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安天下,种子为基。

种业既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核心要素,也是提升农业竞争力的核心变量,种业振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被称为天津“米袋子”“菜篮子”“肉铺子”“鱼篓子”的天津市宁河区,正扶优做强种业企业,助力核心技术攻关,全力提升种稻、种蟹、种鱼、种猪、种苗五大优势种业,在以种业振兴助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攻坚克难,快马加鞭。

“宁河米仓”再出发

助力端稳“中国饭碗”

机器轰鸣、米香四溢,在天津金世神农种业有限公司大米生产车间里,经杂质剔除、脱壳、色选等工序后,成品自动装袋。车间一旁,密封的米袋码放得整整齐齐。车间外,运输车整装待发,新一批“宁河粮”即将通往全国消费者的厨房。

这只是金世神农种业有限公司“从田间到餐桌、从种子到筷子”全产业链发展模式的一环。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只有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企业是种子生产的主力军,做大做强种业,必须做优做强一批具备集成创新能力、适应市场需求的种业龙头企业。坐落于宁河区的金世神农种业有限公司与科研机构合作,从选育良种开始,在种、产、销等多环节发力,全面保障优质粮食供给。近年来每年自主种植1.2万亩水稻、订单收购3.8万亩,仓储储藏流通稻谷3.5万吨。

现代种业发展离不开技术推广,金世神农种业有限公司积极进行技术输出,推广基质育秧、侧深施肥插秧、水肥药一体化、稻蟹混养等技术,举办培训班,介绍新品种,持续帮助农民种好粮,带动农户增收。

“好种出好苗,苗壮产量高。我们将继续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进一步提升全产业链发展水平,加大科研育种投入,育出更多好秧苗,针对新品种做好试验示范推广,让农民少走弯路,为农业增效、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作贡献。”金世神农种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建芳介绍,今年插秧季,公司预计又将有50万盘小站稻秧苗奔向宁河区及周边2万亩农田里。而在市场上,“津谷粮人”“爱带米”等品牌正丰富消费者的选择,同时也将鼓起更多村民的“钱袋”。

金世神农种业有限公司是一个缩影。龙头企业竞争力提升,科研、生产、市场等都能从这块“主板”上找到“接口”,推进创新成果转化为效益。

种业振兴不只要重视龙头企业的骨干力量,种源自主可控关键在种业科技自立自强。位于宁河区东棘坨镇的国家级原种场天津市优质农产品开发示范中心,建设了天津市水稻种质资源库,为水稻良种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水稻育种进入国内领先行列,团队主持的半弯曲重穗大粒理想株型创制及小站稻新品种选育应用技术,获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选育出的“津原89”“津原U99”“津原E28”等品种成为国内水稻优质种业品牌……

在国家级原种场和龙头企业带动下,位于宁河区的各种业企业与天津农学院、天津师范大学、河北农大、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天津水产研究所等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承担农业农村部、科技部和天津市的保种选育、良种工程、星火计划、科技支撑、农业科技等成果转化与推广项目。科技创新活力迸发,助力“当家品种”攥得更紧 ,“中国饭碗”端得更稳 。

“鱼米之乡”添活力

七里海蟹苗“重生”

乍暖还寒,玖润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杜乃合,总不放心位于七里海镇任凤庄的深水渠,隔几天就去望一望,“水底住着扣蟹,就是像纽扣那么大的蟹苗,要是持续冰冻,就要破冰增氧。到今年5月下旬,稻田插秧后,这些蟹苗就能被投放到稻地,稻蟹混养,助农增收。”

宁河素有“鱼米之乡”美誉,作为“国家地理产品标志”的七里海河蟹是宁河传统“三宝”之一,种源是保证七里海河蟹品质的关键,也是做强河蟹产业的基础。但过去一段时间,因人工繁育蟹苗成本高、风险高,受自然条件所限等因素,坚持做种蟹的本土企业越来越少,不少蟹农从外省市购买蟹苗。可外地蟹苗容易“水土不服”,成活率低,加之运输成本高,蟹农收益和蟹的品质均无法保障。为壮大本土种蟹,近年来宁河区实施了一系列河蟹种业振兴提升工程,全方位完善七里海河蟹全产业链发展。

“一方水土养一方蟹。功夫做到家,不信蟹不归。”靠着一股子“倔”劲儿,在有关部门支持下,有着30多年河蟹养殖经验的养蟹人杜乃合,率团队与科研机构合作,大力繁育适合本土养殖的蟹苗,最终形成一条河蟹从繁育、养殖、加工到销售的全产业链,同时带动了周边蟹农致富,推动了宁河河蟹产业升级。

去年5月,2.4亿尾本土繁育的蟹苗被投放到蓟运河、曾口河、永定新河、潮白新河、杨虎子河、津唐运河、卫星河等七条河道。河蟹回归大自然,丰富了河道水生生物种类,改善了河道生态环境,同时引起了消费者对七里海河蟹的更多关注,养蟹户也更多起来。

“今年继续做好种蟹提纯复壮工作,不断满足日益壮大的市场需求,要让更多消费者品尝到正宗、可口的七里海河蟹。”杜乃合说。

提起种业,很多人想到的是农作物种子。事实上,具有繁殖基因的畜禽、水产都包括在种业里。近年来,宁河区围绕种鱼、种蟹等水产优势资源,开展了专项研究和项目申报,科技创新赋能种业强“芯”。去年,宁河区积极对接,与市科技局开展共建项目“区域特色水产品种质资源创新与繁育”。天津市水产研究所、天津师范大学与换新水产、天祥水产、玖润农业三家项目建设单位签约,计划利用两年时间,投入科研经费600万元,进一步提升天津市水产种质创新水平,促进区域水产养殖品种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致富。

