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莆田特产大全 四大名果: 兴化桂元、枇杷、荔枝、蜜柚漆木碗: +k莆田市选用优质木材和采取精湛工艺制作的碗、碟、盘、杯、钵、盂、花盆套等150多个花色品种的传统木质漆器,造型雅致玲珑,色泽光滑明丽,既为日用品,又是工艺品。漆木碗用料考究,制作精细。在漆艺上,有传统的“红退光”、“黑退光”,色亮如镜,聚光照影;有“退光贴花” 、“漆内描图”,摸之无痕,视之有景;有“生漆擦”、“透明擦”,木纹清晰,美于天然。漆木碗的品种已有“青石朱里碗”、“透明暗花鸳鸯碗”、“金珠盖碗”等20余种。漆木碗为陈设、旅游和食具之佳品,不但造型雅,质地优良,色彩明丽,纯朴美观,而且具有无味、无毒、坚固耐用、不脱漆等特点。盛沸水不烫,装酸碱不蚀,是驰名中外的上乘食具。陈列于厅室,正看圆如一轮满月,侧视妙似半颗珍珠,是可供欣赏的工艺美术品。同时,漆木碗高不盈三寸,薄不过三分,旅途携带,十分轻便。 兴化桂圆干j[2i兴化桂圆干是兴化地产的龙眼加工焙制成的干品,驰名国内外。 莆田旅游网 ——福建莆田旅游行业门户网:全面介绍莆田二十四景、莆田旅游景点、莆田旅游资讯。7k,b e A0m1Y9P7q'd9R桂圆干富于营养,具有养血安神、补心益脾等功效,是体虚贫血产后养身的滋补佳品,用优良品种“乌龙岭”焙制成的桂圆干,尤为名贵。
兴化桂圆干按照龙眼品种规格大小不同,有“三元”、“四元”、“五元”、“中元”和“砂仔”之别。蔗糖 莆仙自古就是著名的“甘蔗之乡”。甘蔗种植的历史可上溯到700多年前的南宋时期。到明朝中叶,甘蔗种植和蔗糖生产有些发展,糖类产品已行销江浙各地。但直到本世纪40年代,还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种植的甘蔗是老品种,产量和出糖率都很低,土作坊中生产的是板糖、红砂糖和少量白糖。50年代后,人民政府重视蔗糖生产,积极扶持和鼓励农民种蔗。1983年建市以后,市政府采取得力措施,促使甘蔗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单产不断提高,推动制糖工业发展。1983年,仙游县龙华公社建华大队荣获“全国甘蔗生产先进单位”称号。1985年,全市甘蔗种植面积达22.6万亩,甘蔗总产量126万吨,榨季生产食糖14.1万吨,为历史最好时期。被誉为福建“糖仓”之一。EK冰糖w冰糖是蔗糖加上蛋白质原料配方,经蒸汽煮炼和静止结晶而成。冰糖晶莹透亮,香甜可口,具有润喉清心,祛烦消渴的功效,是食用佳品。 [福建莆田旅游行业门户]0~:T/{*B7g.O"_7q*|古时,仙游民间就用土灶、大锅煮炼冰糖。产品远销江浙各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光仙游就有30多家私人冰糖作坊,年总产100多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冰糖生产发展较快,1956年以来,人民政府注意发挥蔗乡优势,发展冰糖生产,不断进行技术革新和设备改造,逐步提高产品质量。
