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海参苗的海上中间育成?

由于目前海区刺参苗的海上中间育成尚处在试验阶段,在育 成技术上还很不完善,因此这里只能介绍一些试验情况,以期为今 后海区刺参完全养殖提供一些参考和依据。(1)海区的选择育成场,应选择在湾口较小的内湾。 要求湾 内风浪较小,且不受季风的影响;浮游生物量较大,水质肥沃;波流 静稳;无大量淡水注入;无油污污染;底质为泥质,适于浮筏设施的 设置等。(2)育成设施及结构由于刺参海上中间育成技术仍不很成 熟,尚未定型。 因此,一般育成单位基本上是利用贝类养殖的延绳 式筏式设施(参照贝类养殖筏式结构)。养殖器材多种多样,一般 有笼式、筐式和网袋。(3)种苗的海上中间育成方法中间育成方法各异,...全部

由于目前海区刺参苗的海上中间育成尚处在试验阶段,在育 成技术上还很不完善,因此这里只能介绍一些试验情况,以期为今 后海区刺参完全养殖提供一些参考和依据。(1)海区的选择育成场,应选择在湾口较小的内湾。

要求湾 内风浪较小,且不受季风的影响;浮游生物量较大,水质肥沃;波流 静稳;无大量淡水注入;无油污污染;底质为泥质,适于浮筏设施的 设置等。(2)育成设施及结构由于刺参海上中间育成技术仍不很成 熟,尚未定型。

因此,一般育成单位基本上是利用贝类养殖的延绳 式筏式设施(参照贝类养殖筏式结构)。养殖器材多种多样,一般 有笼式、筐式和网袋。(3)种苗的海上中间育成方法中间育成方法各异,各有利弊。

下面简要地介绍几个典型范例。苗种的中间培育。由于海区养殖需要较大规格的苗种,因此往往 需要将刚刚出池的体长1厘米的苗种,经中间培育到3厘米左右。(4)日本宫城县志津川渔协①试验内容宫城县志津川湾有着犬牙交错的里亚式海岸 线,水产非常发达。

从1984年起,他们连续几年进行了中间培育大规格海参苗种试验。1984年,以探索适宜饵料为主要目的,用海藻类、配合饲料和 不投饵等3种方式进行了中间培育对比试验。结果证明,在每笼 放养30头稚海参的情况下,依靠自然流入的有机物和笼内自然生 长附着的硅藻,经过3个月的培育,体长1厘米的海参苗可达到3 厘米,完全可以符合人工养殖或放流增殖使用海参苗种的规格。

为掌握中间培育所能允许的最大密度,1985年又进行了放养密度 对海参苗生长影响的试验。②设施所有设施,均为改良的鲍中间培育笼,金属框架,规 格为60厘米X 60厘米X 30厘米,外包网目为1。

40毫米的网衣, 笼内铺设黑色的波纹板。③苗种来源及放养密度将采卵后经过3个月室内水池培 育,体长约为10毫米的海参苗,放养于培育笼内,放养密度分别为 每笼100头、250头、500头、750头和1 000头,于1985年10月14 日开始进行中间培育。

另外,又在细浦湾等地,以每笼500头的密度,设3处共放养 1 500 头。④试验结果在中间培育期,不同放养密度的生长情况是,经 过2个月的中间培育后,各试验组海参苗平均体长达21。

7〜25。 7 毫米。可以看出,放养密度越大,生长情况越差的趋势。经2个月 培育之后,这种趋势越加明显。放养密度在500头以上的各试验 组中,生长速度都明显减慢,最后测定的结果是(1986年1月末),只 有密度为100头和250头2个试验组,其平均体长超过30毫米,而 放养密度在500头以上的各试验组,其生长速度明显受到影响。

经过3个月中间培育,体长可达30毫米的放养密度,以每笼 300头左右为宜;经3。 5个月中间培育的放养密度以400头左右 为限。虽然密度再大一些,可能体长也会达到30毫米,但无疑是 在受到相当抑制之中成长的。

