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茶陵县乡贤刘祖治典型案例
带领一个服务于湘赣边茶陵县“三农”的企业,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两山”理念,通过12年植树造林,把过去的33万亩荒山、穷山变成了现在的绿水青山,同时也变成了老百姓的金山银山。他,就是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湖南万樟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祖治。
一、基本情况
刘祖治,男,汉族,湖南省茶陵县,出生于林业世家,自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毕业后便干起林业行业。2010年,他把十多年努力打拼积累的上亿元资金,全部投到家乡绿化荒山,怀着一颗“造林造园、造林造景、造林造富”的“三造”初心,将33万亩荒山、穷山建成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打造国家4A级“中国花湖谷”景区,成为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优质扶贫产业基地。刘祖治是第十三届、第十四届、第十五届、第十六届株洲市人大代表,是湖南省第十二届政协委员,先后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全国绿化奖章、全国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国家林草乡土专家、湖南省劳动模范、湖南省“先富带后富”十大典型、湖南最美扶贫人物等荣誉称号。他创建的湖南万樟集团有限公司先后被授予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全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先进民营企业、国家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五星级企业(园区)、国家现代园林标准化示范区;湖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省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省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省现代林业特色产业园、省万企联村共同发展样板项目、省同心工程产业扶贫同心项目、省五星级休闲农业庄园、省级林业示范合作社、省重合同、守信用单位、省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示范典型、省优质初创企业等荣誉称号。
二、主要成效
植树造林,绿化荒山;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湖南万樟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祖治从2010年开始,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十年磨一剑,初心不改,坚持不懈在33万亩荒山、穷山上“造林造园、造林造景、造林造富”。已经建成全国最大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全国最大的木本大花海、国家4A级旅游景区。同时解决了当地农民就近就业4000多人,辐射、带动3万多农民不断增收、脱贫不返贫、走向共同富裕,21个行政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乡村面貌日新月异。而且,到流转荒山的合同期满后,这片绿水青山将无偿归回到农民和村集体手中,将持续让农民和村集体获得更多更大的收益。今昔对比,把过去的荒山、穷山现场图片与现在开发好的绿水青山图片对比就可以看出,他给社会、后人留给了什么。
2013年,刘祖治积极响应党中央发出精准扶贫的号召,决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他的事迹先后被中央、省市等10余家主流媒体报道,2018年12月2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对万樟集团高质量打造扶贫产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事迹进行了报道;2019年3月,人民网第二届(2018年)“中国优秀扶贫案例报告会”对万樟集团产业扶贫进行了专题报道;同年10月,刘祖治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受到国家领导人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和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的亲切接见;2021年2月25日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在人民大会堂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目前,他带领公司依托丰富的绿色生态资源和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壮大“红色+绿色”“1+1>2”的发展成效,大力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持续做强做优做精产业,利用产业优势,发挥国家级龙头企业作用,让更多村集体实现长期增收,让更多农民在家门口就近就业,真正实现“让农业变强、让农村变美、让农民变富”,使公司成为革命老区茶陵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强力战舰。
