慌地跑到大棚,一进门就傻眼了,1万棵多肉一夜之间全部冻死,损失近20万元。“当时特想找个没人的地方大哭一场,好在我爱人比较支持,鼓励我今年不行,明年再来。”张朝磊说,从此他边学习多肉种植技术,边琢磨大棚增温、养护的方法。

“多肉最大的特点就是耐旱、好成活,但是前期要想把它的根和形养好,就得特别费心思。”在大棚里,张朝磊端起一盆“倾城”多肉,小心翼翼地拨弄着土壤,向记者介绍自己的“养肉”心得:“首先,每天的光照必须10个小时以上;其次,土壤干透浇透,干透是为了长根,浇透是为了长叶,我们基本上就是20天左右浇一次水,保证土壤的透气,还得每天盯着通风。”

经过5年发展,他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了当地颇有名气的多肉“达人”,大棚从2个发展到现在的7个,品种从十几种发展到现在70多种,年平均培育多肉8万多棵,发往山东、江苏、云南等地,年收入30万元。

张朝磊的多肉事业经营得有声有色后,村里一些年轻人纷纷上门“学艺”,从建棚、选苗、选土到种植技术,再到销售渠道,他分文不取,倾囊相授。在张朝磊的带动下,目前全村30多户村民都建起了多肉大棚,还辐射周边前马庄、徐田庄等10多个村纷纷加入多肉种植的行列。

随着多肉种植的不断升温,多肉的价格却一路走低,从原先几十元、上百元一棵的品种,降到现在二三十元,甚至几块钱一棵。面对市场变化,张朝磊把销路从线下拓展到了线上,通过朋友圈、直播平台进行销售,一部手机、一个支架,让小多肉“插”上电商的翅膀,飞往全国各地。

除了拓展销路,张朝磊还在多肉种植方式上下功夫,以增加多肉的附加值。“像这个季节,东北那边就不适合养多肉,大家就会把购买的多肉寄养在我们基地,我们还为这些多肉开设了专属朋友圈,上传一些它们平时的照片、视频,让肉粉们‘云养花’。”张朝磊指着大棚一角“云寄养”的多肉告诉记者。

如今,越来越多的有为青年返乡创业,他们懂技术、有活力、有冲劲,其中不少人从“归来雁”变成了“领头羊”。除了张朝磊,平乡县涌现出一批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新农人”,例如:南刘屯村党支部书记刘计辉发展菊花种植500亩,带动全县菊花种植达千亩以上;柴口村党支部书记张立朋以村集体合作社为抓手,发展蔬菜特色种植280余亩。

邢台市平乡县农业农村局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刘志坤告诉记者:“这几年,在张朝磊这些年轻人的带动下,我们县多肉种植发展迅猛,目前发展多肉种植大棚110个,带动了上千名群众致富。下一步,我们将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形成集观赏、采摘、加工、营销于一体的特色优势产业,完善产业链,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目前,平乡县已初步形成以粮食生产为主、特色种植为辅的现代农业生产格局。粮食以小麦玉米为主实现“吨粮田”,特色种植以平乡桃、贡白菜、金银花、菊花、多肉为主,促进了农民增收。同时,还打造了滏阳果蔬农业和奇异莓农业2个现代农业示范区。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