从培育健康苗种的观点来看,是不 妥的。因此,用网笼进行刺参苗的中间培育的适宜密度,可确定为 每笼放养苗种400头。在中间培育期间,各试验组的成活率为82%〜100%,似乎与 放养密度关系不大,苗种减少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机械损伤或从网 缝中钻出逃逸。

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1984年经中间培育体长达30毫米的 一部分海参种,以每笼8〇头的放养密度,进行不投饵养成,大约经 过1年,平均体长可达到8。 4厘米,最大个体达13厘米。在日本, 体长达15厘米,即可达到商品规格。

比较目前所采用的海参苗的中间育成方法来看,以筱岛渔协 1985年采用的外包网袋,内用塑料网框支撑的网箱垂下式养殖的 方法较好,网箱内水流畅通,如海参苗不从网箱缝合处逃逸的话, 其成活率可达70%以上,垂下深度以距海底0。

5米为好,在有机 悬浮物多的内湾,只要网箱水流畅通,甚至可进行不投饵培育。但如不进行管理,像佐久岛所进行的试验,由于柄海鞘的大量附着,堵塞网笼,造成网内水流不畅,海参苗几乎不生长。当其体 长达20毫米以上时,有必要进行投饵。

每天投喂体重5%〜6% 的粗DAP(为集鱼用的一种饵料)。在进行洗刷网笼时,有必要将 大个体拣出,有利于其他个体的均勻生长。一般在7月中旬至下 旬放养0。 05克的苗种500头/箱、0。 1克的个体350头/箱,进行 不投饵培育,至9月上旬。

然后从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进行投 饵培育,每箱可获体重为1克的幼海参250〜300头。(5)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海上剌参苗种中间培育试验①试验材料与方法试验在大连市郊区黄海沿岸的凌水养殖 二场,进行浮筏式养殖。

试验网箱为钢筋焊制的方形网箱。网箱框架的规格为700毫米X400毫米X400毫米。网箱外 罩的网目为24目。试验用苗种为室内人工培育刺参的苗种,平均 体长为18。 7毫米,平均体重为0。 2克,试验采用[L9 (34)]正交试 验设计,设一个平行组。

试验中使用的配合饲料,为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研制的“8406”饲料。投饵量,是根据各试验组放养的稚海参密度,投喂 稚海参总体重的50%,每周投喂1次;海带每周投喂1次,每次投 喂250克(投喂新饵料时,清除原来残余的饵料)。

网箱中吊挂黑色波纹板附着基,所用的波纹板为具有直径20 毫米圆孔的黑色波纹板,四角为圆形,并将其固定在网箱框架上, 以防止磨网。②试验结果刺参苗种中间培育的结果表明:中间培育的成 活率和投放密度呈负相关。

投放密度越低,成活率越高。100头/ 箱试验组,平均成活率达66。 5%,最高成活率达99%;300头/箱 试验组,平均成活率为53。 6%;500头/箱试验组,平均成活率为 41。 7%。体重的增加也呈现同样的趋势,100头/箱试验组,平均 个体增重1。

59克;300头/箱试验组,平均个体增重为0。 92克; 500头/箱试验组,平均个体增重为0。 82克。从极差R值大小来看,刺参苗种中间培育的投放密度是主要 因素;其次是饵料因子;其他两个因子,即水层与附着基影响不 明显。

通过对中间培育密度的试验,采用700毫米X400毫米X400 毫米规格的网箱,以投放参苗密度200〜300头为宜。投苗后2周,网箱内各种附着基上均附上大量浮泥。这些浮 泥中的有机物,也可被海参苗摄食。

因此,对投饵的真正效果有一 定的影响。网箱中两种附着基及网箱壁,均有海参苗栖息,说明本 试验所采用的附着基是适宜的。另外,影响中间培育成活率的因素,除上述因子之外,部分个 体可能是由于外罩网衣缝合不严密,从网缝中逃逸掉。

因此,进一 步研制既能防逃,又便于操作的中间培育器材,是十分重要的。收起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