三、基本做法
刘祖治以园区、景区产业为载体,不忘初心,全力开启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新征程,奏响了一曲精准扶贫、脱贫致富、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动人之歌。“十四五”期间,他树立公司发展战略目标为打造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区,实现“四大创建”:中国花湖谷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以茶博园为核心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湾里湖桐花世界创建国际旅游度假区,石峰仙创建全国森林康养基地,到2025年,年收入创30亿元。真正实现产业兴旺,引领带动湘赣边革命老区农民、村集体走向富裕富足。
(一)情系林业,做强做优做精产业,三产融合促振兴刘祖治是一个富有情怀的人,他常思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读书时就怀着要到“林家铺子”大干一场的梦想,刚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毕业,便干起了林业行业。早在2010年,他在省内外做林业绿化就积累了上亿元资金,一心想回乡创业,带领老乡致富。一次,他偶然路过严塘镇,看到一座座光秃秃的山荒废在那里,便多次带队到山中考察。经了解,这是因2008年一场百年不遇的大冰灾严重毁坏的。因冰灾损毁的山林有10余万亩,地属严塘等乡镇十几个自然村,加上日积月累的自然荒山、天然火烧山、老百姓与村集体偶尔维护一下的林山林场,山地总面积达到30余万亩。还了解到,这里的青壮年劳动力都背井离乡外出打工,村里只留下留守老人和学龄少年儿童;了解这里到许多老百姓家庭因这片荒山常年废弃一直没有收益而变成了贫困户,十几个村集体因经济条件相当落后而变成贫困村。因此,他做出了“植树造林、绿化荒山、投资兴业、造福于民”的大胆决定。经过向相关部门的申请、汇报,跑省城、走市县、到镇村,苦口婆心地与村民交流沟通,“万事开头难”,终于第一次签订了把荒山流转到公司的合同。2010年5月开始,他躬身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立马带领上百名员工,不分昼夜驻扎荒山,一直坚守在山头第一线。
他的足迹遍布了每一座山头,每一个树坑都留下了他的汗水;他不畏严寒酷暑,也顾不及病痛,更顾不上家庭妻子、老小,坚持与员工干在一起,吃在工地,睡在工地,甚至餐风露宿,妻子心疼地说他:“真是不要命的倔牛”。就这样,他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凭着一股子拼劲,他毅然决然地凭借自己坚强的意志和毅力,抱着“个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正的富”的共富情怀、狠下“造林造园、造林造景、造林造富”的“三造”决心,既当指挥员,又是战斗员,影响、带动全体员工形成向心力,思想行动上得到高度统一,开启了向荒山宣战的新征程,把他历经十多年打拼积累的上亿元资金,全部投入到“三造”,遵循“绿色、生态、高效”的发展理念,以植树造林、绿化荒山、发展特色种植业为基础,以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为抓手,奋勇拼搏。2013年,党中央发出了精准扶贫的号召,他更加坚定了发展绿化产业的信心和力量,于是,重新制定规划,将10余万亩园区打造成景区,形成名贵花卉及珍贵树种产业、油茶产业、茶叶产业、优质水果产业等,产业规模由原来的10余万亩扩大到33万亩。正因为他坚韧不拔、顽强执着,久久为功,历经“十二五”“十三五”两个五年拼搏,十年磨一剑,荒山、穷山得以蝶变。在精准扶贫、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上铸就了有目共睹的光辉业绩。
产业脱贫、产业致富、产业振兴,已经形成广泛共识。2021年,公司第一产业快速发展,实力雄厚;第二产业在稳步发展,油茶、茶叶加工已然启动;第三产业呈飞跃式发展。
2021年,中国花湖谷已经成为国家级4A景区。他带领公司继续完善要素,补齐短板,多元发展,走“三产”深度融合发展之路。一是全力推进一产促发展。完成紫薇园、杜鹃园、美国红枫园、玉兰园、樱花园、丹桂园提质改造工作,完成茶叶基地茶叶栽植工作,完成油茶园、黄桃园、蜜柚园全面科学管护工作。二是大力发展二产补短板。主要是油茶、茶叶加工,实现二产加工业零的突破;建设黄桃、蜜柚冷链仓储设施。三是强力推进旅游业跨跃式发展。茶博园茶旅项目全力推进、湾里红旅项目二期工程建设、康旅项目推进和吕石峰仙森林康养基地二期项目工程建设,实现四大景区全面运营创收。并且,围绕产业链各个关键环节,持续推进“建链、补链、延链、强链”,依托丰富的绿色生态资源和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壮大“红色+绿色”“1+1>2”的发展成效,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成为了集红旅、农旅、文旅、茶旅、康旅为一体、“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的“产业园+文化园+大旅游区”。三产深度融合,互补互助,相得益彰。
