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高产养殖与综合利用 节选

《蚯蚓高产养殖与综合利用》:(五)种蚓放养密度 蚯蚓的养殖密度要适当,如果密度较小,虽然种群内个体间的生存竞争不剧烈,每条蚯蚓的增殖倍数较大,但整个种群单位面积的增殖倍数较小,产量低;放养过多,密度过大,由于食物、氧气等不足,生存空间拥挤,代谢废物积累过多,造成环境污染,致使种群内个体间生存竞争加剧,往往使个体增重下降,繁殖力也随之降低,病虫害与疾病蔓延,死亡率增高,幸存者逃逸等。 为了达到高产、优质、低消耗的目的,要摸索出合理的放养密度,使蚯蚓增殖倍数高,生长发育速度快。对每平方米5 000条、10 000条、15 000条蚯蚓三种密度下太平2号蚯蚓的繁殖性能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种蚓养殖密度、放养成蚓为10000±200条/米2时,繁殖性能*佳。环毛蚓的养殖密度以每平方米1 000~1 500条蚯蚓为宜。如果采用较先进的通气恒温加湿法,为蚯蚓创造更好的生态条件,则养殖密度还可提高。 (六)生产群不同放养密度下生长发育规律 观察50厘米厚饲料条件下,不同放养密度蚯蚓从幼蚓到成蚓的个体生长增重和群体生物量增长规律。结果表明: 蚯蚓个体性成熟为60~70天,90~100天个体重达*大值。达性成熟和个体*大重的时间基本与放养密度无关。 随着密度增大,个体重降低。但群体生物量随密度增大而增加。生产群蚯蚓放养密度可以增加到5.5万条/米2,一般管理条件以3万~5万条/米2为宜。 蚯蚓增重曲线呈“S”形。在快速增长期与增重缓慢期的拐点处为蚯蚓*佳收获期,此时外部特征为环带刚形成,个体重随放养密度变化而有变化。5 万~5.5万条/米2条件下,个体重0.38±0.02克时收获经济效益*挂。 (七)蚯蚓人工养殖高产饲料因子筛选 1.蚯蚓对不同处理粪便的自由选食观察 选用牛粪、猪粪、鸡粪、人粪、马驴粪、混合粪,采用自然风干(15~20天)、小堆发酵(15天)、粪便(70%)+麦秸草(30%)混合堆积发酵三种方法处理,观察太平2号蚓对不同处理方法、不同粪便的喜食程度。结果表明,蚯蚓*喜食牛粪,以粪便+麦秸草混合发酵处理方法效果*好。 2.*佳氮素料 不同粪便和麦秸草混合发酵对蚯蚓生长、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种粪便和麦秸草混合发酵后均可作为蚯蚓饲料。*佳氮素料为牛粪组。90天试验,繁殖倍数达20.75,增重倍数为12.7。 ……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