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7月15日讯(见习记者 张梦瑶 李居安)十几年吃住在荒山,把一个负债累累的山村发展成一个人均纯收入达2.8万的省级文明度假胜地,这正是吴曰胜的真实写照,从无到有,由弱变强,他是开山造田的先行者,也是村民致富的带头人。
作为泰安市泰山区安家庄村党支部书记,生于斯、长于斯,吴曰胜更知道山里人的困苦,自2004年担任支部书记、村主任以来,吴曰胜书记带领全村党员群众立足自身产业,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走出了一条有山村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把一个负债18万元的穷山村,发展成为2021年村集体收入达到400万元,打造出一个省级文明旅游村,先后荣获“山东省旅游特色村”“全省干事创业好班子”等称号,其个人也被评为山东省劳动模范。
精准谋划,走出特色振兴路
“村里想要发展,关键是要找一个好路子”。这是吴曰胜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经过深思熟虑,他带领党员干部走上了自己最熟悉的道路,发展苗木种植业。既然要发展种植业,首先就是要整合土地资源,吴曰胜带领着村干部们收回集体土地,村里原来承包出去的800亩山地,在合同到期后全部收回村集体,为发展乡村旅游储备了山林、土地资源,将350余亩废弃山林统一开垦,种上了苹果树、樱桃树、猕猴桃、石榴树,美化了环境、实现了村里的增收,另外还整合了500亩的建设用地,作为村里未来的发展用地。
其次是走出去,学习其他地方的先进案例,结合安家庄村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决定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方向,并且与康源公司达成合作,利用旧村回迁腾空土地300亩土地入股,建设了泰安养心谷项目,打造集养老居住、生活服务、文体娱乐、观光采摘为一体的生态休闲产业,不仅带动了当地的经济收入,还提高了村民的居住幸福感。“我今年80岁了,过去这里没什么收入,冬天只能去荒山上捡捡树枝,现在路也修好了,楼房也盖起来了,我们住的也更舒心了”村民张灿泉自豪地说着。安家庄村村民大多以种粮食为主,由于山区土地贫瘠,基本上是靠天吃饭,自从吴曰胜回来后,扛起了家乡的发展重担,他是亲历者,更是实践者,每一步转型和改变都紧跟党的步伐。
勇于创新,引进新田园理念
吴曰胜在大力发展当地产业的同时意识到仅依靠传统产业不能实现持续增收,想要长远稳定发展,必须得抓住机遇,放大优势,于是抓住了当地“生态”这一大特色,打造生态+乡村旅游模式,让田园牧歌的生活真正成为人们心向往之的地方,盘活当地多个产业链,让项目“活”起来,玩法多起来。吴曰胜紧跟党委政府号召,村党支部领办乡村旅游公司建设高端民宿项目,打造林中采摘、水上垂钓、田园风情、农家体验、登山健身等休闲娱乐区,为游客提供吃、住、游、娱一条龙服务,一年接待游客达4000余人次。
除了“走出去”,吴曰胜更多的是做到了“引进来”。引进专家教授,聘请了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对梯田土地进行检测,科学划分种植区。如今,200亩杏林、50亩樱桃和100亩苹果采摘园一带贯穿、绿色连绵,猕猴桃、板栗、石榴等果品群星璀璨。引进“合作社+科研院所+公司”发展模式,投资40余万元建成6座泰山赤灵芝大棚,由市农科院提供技术支持,与山东芝人堂药业公司签订回购协议进行深加工,带动高效农业实现“一产接二连三”。引新兴产业,吴曰胜带领村“两委”成员不等不靠,抓住“百企联百村”行动契机,与泰安市康源房地产开发公司合作联建,引进泰山“养心谷”项目,总投资10.89亿元,占地300亩,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打造集养老养生、保健护理、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养老养生基地。
广阔的梯田见证着他们一步一个脚印的轨迹,迎风矗立的红旗雕塑印证了每一颗党员的赤诚之心,在这条建设新家园的道路上,他们仍在攀登。
引领发展,开创现代化产业模式
修路盖楼、开山造田、引进技术、发展产业、在每一个施工现场,都能看到吴曰胜带领着广大党员和村民们的身影,在2019年,安家庄村将当地的生态资源和党性教育结合起来,打造了集党性体验、党史和新中国史教育、泰山特色文化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教育基地。通过环初心湖、行梯田路、观民宿屋、攀木栈道、望来时路,将村庄发展历程融入党员教育中,市内外多个党组织和党员前来观摩学习,在这里展开教育。
做一名好的支部书记,吴曰胜以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从群众切身利益出发,持续发展集体经济,开拓创新、规划发展,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在原有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积极开发农业和农村蕴藏的自然生态、生产生活、民族风情、农耕文化等休闲旅游资源,使青山常在、清水长流、空气常新。为乡村环境保护、绿色发展,带动当地村民发展当地产业发展,资源利用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由“荒地”变“宝地”,吴曰胜带领着广大党员干部和村民齐心协力,以脚踏实地的态度和拼搏精神,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宽阔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