情系林业,做强做优做精产业,为茶陵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打造了强劲的动力引擎。他这样做,不断壮大了公司经济实力,给公司带来了内生动力。2021年,公司年收入稳步提高。公司自身经济实力增强,为就业创业注入了稳定剂,促进乡村振兴富有吸引力、感召力。
(二)情系农村,让农民、村集体持续增收,共同富裕促振兴刘祖治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事业在农村,他对“三农”怀有特殊的情感。乡亲们脱贫不是终点,更不能返贫,这是底线,应该走共同富裕之路。他对自己创建的公司每个五年都编制了规划,规划先行。“十四五”期间能否持续发力,进一步发挥公司作用,全心全意投入乡村振兴,要村民亲身感受、切身体会了才能回答。如何让附近更多村集体实现长期增收,让周边更多农民在家门口就业创业增收,这是他必须做好的一道必答题。2021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做到扶上马送一程。”公司的根基在三农,必须与农民心连心,必须“亲上加亲”。为了进一步兜牢底线,把更多农民就业创业增收继续做强做实,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他主要是做了这几点:一是夯实就近就业。对有劳动能力的对象优先安排到园区、景区就业,实行“人选岗,因人定岗”,并对过去的贫困户仍然每天分别加补10元工资。对路途比较远的就业人员,安排工作车辆专门接送,解决他们来回奔波劳累之苦;对年老体弱或伤残人员安排诸如除草、浇水、施肥等轻便的工作,并免费提供午餐送至工地。同时,采取灵活的就业方式,农民家里有事可忙家事,方便农民照顾家庭。由于就业方式灵活,不少在外打工人员也返乡来公司就业,进一步解决了背井离乡之苦和照顾家中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的难题。因为园区、景区增量提质了,岗位需求量增大了,吸纳能力增强了。可以看到,21个行政村的就业人员不能满足公司强劲发展的需求量,还需到外地招工。比如仅茶博园、茶叶基地用工就得近万名员工。因此,从外地来就业的农民也比以前多了。真正实现有就业能力的农民不落一人。
二是充分发挥土地效益。几十年来,这片荒山荒地就没有过任何经济收入。公司把农民闲置的荒山荒地充分利用起来,由公司通过土地流转采取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农民每年可得到土地收入400余万元。当流转的荒地合同期满后,这片绿水青山将无偿回归到农民和村集体手中,将持续让农民和村集体获得更多更大的收益。三是开展创业扶贫,增强造血功能。前一阶段公司斥资500万元建立苗木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把贫困户组织起来,让他们自己种植苗木花卉,创收脱贫。现在,合作社的“社员”增多了,还对有志创业增收的农民,以培智、培技能等方面的支持,公司为他们免利率提供资金,免费提供技术、种籽、农药、肥料,并签订产品回购包销合同,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2021年,帮助43个农户创业,每人年均增收3万余元。像尤竹村谭冬梅加入合作社后,年收入超10万元,一举致富发家。像以前贫困的伤残军人周汉伟独立发展绿化苗木10余亩,公司包销,每年收入十几万元,早就成为家喻户晓的富裕户典型。同时,他们把自己学到的技术,通过亲帮亲,邻帮邻,已带动数百户农户发展苗木种植而创收,并且今后年收入会随着增量提质逐年递增。四是重点扶持弱势群体,持续开展委托帮扶。
公司对那些因病因残或年迈体衰没有劳动能力的刚刚脱贫的边缘户,继续采取委托帮扶方式。公司继续与严塘镇的上合、尧水、玳溪、龙井、严塘等5个村628户2131人签订了帮扶协议。协议约定,每个困难人口将1万元扶贫基金贷款通过银行投到公司,资金由公司统一使用,统一偿还(2019年贷款已还清)。公司每年给每个贫困人口发放不少于1000元的帮扶资金,连续帮扶10年,已帮扶5年,将共发放帮扶资金2000多万元。关爱特殊个体,支持公益事业。累计无偿捐款1000余万元。五是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他通过以产业介入,引领、辐射和带动村集体与企业形成经济共同体和产业链,壮大村集体经济。如湾里村、黄河村、和吕村、尤竹村等已经基本形成村企合作,并收到实效,每年增收4万元以上,多的达到30余万元,持续让村集体增收。并以点带面,还将吸纳周边17个行政村,也运用村企合作模式,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这样,湖南万樟集团有限公司在董事长刘祖治的带领下,为老乡亲开辟了一条就近就业、创业创收的致富大道,当地餐饮、民宿、农副产品、土特产品销售业得到长足发展,美化了环境,提高了当地群众人居环境质量和幸福指数,也促推了乡风文明程度的提高。
(三)心怀感恩,党建引领,群团携手,建立长效促振兴刘祖治及其他带领的企业实实在在为当地老百姓和村集体带来收益,也引领周边乡村一步步得到振兴。然而,他始终感恩共产党,感恩社会,感恩当地干部群众,千方百计回馈社会。2021年,他充分发挥公司党支部决策参谋、统筹协调、政策指导、推动落实、督促检查等先锋作用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推动开展“学史增信争先进”“党员示范岗创建”“阳光服务亮身份”学党史,我为群众办实事”等主题活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党员带头示范,全体员工奋发向上,努力作为,推动公司建示范、有作为,助力乡村振兴。同时,公司党支部经常与镇党委政府、村党支部、群团组织开展联合行动,公司党支部主动参与镇村活动,扶助村级弱化的党支部,激发引领带动作用。