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木桶,打上孔眼,放置在房前屋后、深山老林或悬崖峭壁,然后坐等“蜂”来——这是湖北恩施州来凤人祖祖辈辈传承的养蜂技艺。来凤县地处鄂西南的武陵山腹地,这里一年四季草木葱茏、花果繁茂,本是养蜂产蜜的好地方,但受困于这种古法养蜂法“一年只采一次蜜,采到多少靠天定”的限制,来凤县的蜂蜜一直产量不高、质量不稳、销售不畅。

守着好蜜源,如何“酿”出好产业?看准中蜂产业对群众脱贫增收的带动作用,2018年起,对口帮扶来凤县的农业农村部请来中国农科院的国家蜂体系专家对当地中蜂产业进行精准技术指导。

蜜蜂所的专家来得太及时了!”尚风寨蜂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姚俊说。养蜂多年,他因为缺乏技术有过几次惨痛的经历。“合作社曾经因为误喷农药,发生过20箱蜂大量死亡的事故。”说起过去发生的事,姚俊仍然记忆犹新。

过去,来凤县蜂农依靠土法散养中蜂,不但蜂蜜产量低、含水量偏高、质量参差不齐,而且在中蜂遭遇病虫害或蜜蜂种群争斗时,蜂农往往束手无策,只能看着蜜蜂大量死亡。“要想产业化、规模化养殖,最重要的就是技术!”姚俊感慨。

他还记得第一次见到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中国农科院蜜蜂所李建科教授时,对方指着一罐尚风寨出品的蜂蜜对他说:“这罐蜜,你可能自己觉得很好,但它质量的稳定性并没有达到要求,要想打入市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罐好蜂蜜,首先得‘产’出来,第二要‘管’出来,第三要‘检’出来。”李建科介绍。为了确保中蜂蜂场养殖标准化、规范化,专家团着力从推广活框饲养法、提升养殖及病害防控技术、选育优良蜂种、规范产品标准及检验等方面对来凤中蜂产业实行提质升级。

在三胡乡三堡岭村,记者了解到,蜂农刘泽胜在舍弃木桶养蜂土法、采用专家团推广的活框养蜂法后,第二年就靠着40框蜜蜂净分红9000多元,而过去他卖蜜的年收入还不足1000元。

依靠蜜蜂所的技术支持,姚俊还重新改进了蜂箱,总结出了“99养蜂法”和“逆向养蜂模式”。姚俊说:“蜂箱改造和养殖技术提升后,蜂蜜质量显著提升,部分蜂蜜香气提高了20%,浓度增加了2度,每群蜂产蜜量由土法的10斤提高到了20斤!”

“养蜂比打工强多了!”来凤县三胡乡金桥村村民王号南,看着自己精心养殖的20群蜜蜂,开心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这次一共取了242斤中蜂蜜,按当地市场价每斤150元算,可增加收益1万多元呢!”说起科学养殖蜜蜂的好处,王号南脸上洋溢着喜悦。

蜜蜂“中囊病”(中蜂囊状幼虫病的简称)曾是来凤蜂农最为头痛的蜂病,一旦染上往往导致蜂群“全群覆灭”。蜜蜂所专家面对蜂农期盼的目光,专门送来对症治疗的技术和药物,不仅可有效控制蜜蜂“中囊病”,而且发病蜜蜂治愈率达到85%。

此外,针对来凤县市场上曾经出现过假冒中蜂蜜的情况,蜜蜂所蜂体系岗位科学家团队还将研发出的中蜂蜜快速鉴别系列技术在当地进行推广应用。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中国农科院蜜蜂所研究员李熠说:“中蜂蜜售价是一般蜂蜜的5倍至10倍。如果掺假作假,整个产业就砸了。”

李熠告诉记者,蜜蜂所研发的试纸识别率达到95%以上。“用试纸条检测,既可以在收购环节保证收上来的蜜是真的,也可以向顾客证明蜂蜜的真假。”

“在蜜蜂所的帮扶下,我们不仅在提升养殖技术和产品质量上尝到了甜头,还在专家的帮助下,培育出了能带大群、产卵能力强、抗病能力强的‘来凤大脾蜂王’种蜂。”姚俊说。

记者了解到,今年已有数万只“来凤大脾蜂王”种蜂从三胡乡黄柏园村的“武陵山中蜂良种培育基地”发售至全国各地。据姚俊介绍,每年4月至9月为蜂王培育期,平均每天要快递种蜂1000单以上到全国各地,以每单30元计价,仅此一项每天销售收入就可达3万余元。

在基地育蜂的黄柏园村村民张海荣说:“每培育一只蜂王,就有1元钱收入,靠育蜂我每月能挣3000元以上。”

根据中国农科院蜜蜂所为来凤制定的中蜂产业发展规划,“十四五”期间,当地养殖规模将达到10万群,成为武陵山最大、湖北重要的中蜂养殖基地。

既要送技术,更要育人才。

帮扶初期,蜜蜂所就提出,要为来凤当地打造一只留得下、靠得住的技术团队。除了定期组织蜂农培训班,还上门对各个片区养殖技术员实行现场教学。技术员经过3个月培训后,就能具备1人管理800-1000群中蜂的能力。

“去年我管理的1000群蜜蜂,打蜜一万多斤,收入了8万元不说,合作社还奖励了1万元呢!”通过培训上岗,技术员伍华珺算起去年养蜂收入乐得合不拢嘴。

今年年初,面对突然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不能前往来凤开展技术指导,蜜蜂所通过视频连线,组织来凤蜂农开展中蜂养殖技术与蜂产品质量安全在线培训班,及时指导蜂农解决因疫情产生的新问题、新情况。

目前,来凤县已建成“公司+技术员+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模式,成立9家养蜂合作社,中蜂养殖基地遍布全县每个乡镇,养蜂规模达4万群,较2018年增加了2万多群,带动1000余农户增收。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