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种植致富_农业种植致富网_农业种植致富果

郭志伟察看番茄长势。

“别小看了它,这种不用激素、不需要人工干预的无籽番茄,全世界独一份!”蹲在地头的郭志伟一边采摘番茄,一边跟记者介绍,裤脚上全是泥点。

走进鲁东大学农学院的实验大棚,一颗颗红彤彤的樱桃番茄缀满藤蔓,长势喜人。眼前这片大棚,就是郭志伟联合鲁东大学培育的无籽番茄实验田。

“所谓无籽,就是单性结实,指不经过授粉受精而自主发育成无籽果实的现象。这个品种可以克服不利于授粉受精的逆境,无需激素蘸花和辅助授粉就能自然坐果,稳产高效、绿色安全、品质优良。”郭志伟介绍说。

别看他现在对农业知识如数家珍,2019年创业时,郭志伟根本不知道番茄是长在树上还是结在蔓上。

一切从零开始。

四年种出一颗好果子

走起路来风风火火的郭志伟,是一名有着24年军龄的老兵。1994年入伍,曾任战士、步兵排长、连长、高炮营营长等。2018年,郭志伟放弃安置到机关事业单位的机会,选择自主择业与土地打交道。

无籽番茄是妻子张少丽一直研究的项目,他创业后妻子在鲁东大学任职。认准农业这碗饭,2019年郭志伟创办山东上乘佳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瞄准农业高精特新品种培育,无籽番茄是代表品种。郭志伟一头扎进试验田,翻地锄草、改良土壤、嫁接砧木,实实在在当起了“新农人”。经过近四年的反复选育试种,终于培育出稳定高产、品质优良的无籽番茄。小小的一颗番茄,却是真正的绿色环保食品,种植过程中无激素、无农药、无化肥。

凭借超强的耐性、高附加值和良好品质,他的无籽番茄项目斩获第五届“中国创翼”山东省创新创业大赛乡村振兴专项赛二等奖。

试验田里,有圆鼓鼓的粉色樱桃番茄,有水滴型的红色樱桃番茄,还有手掌大的鲜食大番茄。摘下一颗放在手里,轻轻一捏就能感受到汁水的流动,咬一口,甜甜的汁水中夹杂着一丝丝酸味,瞬间激发味蕾,忍不住还想要吃第二口。

“我创业的初衷,就是希望让老百姓吃上健康、绿色、放心、安全的食品。”郭志伟说。

小红果撬动大产业

“我是农民的儿子。农民一年种一茬无籽番茄,只能挣一季的钱,如何才能实现增产增收?”这是郭志伟创业后一直思考的问题。

他登门拜访菌菇种植、循环农业领域的专家教授。“他几乎每天都会过来看看这些番茄、菌菇,向我请教如何才能提高产能,他身上有军人的那股子拼劲和韧劲。”山东省食用菌专家顾问团团长蔡德华说。经过多位专家的联合攻关,“菇番轮作模式”开始示范。

“每年5-8月种植无籽番茄,收获后9月到次年4月种植大球盖菇。一年两茬,一田两作,效益翻倍。”郭志伟介绍,番茄秧、果树枝和秸杆可用作种植大球盖菇的基质,收获大球盖菇后,这些基质又成了种植无籽番茄的有机肥,种植过程中不施化肥。一年种植两茬作物且互为肥料,形成高效、低碳、绿色、循环的轮作种植模式。

一个新项目想被认可,必须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收入。“番茄亩产8000-10000斤,估计收购单价约3-4元/斤,赤松茸亩产4000-6000斤,收购单价8-10元/斤,每亩地纯收入能达到3-5万元。”郭志伟算了一笔账。此外,番茄人工蘸花这一项,一亩地就能节省约3000元的人工成本。

“我们冬天吃到的樱桃番茄大部分从南方引进,无籽番茄的培育改变北方番茄种植模式,打破南方樱桃番茄对北方市场的垄断。”郭志伟说。

一颗果子,催生一个产业,支撑一条产业链。郭志伟提出“政府+高校+企业+合作社”无籽番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守住一份初心

郭志伟介绍,目前“菇番轮作模式”基本成熟,具备大规模推广种植条件,无籽番茄相关技术也正在申请国际国内专利。

“部队教育我多年,报效国家、服务人民,是我永恒的价值追求。我是党员、退役军人,带动‘兵支书’‘兵委员’做大做强无籽番茄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是我责无旁贷的责任。”郭志伟说。

据了解,烟台现有4227名退役军人在村居任职,其中1144名担任村居党组织书记、主任。退役军人任职的村居中,有1304个村居发展种植类特色产业。全市乡村振兴领域军创企业有63家,涵盖烟台全部4条乡村振兴产业链。

对于依托“兵支书”“兵委员”所在合作社布局推广无籽番茄产业,郭志伟充满信心:“现在已有20-30家‘兵支书’所在合作社与我们达成合作意向,有6-7家已签署合作协议。”

公司成立后,郭志伟组建退役军人乡村振兴博士专家服务团,深入企业一线、田间地头指导乡村振兴领域军创企业和种植类特色产业村居的生产。今年6月,他又与鲁东大学创新创业学院联合设立退役军人乡村振兴产业研究院,让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

“正在筹建退役军人乡村振兴实训基地,搭建退役军人创业培训平台,提供初创企业孵化、现代农业技术培训、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等服务。”郭志伟介绍,通过科技引领、成果转化、加强培训、搭建平台,引导上下游配套军创企业、合作社入链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乘风破浪潮头立,扬“番”起航正当时。在以无籽番茄为代表的高精特新品种培育和“菇番轮作模式”的加持下,烟台退役军人正加速为农业发展贡献力量。

YMG全媒体记者 秦菲 通讯员 张志强 孙金山 摄影报道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