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店的倒闭,打工的继续当低收入农民工,白领们快到30岁就应该回家乡工作。”网友“两个红胖子”春节同学聚会后在网上的一席留言引发网友的热烈讨论。
春节同学聚会,“钱袋子”是最常见的谈资,也折射着经济冷暖。从网友的谈论可以看出,近些年,留守在“老家”的,无论是养殖、务农、打工,还是做生意的,都不乏勤劳致富的典型,从而反衬出经济大潮中一些都市白领的尴尬。
养海参年收入少则30万
“同学养鸡12年发了,码农情何以堪。”(“码农”即计算机程序员,记者注)今年春节同学聚会后,网友“meda”在网上发帖《郁闷 同学聚会开大奔来的》表达感慨。
类似养鸡发财的例子绝不在少数,这也让不少城市白领感到尴尬——条条大路通罗马,当年留下建设家乡的人已小有成就,而自己在大城市仍是“房奴”、“孩奴”。
网友“laodun”的家乡在山东胶东沿海小镇上,“同学中养海参的年收入少则30万,多则几百万。”不少人已经闯出了名堂,让大学毕业的他感到汗颜。
网友“liuyunlin8309”也发帖说,自己的小学同学之前一直在家种地,做建筑小工和开三轮摩托拉客。最近几年,同学去了厦门,从送牛奶开始发家。如今,只有小学学历的同学估计年入数百万,已经在厦门买房,并在老家花80多万盖起了三层别墅,过年回家开的是30多万的好车……
网友“COOLpp”在粤东的初中同学中,有人靠做石材生意开上了宝马车。致富案例层出不穷,让网友眼热不已。
不过,家乡的生意也不是那么好做。许多网友反映,做生意成功的人很多靠“脑子活”。
为何经济欠发达的“老家”频频出现创业成功的例子?记者分析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三四线城市的经济活跃度大大提升了,致富成功的机遇如今甚至超过了一线大城市。
除此之外,有网友说,在老家同学升了两级就是中层管理人士了,而自己在大城市升了两级才只是系统架构师。
贴瓷砖一天收入过500
今年网友普遍感觉,普通体力劳动者的收入上涨迅速。
“老家厕所贴瓷砖的,一天都500了!”今年,网友“ddg1000”回到在西南某省会城市的老家过年时听母亲提起。
对此,有网友表示,上述说法有些夸张,但贴瓷砖的工人收入的确比较高,“我家两个工人工作自由,还有烟、饮料供应,不过比较辛苦。”
网友“ill”家在长三角某富裕的县级市,今年过节回家让他对老家的收入水平刮目相看,“全民收入增加幅度较大。年入百万以上的小老板很多,非领导职务小公务员普遍年收入15万以上,在企业里的普遍年收入10万以上,农民普遍年收入8万以上,最穷的反倒是到上海打工的,所以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不愿意出去了。”他总结说。
工厂如今越来越多,红火的房地产也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体力劳动者的工资水涨船高。
“体力劳动力收入越来越高,体现在建筑工人和工厂流水线工人。”网友“shareyouth”举例说,自己表哥的工地,“120元一天的普工招不到人,有点技术的随便两三百一天。”在网友“liuyulin8309”的江西老家,一个给周围村民盖房子的石匠每年纯收入达到五六万元,还能兼顾耕田和照顾老婆孩子。
尽管体力劳动者的工资不断上涨,但有网友也注意到,不少年轻人仍然愿意拿着低薪,到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工作。有网友发帖说,不少大学生宁可待业在家,也不愿意从事体力劳动。
收入增长的同时,物价也在飞涨,让刚刚鼓起来的“钱袋子”承受了不小的压力。
网友“bjtuJoran”春节回到河南某城市的老家时发现,虽然工资上涨很快,有技术的工人已经能拿到3500元/月,但房价也从5年前的800多元上涨到3500元左右。
汽车出现爆炸式的增长,城区甚至出现堵车现象;房地产价格飙升,一些县城已经达到三四千元/平方米……这是不少网友的共同感受。
南方日报记者 张胜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