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图(多彩贵州网记者杨昌鼎提供)
北青网讯(记者范逸昕),在梵净山西南麓,有这样一个小乡村——净河村。村如其名,河净水清,如今更是依靠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发展“鱼”业,风生水起。
净河村坐落于核心保护区山脚,该村水质优良,能达到国家一类水质。不仅如此,这里水温稳定在15-24℃,适宜冷水鱼生长,特别是中华鲟。要知道,被誉为‘水中大熊猫’的中华鲟很是挑剔的,不是什么水都能养活的。有着这样一幅“生态好牌”,且看净河村如何将它打精彩。
中华鲟幼苗(摄/范逸昕)
近年来,当地干部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公司建设德旺净河特色生态农业示范园冷水鱼养殖基地,采取“公司+合作社(或养殖场)+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目前基地180亩,养殖鲟鱼、三文鱼,成为了贵州省最大的冷水鱼养殖基地。不到一年时间,该基地往广西、广东、越南等地输送三文鱼、中华鲟共计32万斤,并实现盈利。
航拍图(多彩贵州网记者杨昌鼎提供)
打了脱贫翻身仗的净河村,深知“保护母亲河”的重要,没有盲目发展扩大,而是在创新和提升上做起了文章。该基地引来高品质的“梵净山水”,用于养殖三文鱼、中华鲟等高端冷水鱼,养过高端冷水鱼的水被引流去饲养鲤鱼、草鱼这样的普通鱼类。这些普通鱼类吃掉高端冷水鱼的排泄物,既降低饲养成本,又免费净化处理了污水。污水再经过净化,才会被排出。这种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助力净河村顺势发展,农民增收,脱贫致富。
正在建设的鱼子酱加工厂(摄/范逸昕)
随着技术的深入,当地政府和养殖基地开始推进产业提升,进军深加工。德旺乡的副乡长蒋志国告诉北青网记者,通过市场调研,该基地正在建设鱼子酱加工厂。建成后,农民的收入将进一步增加。
习近平总书记不久前的长江之行,曾多次提到创新,反复讲创新。而净河村正是敢于创新,助力乡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理念创新,因地制宜,发挥生态优势精准扶贫;制度创新,敢于采取新机制合作,为农民增收;手段创新,以绿色、可持续的方式养殖,深加工提升业态。