项目中,玖润农业与天津师范大学合作,预计到今年10月,将培育河蟹大眼幼体7000公斤,产值490万元,示范面积200亩,推广面积20000亩,让小河蟹带动大产业,助力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守护水产种质资源

科技优势厚积薄发

眼下,换新水产良种场设施化种质资源培育区内,游动着50多种鲤鲫鱼等大宗淡水鱼及珍稀名特鱼类资源。生态优先、资源节约理念促使换新水产在养殖培育模式上持续转型升级,如今的设施化网箱池塘可实现水循环微孔增氧、水体循环利用,同时饲养培育种用亲本、后备亲鱼,产量比传统土池塘饲养方式提高3倍,优质亲本储备量大大提高。

上述项目中,换新水产承担“异源优质鲫鱼新品种创制及繁育技术研究”,“现在,这个鲫鱼新品种创制的前期工作已基本完成,进入到生产性养殖试验阶段。它的最大优势就是抗病能力强,生长速度快、营养价值高。异源优质鲫鱼的创新创制是换新几十年来对鱼类种质资源进行系统培育和开发利用又一科研成果,转化推广后将能有效缓解鲫鱼产业中的种质退化、病害频发状况。”换新水产工程师高永平说。

据介绍,始建于1957年的换新水产,1999年被认定为市级水产良种场,2002年成为国家级水产良种场。成立至今进行了900多项鱼类育种创新试验研究,育成11个“国审”水产新品种并在全国推广养殖。近年来,每年繁育津新鲤2号、黄金鲫、津新鲫、德国镜鲤等优质苗种40亿尾。场区内建成的淡水鱼类种质资源活体保存库,保存种质资源52种和大批自育育种材料鱼,约16万尾,总重量36万多公斤。

“去年,我们在原有研究基础上又进行了90多项鱼类杂交育种试验,从中筛选出40多种有特色和市场前景的组合和子代,比如抗病方面的、营养方面的等。将来,比如肌间刺少的鱼,我们也要研究。我们将继续与科研院所、高校深入合作,专注鲤鲫鱼新品种的开发研究,为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作出新的贡献。”高永平说。

在上述项目中,天祥水产有限责任公司则与市水产研究所合作,正对拉氏鱥和梭鲈开展选育及繁育关键技术攻关,优化人工繁殖及驯化技术,探索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方,提高孵化率和苗种成活率,为特色品种规模化生产,建立“育、繁、推、销”产业化体系奠定基础。

据介绍,位于宁河区苗庄镇的天祥水产于1988年建场,2000年正式注册成立,是一家集特色淡水鱼繁、育、推、销一体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科技型龙头企业,被农业农村部授予“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国家现代渔业种业示范场”“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近年来,天祥水产与多家科研院所合作,引进大口黑鲈“优鲈1号”、斑点叉尾鮰“江丰1号”等良种,建立了天津市首家特色淡水鱼苗种培育与养殖示范基地。天祥水产收集了梭鲈、拉氏鱥、大鳞鲃等品种的不同地理种群群体,从野生原种开始进行试验养殖,筛选后备亲鱼,探索人工繁殖及转口驯化工作,使野生的优良品种实现本地化。

“瞄准名特优淡水鱼品种,今年我们将继续引进培育抗病害、耐盐碱、耐低氧、生长快的特色品种,让养鱼人养殖成本更低、效益更高,让吃鱼的人吃到更好更便宜的鱼。”天祥水产董事长苗建生说。

大胆探索砥砺前行

种猪种苗续写新篇

在宁河区,种猪育种技术也是令人瞩目的创新高地。“天河牌”种猪销往全国,种群品质国内领先,并代表中国种猪品牌走出国门,“中国名牌产品”实至名归。宁河国家级原种猪场从丹麦引进原种长白、大白公母猪,与原有群体组成育种核心群,开展种猪选育和大规模测定,准确估计个体育种值,优化核心群母猪胎次结构,获得稳定的遗传进展。建设生猪产业园区,构建宁河生猪产业集群,与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南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中国科学院湖南生态研究所深层次科技合作,健全种猪育种体系,支持“京津冀”三地联合育种和现代生物学技术在种业科技中的应用……相关部门、企业牵手科研机构,正在种猪育种上大胆探索、砥砺前行。

向科技创新要效益,就能收获不竭增长动力,“肉铺子”肉更香,“菜篮子”菜更丰富。

百利种苗培育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宁河区苗庄镇,占地30多亩的10个“水培菜”大棚“四季常青”,蔬菜年长8至10茬。不再“脸朝黄土背朝天”,“新农人”挺直腰杆种菜,效益翻了不只一番。

占地总面积1000多亩的百利种苗2017年引进“水培菜”项目,并自主研发了盛有营养液的水培蔬菜包装盒,在有关部门支持下,建造了水培日光温室,引入智能水培控制系统,可根据蔬菜生长特性控制棚内温度、光照时间、供水频率和施肥频次等。受到呵护,健康成长,一颗蔬菜就叫响了一个品牌。百利种苗还与各大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将自主选育出产量高、口感好的优质蔬果推介给农户,帮农户规避新品种种植风险,并持续技术输出。

目前,百利种苗年生产优质种苗1.2亿株,可辐射带动津冀两地种植户2万户。去年,该公司从南方新引进了阳光玫瑰葡萄、火龙果、蓝莓等优质品种和新栽培技术,探索出“南果北种”栽培模式。“‘苗好一半收’,今年我们将稳步推进扩大种苗培育计划,并持续引进选育适合市场的新品种,让更多农民种好苗、兜更鼓,同时将在植树节期间推出农文旅项目‘一元认领樱桃树’,探索更多模式路径,带动农民增收。”百利种苗经理刘晓君说。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