仙游食品厂生产的冰糖,无论是产量还是质量,在省内同行业中都居首位。仙游出产的冰糖大量销往上海、江西、浙江、安徽、山东、湖南、河北、江苏等地。仅上海市的年销量就达1000吨。 1972年以后,仙游冰糖生产又有新的突破。双灯牌单晶体冰糖成为出口产品,销往新加坡、也门各国。w仙游综合食品厂生产的“鲤城牌冰糖”及“鲤城牌单晶冰糖”,1985年荣获部优产品称号。1988年全市冰糖产量7411吨,其中出口219吨。1989年冰糖产量下降为2946吨。 +s6g.N;@#}%S,v兴化米粉 Y北宋以来,一直为兴化之著名特产。系用特等大米精制而成。现主要生产有兴化细米粉、银丝米粉、快熟米粉和粗条米粉等系列产品。兴化米粉,条细如丝,洁白如银,质佳味美,且耐储藏,便于携带,富于韧性,煮、炒、炸皆可,具有独特的地方风味。家用、馈赠咸宜,是馈赠亲友和宴请佳宾之珍品,畅销国内外。 兴化米粉是莆田市一大特产,明代就有米粉外销。产地以莆田县黄石镇西洪和清江两村为主,下棣、西利、惠上、惠下和渠桥乡樟林、洋埕等村次之,全市其他地方亦有零星的加工制作。米粉以上等黄尖米制作最好,制作须经过9道工序,过去用手工操作,现在多用半机械化进行制作。
兴化米粉的特点,条细而匀,色泽洁白,轻松晶莹,煮炒易熟,汤干均可,饮食便利,独具一种风味。是群众喜爱的食品,逢年过节馈赠亲友的礼品。兴化米粉的销路很广,除本省各地外,销至广东、江西等地,目前产地工人到外省设坊生产销售,或被雇用代加工。1949年以后,远销至东南亚、美洲和欧洲等国家,深受海外侨胞的喜爱。近几年,每年出口数量在800~1000吨之间。 莆田黑猪 莆田黑猪是福建省地方良种之一,主要分布在常泰、黄石、笏石、灵川、梧塘、西天尾、芦、涵江及城郊等乡(镇)。全县饲养母猪4万多头,年产仔猪50多万头(据县畜牧兽医服务站提供,1988年有防疫仔猪33万头),输出猪苗达20万头以上,畅销省内各地,是福建省主要的母猪基地。黑猪具有适应性强,耐粗饲料,生长快,出肉率高,肉质好,产仔多,母性强,抗热、抗病力强等特点。成年公猪体重350市斤,母猪体重300市斤,经产母猪一般每窝产仔10~12头,最高达15头以上。利用长白猪或杜洛克猪作父本,黑猪作母本,杂交一代具有体型大,生长快,易育肥,出肉率高,瘦肉率高,肉质好等特点。所以,以莆田黑猪作母本,是福建省利用杂种优势的一种比较理想的母本种源。莆田黑鸭莆田黑鸭是福建省特有的蛋用黑鸭品种。
据调查,灵川乡是黑鸭的摇篮地,分布在莆田市沿海及南北两洋平原地区(以城关中心的南北两片平原之俗称),现全市饲养数量达35万只,年产鸭苗近1000万只,远销到广东、广西、江西和湖南等省(区)。主要特点,体态轻盈,行走敏捷,耐盐性,抗热性较强,适应于硬质海滩放牧,产蛋性能好,母鸭年产蛋量270~290个,平均蛋重70克左右。利用白色公鸭与莆田母鸭杂交生产的半番鸭,是肉用鸭优良品种。黑骨鸡 黑骨鸡也叫白绒鸡、绒毛鸡或绒毛乌骨鸡。莆田县饲养历史已有700多年。全县饲养数约6万多只,年产鸡苗300万只以上,其中运销广东、广西和湖南等省(区)有250多万只。乌骨鸡经济价值很高,具有营养滋补和药用的功能,其所制乌鸡白凤丸和白凤酒,在国内外市场上极受欢迎,是出口外销的珍贵产品。莆田鞋业莆田的制鞋业,在明朝就较发达,其产品在闽南、福州等地颇有名声。相传明朝国师陈经邦告老返乡后,曾应鞋店友人之邀书写招牌,欣然泼墨命笔,苍劲的“甲乙”两字跃然匾上,情趣兼备,嚼之有味:“甲”字形似制鞋用具锥子,“乙”字与做鞋用的裁刀形同。至今手工皮鞋工人仍用此类工具。清朝光绪年间,县城大路街有6家鞋店(前店后厂)。民国初期,大路街有鞋店20家,民国15年(1926年)以后,又增加15家,文献路、胜利路开设3家皮鞋店;涵江镇也有14家布鞋店和1家皮鞋店。其中:桂元干、荔枝干、兴化米粉,好吃好带,又好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