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对促进社会公平、提升国民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学校一直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充分发挥广东省组团式教育援藏优势,打造智慧教育品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不断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为了让学生享受公平、优质的教育,学校做了一系列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优化资源配置,从人力物力上保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上级部门大力支持学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工作,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得到很大提升。学校现有在校生1981名,专任教师136名,高于规定学历教师135人,每百名学生拥有高于规定学历教师6.81人;现有艺体教师19人,每百名学生拥有体育、艺术(美术、音乐)专任教师1人;学校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10053.3平米,生均5.07平米;学校体育运动场馆面积15713.3平米,生均7.93平米;学校教学仪器设备值4599097元,生均2320.43元;学校现有网络多媒体教室62间,每百名学生达3.13间。根据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评估标准,以上指标均已达标。
二是立足教学管理和校本教研,从内涵发展上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学校全面落实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成立由书记、校长、各处室负责人及骨干教师组成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优质均衡创建工作的领导,强化政治引领,以“优化教学管理,提质增效”为重心,坚持抓核心,求突破,抓薄弱,求协调的策略,全面推进教育教学内涵发展。强化教学常规管理,向管理要质量。学校建立健全的教学管理体系,规范教师教学行为,加强对教学质量的监控和评估。严格执行划片招生,严格执行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计划,打造高效课堂,深化“六个一点”教学模式,细化教学常规,强化过程管理。通过“粤藏师徒结对”、线上同步联合教研、上好“六课”、创设成长平台、开展课题研究等方式抓实校本教研,提升内涵发展。
三是加强德育教育,从学生素养上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学校利用广东省组团式援藏优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打造红色教育品牌。注重活动育人、实践育人、劳动育人,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丰富的学习体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学校经常组织各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文艺汇演、科技比赛、运动会等,让学生在参与中锻炼自己的能力和素质。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如志愿服务、环保活动等,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感受社会的温暖和力量;通过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如红色教育寻访活动、科学实验、社会调查等,让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感受实践的乐趣和挑战;除组织学生在“力耕园”“芝兰园”两个劳动教育基地种植外,还开展校园保洁、垃圾分类、社会服务等劳动活动,让学生体验劳动的艰辛和乐趣,培养劳动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四是多举措保障学生公平享受义务教育。保障学生平等地接受义务教育是学校的责任和义务。学校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加强管理和监督,保障学生平等地接受义务教育。同时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共同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一是严格执行“阳光分班”实施方案,建立科学合理的分班机制;二是贯彻落实“送教上门”有关文件精神,保障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三是立足课堂主阵地,注重高质量发展,有效利用多功能场馆,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拓宽学生的视野;四是积极与家长合作,建立家校合作机制,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五是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室,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六是建立健全贫困生资助体系,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让他们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五是树立现代教育理念,以教育信息化助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学校树立现代化教育理念,充分发挥组团式援藏的优质资源,通过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广数字化教学、实施信息化教学管理等方式,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全面促进教师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发展,助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现教育事业新跨越。以联盟学校、结对学校需求为出发点,结合校本教研,统筹协调,资源整合,依托名校+,开展城乡联盟、“21+21”结对帮扶工作,实现同步线上互动教研,助力联盟学校、结对帮扶学校提质增效,努力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六是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凸显成效。开拓创新育英才,砥砺前行创佳绩。学校先后被评为“教育先进集体”“民族团结进步先进模范集体”“精神文明示范单位”“第一批自治区中小学美育特色学校”“全区五四红旗团支部”“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中国水学校”“全国文明单位”等各级殊荣200余项。学校注重生态环境教育,开设环保教育校本课程,学校被全国少工委、国家环保总局命名为“全国手拉手地球村学校”,是自治区内唯一获此称号的学校。生态环境教育已成为二小教育的一个品牌,《基于小学综合实践的生态环保教育的探索》课题荣获自治区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并在北京参加全国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展。
通过前期的努力,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学校将继续坚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理念,加大工作力度,积极应对问题和挑战,为实现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