当国家发改委《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出台、省委书记张庆伟提出“加快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县委县政府提出“通过交通互联、产业互补、生态共建、旅游连线等方式,扎实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奋力打造湘赣边乡村振兴茶陵样板”后,公司党建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引领作用加强,群策群力,奋力拼搏,“四大创建”氛围浓烈,2021这个“十四五”开局之年,成为公司党建引领之年。为形成长效机制,公司党支部要求全体党员在“红”方面带头引领,“讲英雄故事、宣传红色文化、争做先进人物、带头创业创收、义务帮扶”等,协助党委对组织力量比较弱小的村党支部形成强大的战斗力,实现“延链”。公司还不断强化自身群团、工会组织,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大力引进优秀企业人才,着力培养“土生土长”的拔尖苗子。他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以人为本,把人性化与制度化管理相结合,促进各个子公司负责人管理水平的提高,激励全体员工自觉提高个人素质和工作本领。他的公司既抓产业发展,又抓思想建设,围绕党建抓引领,促推全局工作。
这样,在刘祖治的带领下,变荒山、穷山为绿水青山,“三产”融合促振兴,有力有效地诠释和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两山”理念,带动湘赣边革命老区更多的农民脱贫致富、共同富裕,让更多的乡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为打造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区奠定了坚实基础,成为了国家乡村振兴的新标杆。
四、主要经验
刘祖治带领公司围绕乡村振兴“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要素,持续推进绿化荒山兴三农产业,真创实干担当作为促乡村振兴,因此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经验。
(一)规划先行预则立,不预则废。刘祖治特别重视制定实操性强的规划,制定的规划,因地制宜、切实可行、都能有效落地。每次都是他亲自勘察,充分调研,组织专门班子、聘请专家学者起草、审核、评估,秉承“造林造园、造林造景、造林造富”,循序渐进,纵深发展。如打造产业园,造了一片林,就是造一个景;造了一片林,就造了一个园;目前已造紫薇园、丹桂园、杜鹃园、红枫园、玉兰园、樱花园、黄桃园、蜜柚园、杨梅园、油茶园等16个特色精品园, 16个园就组成了一个色彩斑斓的景区,成为了全国最大的农业产业园和最大的木本大花海,中国花湖谷形成了国家4A级景区。园区、景区给老百姓带来了就近就业、创收增收的经济效益,这样造林造景,造富了农民。规划的直接作用及其重要性显而易见。编制规划,规划先行,就是打基础,是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基本遵循。
(二)重视人才产业兴旺靠的是人才支撑,乡村振兴靠的是人才振兴。乡村振兴,需要人才赋能,人才是关键。所以,他的公司引进了大批专业人才。一是培养“土生土长”的土专家,只要有志服务于“三农”,有志在公司发展,只要有潜力挖掘,他就着力培养。二是引进优秀人才。他不计成本亲自到省内外职院、高校,寻找、招聘那些能扎根农村、情系“三农”的优秀学子,而且招聘回来后委以重任,重点培养,想方设法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安心工作、快乐干事业。三是有针对性地聘请专家学者到公司指导、讲学。如产业园为了改良珍贵树木、名贵花卉品种,像紫薇改良等,聘请了王晓明博士做技术顾问;三华油茶聘请了中南林学院的谭晓风教授及专家团队做技术顾问;茶叶聘请了刘中华院士等做技术顾问。通过发挥专家顾问团队的指导作用,各个产业稳步发展,牢牢赢得市场。他认为,人才振兴,是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
(三)“三产”融合产业兴旺,还必须走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之路;只有一二三产业融合了,才能壮大经济效益,才能提高附加值。他带领公司做强做优产业,利用第一产业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如造林时,首先需要密植,经过三五年培育之后长成树木,根据树木成长要求间移30-40%,再把间移出来的卖出去,或投放到乡村绿化、城市绿化,留下来的60-70%继续培育长成参天大树,成立旅游景点。这样,深入实践可持续发展战略,实行多产融合,一产和三产都带来了经济效益。他还常传经送宝说“花比果贵”。意思就是说果树开花了,美丽的景色就可以带动旅游,旅游就能带动当地的餐饮、住宿、消费等等行业的发展,其收益远超于果子的价钱。他带领公司依托丰富的绿色生态资源和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壮大“红色+绿色”“1+1>2”的发展成效。实行红色文化园与绿色景区的深度融合,集红旅、农旅、茶旅、康旅、文旅等于一体,扬长避短,相互弥补,相得益彰。他认为,“三产”融合,是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最强大的生命线。
(供稿单位:万樟集团;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湘村行动:湖南乡村振兴精选案例》,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